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是那二公子是誰?
!
宋玉枝回屋的時候還在想——
不然她後頭每日多看幾間鋪子,或者再同牙人知會一聲,加大相看的範圍,不局限在宋宅附近了?
這樣肯定能加快相看鋪子的進度。
隻是如果鋪子距離宋宅太遠,往後來回通勤就得花費不少時間了。
雖然京城不設宵禁,但如果回來的太晚,家裡人肯定會擔心她,說不定還會弄個“值班表”,輪流去接她下工。
這麼想着,宋玉枝擡頭的時候,冷不丁就看到一道鬼鬼祟祟往門邊摸去的身影。
宋玉枝好笑問道:“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。
辛夷你躲什麼?
”
小藥童辛夷停住腳步,讪讪地笑了笑。
他前頭說的多笃定啊!
拍着胸脯保證萬事都在他師父的預料之内,隻要按着宋玉枝本來的計劃前往京城,輔以他去外間留下的徽記,肯定能在三日内找到他師父。
結果現距他保證的“三日之期”,都又過去兩個三日了,他師父卻還是沒個影兒。
辛夷怎麼可能不理虧呢?
要是換到别人家,指不定以為他是在信口胡謅,騙吃騙喝呢!
這幾日,辛夷要麼是出門接着去外頭檢查醫仙谷的徽記,要麼就是躲在自己屋裡,實在沒臉再見宋玉枝等人。
也就每日晨間,朝食過後,他會來東廂給沈遇診一診平安脈。
宋玉枝暫時還不急着出門,也有好幾日沒同他說上話了,便指了身前的空位道:“我也沒說責怪你。
你不必這樣惶恐,咱們說會兒話。
”
辛夷喪眉搭眼地落座,嘟囔說:“你們還不如怪我呢,打我罵我,我還能跟你們争兩句。
偏偏你們不怪我,天天好吃好喝的招待我,我心裡越發過意不去。
”
聽到他這孩子氣的話,不止宋玉枝,連一旁的沈遇也跟着笑起來。
沈遇笑着道:“說說你原先準備如何聯系老醫仙的吧,咱們來對對哪裡出了問題。
”
辛夷正了色,解釋道:“我和師父約定好的,如果咱們到了同一個地方,就在城中最有名的醫館外留下徽記。
看到徽記後,他就會按着我指明的方向尋過來……”
這種聯絡方式聽着是有些玄幻的。
一個徽記能留下多少信息呢?
光指明一個方向,又哪裡能在偌大的京城尋到人呢?
也隻有輔以老醫仙能掐會算的占蔔本事,才能讓這種通訊聯絡手段聽着合理一些。
“我這幾日去檢查過好幾次了,我留下的徽記還在,未曾被人擦了或者蓋了去。
師父便是再忙,總不至于一旬都不去看一眼。
”
辛夷托着臉,老氣橫秋地歎了口氣,“我覺得可能是我一開始就想錯了,師父占蔔的本事未必真就那麼厲害。
他可能并不在京城。
再等幾日,如果還不成,我就去其他地方找他,實在找不到,我還回醫仙谷等他。
”
“沈大哥,宋姐姐,你們放心。
我年紀雖小,也隻讀過醫書,但也知道言出必行的道理。
我一定把我師父找到,讓他來給沈大哥治傷。
”
宋玉枝趕緊說别,“天下這麼大,人海茫茫,你去哪裡找你師父?
别回頭沒把你師父找到,反倒把你弄丢了。
”
辛夷急道:“那怎麼辦?
如果再找不到我師父,沈大哥的傷……”
他頓了頓,宋玉枝不覺緊張地提了口氣。
誰成想,這小子在大喘息之後,繼續說的卻是:“沈大哥的傷都該好得差不多了。
”
宋玉枝被他虛晃了一下,好笑地啐道:“你沈大哥傷好了還不成?
他原本說身上那傷,便是不看大夫不吃藥,半年之内也能自愈。
如今還不到兩個月,卻眼看着就要好了。
不恰恰說明你醫術到家?
你就更沒必要着急忙慌地走了。
吃住的費用也不需要你操心,就當抵診費了。
”
“真要那樣就好了。
”辛夷臉上的焦急之色不減反增。
正當他想接着說下去的時候,沈遇出聲打斷道:“你有沒有想過一種可能,就是你師父前頭沒蔔錯,他确實和你同在京城。
但你留下徽記的醫館,選錯了。
”
辛夷想了想,說不可能吧。
“我當日出去後,往東而去,沿途問了五個人,五個人都說最有名的醫館,是有百年曆史的‘杏林堂’。
我按着他們所指的方向尋過去,杏林堂規模确實很大,門庭若市,熱鬧非凡。
”
沈遇好笑道:“他們沒說錯,杏林堂底蘊深厚,我幼時就知道這家。
但這家出名就出名在兒科上。
你不妨想想,當日你問的五個人,是不是都帶着孩子……”
辛夷沒說話,但是臉上恍然的神情說明了一切。
“城中‘杏林堂’有兒科聖手,城中一帶,‘濟世堂’有最出名的瘍醫,城西還有個‘回春堂’,據說最擅長治療女子病,在婦人中聲望最高……”
沈遇如數家珍一般,點了好幾個地方,意思不言而喻——
京城不乏名醫聖手,各有所長,說到最有名的,哪裡有個定數呢?
辛夷立刻會意,“我這就再去打聽一番,把城内有名望的醫館都跑一遍。
”
宋玉枝立刻把人叫住,“京城這麼大,那些醫館又不在一處,光靠你一個人跑,得跑到什麼時候?
我正要也要出門,我用馬車送你過去。
”
說着,宋玉枝站起身,又看向沈遇,說走吧。
沈遇以目光詢問。
宋玉枝理所當然道:“從前不知道你對京城醫館的情況這般了解。
今日知道了,就算尋不到老醫仙,怎麼也得帶你去叫這些大夫看上一圈。
”
沈遇哪裡能拒絕呢?
便也隻能婦唱夫随了。
三人一道坐上了馬車,先去往距離宋宅最近的濟世堂。
路上途經朱雀大街,又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“鋪王”,宋玉枝少不得掀開簾子,多看兩眼。
也就是一瞧之下,宋玉枝發現鋪子裡頭出來一個熟面孔——
模樣清俊的年輕公子錦袍玉帶,身姿挺拔,身邊跟着一個須發皆白的矮小老者,在人群中極為打眼。
不是昔日宋玉枝在豐州城内遇到的二公子是誰?
!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