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出一月,改朝換代
宋玉枝收斂心神,跟着玉茗一道進屋。
魏老太太已經等了她好一會子,見她進屋就笑着招手道:“你這丫頭,忙起來就不見人影。
快到我跟前來,讓我看看你瘦了沒。
要是瘦了,我可不饒你。
”
見魏老太太還有心思說笑,宋玉枝便知道狀況沒有那麼糟糕。
她心下一輕,給她老人家見了禮,然後才挨着魏老太太坐定。
魏老太太拉上宋玉枝的手,不錯眼地瞧過她一陣,見她狀态尚可,隻是眼下有了淺淺青影,似乎是沒休息好的模樣,就對玉茗使了個眼色。
玉茗帶着其他下人一并出了去。
魏老太太就直接道:“城外昨晚出事了,你可知道?
”
宋玉枝也不藏着掖着,“本來是不知道的,但昨兒個出息,沈大哥沒按着說好的歸家。
今早您又派人去接,路上情況也透着一股反常……我便猜着了。
”
“你是個聰明的。
我想着你肯定能猜出來,索性就把你喊來,仔細給你說道說道,免得你胡思亂想。
”
說着話,魏老夫人的聲音便越來越低。
義軍臘月裡就有了大動作,從江南一路往北,劍指京城。
這是天下百姓都知道的,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,前幾日,義軍出其不意,派出一支奇襲部隊,繞過了正面戰場,抵達了京城,同時切斷了京城所有的通信和供給,逼着宮裡的小皇帝退位讓賢。
魏老太太道:“托你幹爹從前門生的福,我們魏家不至于當聾子,昨日就得到了這些個确切消息。
你生在京城,長在京城,想來對京城的情況也有所了解。
宮裡那位耽于享樂,親信佞臣,外強中幹。
相反率領義軍的海家用兵如神,更收攏了天下民心……勝敗早已分明。
想來過不完正月,這江山便要更換主人了。
”
天高皇帝遠,這事說來跟宋玉枝關系不大。
就好像打工人一樣,換了個名聲更好的老闆而已,給誰打工不是打呢?
更别說,宋家、魏家還都是被現在的小皇帝厭棄了的人家。
龍椅上換了人,對兩家人來說反而是好消息——
曆來新皇登基,都會大赦天下,宋家不用再背着前朝的罪名,一輩子被拘在豐州城。
而魏家這樣急流勇退、未曾獲罪的人家,很有可能還會被直接複用,重新走上仕途。
但壞就壞在,還得等上一個月,才能到那一天。
一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不知道要生出多少變數。
尤其是沈遇所率領的民兵營,操練的時間尚短,軍備又跟不上,若是小規模的禦敵還好,若是真的上了戰場,拿着木槍對上拿着真刀真槍的北戎軍……
宋玉枝不敢深想。
“我知道你憂心什麼。
”魏老太太輕拍宋玉枝的手背,“情況未必會那樣糟糕。
北戎人勇猛确不是莽撞,他們一日不清楚守軍的具體情況,一日便不敢大軍來犯,更多的還是在試探。
”
一邊說,魏老太太一邊仔細觀察着宋玉枝的神色。
見自家的寶貝孫女面色沉凝,卻沒有露出一絲驚慌無措。
魏老太太安心了一些,聲音也越發柔和,“就好像昨晚,北戎不過派遣了一支五百餘人的小隊,數個時辰就讓軍鎮上的守将和民兵聯手逼退了……”
可能是昨晚和今日來魏宅的路上,宋玉枝已經設想過更多更壞的情況。
現下聽到這些,宋玉枝盡管仍有些不自主地緊張,但還尚在她能掌控的範圍内。
她閉了閉眼,詢問說:“兩邊的傷亡情況如何?
”
魏老太太搖頭,“尚且不清楚,且還得等上一等。
”
魏先生雖然不是官身,但整個魏家的底蘊還在,已然是豐州城裡消息最靈通的那一批人。
魏家都不清楚,就說明城外雖然勝敗情況已定,但傷亡情況還未統計完。
魏老太太輕輕将宋玉枝攬進懷裡,伸手輕輕捋着她的後背。
祖孫倆靜靜靠了半刻,魏老太太才重新開口道:“枝枝,你看要不要我讓你幹爹去同霍大人說說,讓遇兒……”
魏先生不是無名之輩,冬日裡幫着霍知州舉辦了商宴,更是讓霍知州欠下了魏家一份人情。
若由他出面,霍知州應當是會放人的。
但宋玉枝搖頭說不用,“不瞞祖母,沈遇他加入民兵營之前,我們就此事深談過一次,做好了最壞的打算。
開弓沒有回頭箭,他不會當逃兵。
我不能打着為他好的名義,去逼他做不想做的事。
”
“好孩子,都是好孩子。
”魏老太太長歎一聲。
說過了這些,魏老太太又問起宋玉枝以後的打算。
未來的一個月,直到新皇登基,坐穩了皇位,兩國交界都不會太平。
或者也不需要等京城的消息傳來,隻等豐州城的百姓知道城外的戰事,便會從内部亂起來。
今日過後,便會有大批百姓離開豐州城。
就像魏家,别看今日還在照常過節和待客。
實在天亮前就已經收拾好了細軟,随時可以出城去。
宋家人拿不到路引,去不了别的城池。
不等宋玉枝回答,魏老太太已然紅了眼眶,眼中滿是不舍和歉然。
宋玉枝拿了帕子給她擦眼睛,“若是能走,那自然是宜早不宜遲。
可惜我不能去送您。
您不用挂念我,我還算有幾分小聰明,家裡雖都是女子和孩子,但我婆母身強力壯,不輸男子。
我會沒事的。
”
魏老太太嗫嚅了下嘴唇,多想說枝枝你不走,那祖母也不走了。
她都這把年紀了,還怕什麼亂局呢?
無奈她一個老婆子縱然留下,也幫不上宋玉枝的忙。
甚至别說她,就算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魏先生和魏夫人全都留下,都幫不上什麼忙。
半晌後,魏老太太也隻能道:“我家的下人不會都撤走,會留下幾個忠心的守在這宅子裡。
這幾人是我們魏家為數不多、簽了死契的家生子。
你可以盡信。
另外,這宅子底下還有個甚為隐秘的地窖,連那幾個下人都不知道所在,我已經讓人在裡頭準備足量的食水,若情況不對,你帶着你娘他們躲進去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