第五百四十四章這般順利就去報到了?
又過了幾日,宋家大宅就傳出消息,說宋老太太已經徹底沒事了。
而宋大老爺則拿着委任狀去了官署報到。
對此,宋彥頗為驚訝——
雖然他早就笃定這件事已成定局。
宋老太太為了整個宋家的前程,必然不會讓宋大老爺反悔。
但到底是自家長兄,以宋彥對宋大老爺的了解,宋大老爺就算被老太太強壓着吃下這悶虧,少不得要拖延推诿上一段時日,甚至可能還得尋自己來鬧上一鬧,怎麼可能這般順利就去報到了?
聽周氏說前二日他們去了大宅探病,自家閨女被宋玉錦留下說了好一程子的話,宋彥這日得了閑,就把宋玉枝喊到了書房裡詢問。
“是我同宋玉錦說了一些話,讓她勸勸她爹來着。
”
書房裡隻有父女二人,不用擔心話被有心人聽了去,宋玉枝坐定之後就直接承認了,認過後便把那日她同宋玉錦說的那些話,大差不差地給複述了出來。
宋彥聽完,捋着胡須笑了起來,笑着笑着,他突然長歎了一聲。
宋玉枝見了就問:“爹怎麼一會兒笑一會兒歎氣的?
可是我那些話惹人發笑?
”
宋彥搖了搖頭,“你對于官場上的分析,确實不是全對。
但你要勸的,本就是在老太爺的保護下,活了大半輩子,對官場情況并不算多熟悉的人。
言辭間你切中了他的心理,可以說得上是直擊要害。
”
說着宋彥又是一歎,“爹笑,是高興咱們枝枝聰明有本事,想到以玉錦為切入點,借她的口去勸其父。
歎氣呢,則是惋惜咱們枝枝是女兒身,不然……”
不然他哪怕當一輩子閑人,也要用從龍之功,給宋玉枝換一個遠大前程!
宋玉枝立刻說别,“時下女子的境遇确實不好,地位不如男子,但我沒覺得當女子哪裡不好。
而且我真要是個男子,也隻想守在竈台前做自己愛做的事。
爹的一番厚望,還是寄予知遠吧。
”
想到一雙兒女都上進聰慧,宋彥自覺已經比世上絕大多數人都幸運,遂也不再惋惜什麼,轉而問起:“你娘說你這幾日每天都在外頭忙,可是相看鋪子上遇着麻煩了?
”
還真教他說中了。
宋玉枝這幾日都在跟着牙人相看鋪子。
連着看了幾日,那些個鋪子雖然不如朱雀大街的“鋪王”,那般令宋玉枝滿意,但總歸也看到過幾個不錯的,同時符合宋玉枝預算的。
但宋玉枝沒想到,京城租賃鋪子會看人下菜碟。
在宋玉枝通過牙人約見主家的時候,主家都會先詢問宋玉枝的背景。
一開始,宋玉枝以為是正常的背景調查,便也沒在意,簡單說了自家的情況,結果幾次都被不同的主家給回絕了。
經過牙人提醒,宋玉枝不得不把宋彥的官職,加入了“背景介紹”裡。
加了之後,情況倒是順利了許多。
但順利過了頭,居然有主家想以市價的一半,半租半送給宋玉枝,還不要任何回報。
免費的東西早在暗中标好了價格,反而是最昂貴的。
宋玉枝怎麼可能接受?
隻心道難怪那麼些好鋪子如今都空置着,自己前頭那麼幾次約見都被主家給回絕了,敢情那些人家是想用好鋪子做人情、拉關系呢!
宋彥思索半晌,“不然把咱家那幾個鋪子……”
他賞賜裡的那五個鋪子,都是高投資、長回報的風雅系,掙的銀錢都得壓在貨裡,加起來一年能有個千兩現銀進賬都不容易了。
但若是把五個鋪子整合起來同人兌換,那麼就能兌換到一個略次于“鋪王”的好鋪子。
宋玉枝連連擺手,“不用。
那都是二殿下按着爹的喜好,特地給您選的。
同人置換未免有些可惜。
而且畢竟是上頭賞的東西……”
能給女兒置換喜愛的東西,宋彥并不覺得有什麼可惜的。
但宋玉枝最後一句沒說錯,上頭賞賜的東西,到手裡還未捂熱就轉手出去,多少有些不好。
若是讓長舌些的人知道了,說不定還會以“對賞賜不滿”的名頭,參他一本。
說來也是因為當時他還不确定妻小還活着,便對賞賜什麼的不甚上心。
若是早能互通消息,他自然會為女兒籌謀一番。
宋彥面露沉吟。
宋玉枝就笑道:“好啦,爹不必為我的事煩心。
前頭我在豐州城那會兒,相看鋪子前頭花了一個月的功夫呢。
眼下我來京城還不到一旬,家裡又不指着我的進項吃喝。
我一邊看鋪子,一邊去嘗各大酒樓的拿手菜,了解同行的情況……慢慢來就是。
”
“一家人不說兩家話,你為大宅那邊的事費心,不也是擔心他們‘病急亂投醫’,連累了我麼?
同樣,枝枝你的事,就是咱們全家的事。
”
宋彥的眉頭這才松開了一些,又問宋玉枝銀錢夠不夠使?
一邊問,一邊宋彥就拉開了多寶閣上的一個抽屜。
宋玉枝帶着呂掌櫃和葉兒一道考察同行,吃喝自然是走的公費。
京城百物騰貴,有名一些的酒樓食肆裡的拿手菜,更是要價不菲。
就像吉祥酒樓,他家京城店的菜色,同豐州城老店的菜色大差不差。
但是價格可是直接翻了二三倍,一道招牌菜沒個一兩銀子下不來。
宋玉枝近來花銷還真不算小。
幾日時間就已經去了十兩銀子。
十兩銀子,對現在的宋玉枝來說,根本不算什麼,她隻好笑道:“爹這是又要給我私房錢?
您前幾日才給過我。
這攢私房錢的速度也太快了。
”
宋彥好笑地看她一眼,“翰林院清貧,哪裡那麼好攢銀錢?
隻是我昨日進宮面聖宣講了。
”
翰林奉诏入宮,為皇帝讀書解惑,講的好了,皇帝自然會有所表示。
隻是今上克勤克儉,給出的賞賜不能同前朝那些大手大腳的皇帝相比,一次通常是十兩到五十兩不等。
宋彥昨日算高運,得了五十兩賞賜。
今日他讓宋玉枝過來,問話倒是其次,最主要的就是把剛得的賞賜給她。
他既然拿出來了,宋玉枝再想回絕也來不及了。
她的私庫被迫又補進了五十兩。
這下子,從前院書房出來的時候,宋玉枝反而多了幾分緊迫感——
她有種感覺,如果自己相看鋪子還不順利,親爹怕是往後一兩私房錢都不會留,會一股腦的全部貼補給她!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