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衙前接受褒獎

   街上人聲鼎沸,即便是五感遠超常人的沈遇,都沒發現樓上有人正關注着自己的動向。

   又過了一會子,衙門的文書實在耐不住了——獲勝的龍舟隊需要繞城一周,最後抵達官衙,接受霍知州的當衆嘉獎。

   在長纓街耽擱這麼久,猴年馬月才能完成這套流程?

   他催着衙差把熱情過頭的看客驅趕遠了一些,遊街的隊伍這才能繼續緩緩前行。

   眼見隊伍消失在街角,吉祥酒樓三樓雅間裡,宋玉錦便讓丫鬟把窗戶合上。

   回到了桌前坐定,宋玉錦仍覺得不夠,賠着笑臉,殷勤地給上首的王老太太添了些茶水,繼續道:“祖母别同那些沒見識的百姓計較,真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趕往咱家貼了,免得跌了咱家的份兒!

   沒錯,此時雅間裡坐着的正是數位王家女眷。

   自打春日裡知道了宋玉錦不堪大用,王老太太冷落了她好一程子。

   但宋玉錦并不是孤軍奮戰,後來她求教到了宋老太太跟前。

   宋老太太終歸活了一把年歲,還指着嫡親的大孫女幫襯娘家,便指點了宋玉錦幾招,讓她且安分老實下來,每日去給王老太太晨昏定省,也不再在下人面前胡言亂語,更不再提安插宋家人去給王家打理生意……

   如是到了現下,王老太太對着宋玉錦才算有了幾分好臉色。

   今日王老太太出來瞧遊街的熱鬧,也讓她一并同行。

   也正是因為當着王老太太的面,宋玉錦這才表現得對吉祥酒樓的聲譽這般上心。

   但王老太太并不接話,隻是拿起茶盞,不緊不慢地品起茶來。

   倒不是她特地當着其他人的面,給孫媳婦難堪。

   而是宋玉錦這反應實在有些滑稽。

   就像誇一個人容貌好,那就會說他“貌比潘安”。

   說一個人才華高,那就會說他“才比子建”。

   百姓誇那使出創新手段宣傳的宋記食府,提出吉祥、如意兩家對比。

   恰恰證明在百姓心中,他們兩家酒樓的地位是最高的!

   這也得虧是自家人面前,要是讓别人聽到,還以為他們吉祥酒樓多容不下同行中的後起之秀呢!

   故而王老太太喝完茶,也隻是老神在在地用帕子擦拭嘴角,依舊并不去接宋玉錦的話茬。

   雅間内氣氛有些尴尬,另一個俏生生的年輕婦人岔開話題道:“這宋記食府此前倒是真未聽說過,還挺巧,跟二嫂娘家的姓氏一樣。

   她是王家新娶的三媳婦韋氏,是宋玉錦的隔房妯娌。

   韋氏同樣是商戶人家出身,娘家做的同樣也是吃食生意。

   不過不是在豐州城,而是在别的州府,跟王家的吉祥酒樓相比,也略遜色一些。

   韋氏乖巧恭順,小嘴也甜,加上王老太太對宋玉錦這先過門的孫媳婦失望透頂,故而她近來在王家十分得臉。

   本來有她這麼一打岔,宋玉枝順着說幾句俏皮話,承認确實是一樁巧合緣分,尴尬的場面也就揭過了。

   但宋玉錦對她不滿久矣,區區一個商戶女,跟她當了妯娌,那已然是祖上燒了高香,阖該越發敬重她嫂子才是。

   偏韋氏嫁過來後,雖然面上恭順,卻并不一味地捧着宋玉錦,還把宋玉錦的風頭全部搶走。

   宋玉枝前不久才吃過說錯話的虧,此時臉上倒是盡量沒表現出異樣,但還是不贊同地道:“弟妹此言差矣,天下姓‘宋’的人多了去了,但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,可不是姓氏能決定的……”

   她這話聽着是在撇清和那宋記食府的關系,但其實是在點韋氏——讓她别忘了兩人身世背景的差距!

   韋氏一陣無奈。

   他們宋家從前确實風光過,但那也隻是“從前”了。

   現下的宋玉錦不過是罪臣家的孫女,兄弟叔伯再不能入仕的。

   宋玉錦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資本,總是覺得自個兒高人一等。

   但韋氏并沒有反唇相譏。

   畢竟宋玉枝看不上她的出身,卻不想想,王家雖然生意做得紅火,但說到底還是商戶。

   在座的又都是人精子,誰能聽不出宋玉錦話裡有話呢?

   果然下一瞬,王老太太就重重地把茶碗往桌上一擱,連擦嘴的帕子也一并甩在了桌上,起身道:“遊街看完了,我也乏了。
今日散了吧。

   說完不等衆人反應,王老太太帶着人就離開了雅間。

   真是蠢啊!

   還真是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,可不是光一個姓氏能決定的。

   眼前的宋玉錦,跟那别具匠心、宋記食府的主人,根本不能相提并論。

   韋氏幸災樂禍地想到。

   *

   晌午之前,沈遇一行人緊趕慢趕,總算結束了繞城一周,來到了官衙附近。

   霍知州已經提前得了信兒,知道今年獲勝的龍舟隊乃是苦力出身,百姓們多半會覺得稀罕新鮮,比以往更熱情一些,因此也沒對他們的遲到而生出不滿。

   等看清隊伍裡的橫幅和牌匾,霍知州同樣未計較什麼,隻撚着胡須感歎了一句“後生可畏”。

   也不知道是在誇劉大全等人,還是誇贊能想出這樣宣傳手段的宋記食府。

   後頭劉大全等人紛紛下馬,來到了霍知州跟前。

   他們這些人至多就跟碼頭上的官差打過交道,哪裡見過知州大人呢?

   一時間方才還神采飛揚的衆人都低下了頭,垂下了眼,手足無措地給霍知州見禮。

   霍知州還是不同他們一般見識,一邊如往年一般,當着衆多百姓的面,褒獎他們,一邊用嘉許的目光,把他們挨個看過一眼,而後給出用紅布包着的十兩銀錠,交到領頭的劉大全手裡。

   午後,公務繁忙的霍知州自然還有事情要忙,便也沒再多留他們,隻說另外在附近的酒樓裡置辦了一桌席面。

   席面并不在賽龍舟的獎勵裡頭,而是霍知州私人貼補他們的。

   意在鼓勵他們這樣的平頭百姓,多多參與到官府舉辦的活動中。

   “謝過知州大人!
”劉大全等人齊齊緻謝,霍知州擺擺手,讓他們隻管去用飯。

   等退開幾步,一衆苦力齊齊呼出一口長氣,也總算敢開口說話了。

   “知州大人真好性兒,比那文書好說話多了。

   “剛我心都快從嗓子眼裡跳出來了……你們笑啥?
難不成你們比我好到哪裡去?

   “沒有沒有,兄弟們哪裡是笑你?
是今日高興呢!

   “就是,别說是你,我看就算是咱們裡頭最老成的沈師傅也……”

   有人提到沈遇,衆人這才發現,方才沈遇并沒有到霍知州跟前去接受褒獎!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