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中熱議

   沈遇這樣一說,宋玉枝就沒有顧慮了——

   那文書在确定劉大全等人赢下比試之後,先按着他們最先登記的二十五人,點了二十五匹官馬過來。

   後來那兩個替補自告奮勇幫着舉橫幅後,那文書直接就牽走了兩匹馬。

   沈遇這前一日才參與進去、并沒有向官府通報的指點師傅,則根本沒有計算在内。

   想來就算去問,那氣兒不順的文書也隻會咬死公事公辦,而不會通融再多給一匹馬,讓沈遇騎行的。

   故而沈遇本也沒有官馬可騎。

   事情就這麼順利的定了下來。

   忽然,宋玉枝忍不住偷笑了一下。

   她那笑自然瞞不過沈遇的眼睛,青年沖着宋玉枝微微一挑眉,好像再在問:“我哪裡說的不對?

   他說話做事素來有分寸,對着劉大全他們,沈遇隻說自個兒是趙大娘的兒子,恰巧被宋玉枝聘過來的。
沒提雙方旁的淵源,畢竟說多了總歸是對未出閣的女兒家不好。

   他在人前稱她為東家,再合适不過。

   可他越是這般一本正經,宋玉枝就越是想笑。

   畢竟眼前這看着端方穩重、好像從來不會出狀況的人,不久前才被他們姐弟倆好一通“蹂躏”。

   宋玉枝趕緊用帕子遮擋住自己的嘴,對着沈遇眨眨眼,表明自己不亂笑了!

   沈遇這才“放過”她,接過牌匾,走到隊伍中央。

   若是細心觀察,則也會發現青年的神色比往常冷峻的模樣,柔和了許多。

   衙門文書的給出的安排時間十分有限,既安排好了,劉大全一行人便不再耽擱,就此出發。

   說來也難怪豐州城的百姓,這般看重每年一次的遊街。

   隻見隊伍最前頭是一衆鼓樂手開路,吹吹打打,好不熱鬧。

   中間自然是赢下賽龍舟、騎在官馬上的劉大全一行人。

   那二十來匹官馬十分高大,胸前系着一個紅色繡球,神氣活現。
毛發都經過仔細洗刷和打理,油光水滑,一雙眼睛更是炯炯有神。
光是看着,就知道非同凡品,跟路上三不五時能見到的普通馬匹完全不同。

   而整個隊伍周圍,更還有一衆佩刀的衙差護衛,維持秩序。

   當真是風光無兩,隻比京城裡三年一次的狀元遊街略遜一籌!

   連宋玉枝都不禁多瞧了幾眼。

   不過她瞧的并不是這副儀仗,而是瞧自家的橫幅和牌匾。

   等看清拉橫幅的兩人走在隊伍兩側,正好将橫幅拉在劉大全等人的頭頂,而沈遇則是如宋玉枝所想,被安排在隊伍靠後的位置,但托他身形和容貌的福,不擔心沒人瞧見。

   宋玉枝便放下心來,趕緊回攤檔上開始準備午間的飯食——

   廣告要打進城裡,效果還未可知,但在碼頭上,她家的小攤檔,已經成了看客們口中熱議的話題。

   想也知道今日自家的生意不會比前幾日遜色,不多準備幾輪飯菜必然是來不及的。

   後頭還真跟宋玉枝想的差不多,午市之前,小攤檔上又跟前頭光景好的時候一般大排長龍,熱鬧非凡。

   連帶着本來今日就要結束散工生涯的張栓子和鐵牛他們,都重新上崗,幫忙打下手。

   *

   又說沈遇這頭。

   一行人離開碼頭的時候,周圍就聚集了一堆看熱鬧的百姓。

   等進到城裡,那更不得了,聽到鼓樂聲,家家戶戶或打開門窗,或直接循着聲音,從家裡走出來,加上前頭本還未散開的人,等行至城東最熱鬧的長纓街,那真叫一個人山人海,水洩不通。

   即便是有佩刀的衙差出面維持秩序,但百姓們都知道這種大節日裡頭,衙差都不會輕易發作,且往年赢下賽龍舟的要麼就是官府的隊伍,要麼就是鄉紳富賈家出的龍舟隊……

   今遭卻是不同,劉大全等人的穿着看着就十分普通,說的難聽點,就是還怪寒酸的。

   加上他們還帶着一系列“宋記食府”的宣傳物品,更是這個時代,偏遠小城的百姓從未見過的。

   可不是讓他們覺得新鮮異常,得仔細瞧個清楚明白?

   甚至還有膽大一些的,看隊伍被擠得停滞不前,直接擠上前問說哪裡的宋記食府?
居然能想到這樣的手段,怎麼從前從未聽說過?

   騎在高大馬上的劉大全等人,自然是不方便他們詢問,且就算詢問了,他們大多口齒不算伶俐,眼下又正值心潮澎湃之際,多半是說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。

   好在還有行走在隊伍裡的沈遇,那招牌被他扛在肩上,招牌雅緻特别,人也是豐神俊朗,并不顯狼狽、不體面,反而越發相得益彰,引人注意。

   若是讓宋玉枝說,那就是好看的人套個麻袋都好看!

   加上沈遇今日神情又比往常柔和幾分,唇邊一直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,所以很快就多的是人和沈遇打聽宋記食府。

   沈遇不厭其煩,一路和人解釋說宋記現在正在碼頭上的固定攤位擺攤,後頭才會進城開店。
若是想尋,可以去碼頭上跟人打聽,亦或是認準招牌。

   那等眼光頗高的看客,聽說現下宋記不過是一個小攤檔,便興緻缺缺地不再詢問下去。

   當然更多的,還是并沒有那麼講究的看客,聽到消息後,轉頭就會計劃着什麼時候得了空,立刻就得去光顧一番,看看這宋記在吃食上,是不是跟宣傳手段一樣獨具匠心。

   還有那等湊趣說吉利話的,聽完後還未去嘗試過宋玉枝的廚藝,直接來了個“以貌取人”,豎着大拇指道:“瞧小哥的模樣、氣度,就知道你家食府差不了!
等來日開進城裡,保不齊就能跟吉祥、如意兩家掰掰手腕!

   衆人反應不一而足。

   對着看不上宋記的,沈遇自然不會追着跟人推銷,遇上後者那樣的潛在客戶,沈遇則會彬彬有禮地跟人道一句謝,或者回一句“借您吉言”。

   而此時坐落在長纓街中心位置的吉祥酒樓,三樓臨街的雅間裡,有人憑窗遠望,恰好聽到了那吉祥話裡的隻言片語,直接哼笑出聲道:“不自量力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