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三章 為了銀子!
為了烤全羊!
沈遇神色一凜,當即就帶着人進入了軍鎮,朝着火光聚集處一路行去。
一路行至軍鎮另一頭,來到兩國交界處,才發現裡頭的情況有些詭異——
一支三五百人、身着外邦服飾的北絨人隊伍出現在了大楚國境内。
軍鎮這邊,大楚的軍隊也出動了相應人數,雙方正厮殺在一處,有來有回,難舍難分。
說情況詭異,是因為軍鎮再空虛,也絕對不止這點人數。
北戎人再愚笨,也不會以為這點人數就能在軍鎮中讨到便宜!
小石頭也嗅出了一絲不對勁,強行咽下一口唾沫,詢問道:“教頭,這是……”
沈遇略一思忖,腦中有了大概的思路。
這應該并不是一場大規模進犯,而是一場試探。
北戎不清楚軍鎮具體還剩多少兵力,不敢大軍犯境,隻派了幾百人來試探,大部隊還在北戎境内伺機而動。
軍鎮的鎮将不想暴露真實的兵力境況,便隻派出了相應的人數應戰。
而人數攏共隻有五百的民兵營,恰好就能在雙方不想暴露真實實力、互相試探的時候,派上用場。
沈遇把自己的分析簡單說與衆人聽,随後便舉起手中長槍,朗聲道:“兄弟們,随我沖!
殺下這一局,我們回城過年去!
”
話音落下,沈遇率先出動。
隻見他足尖輕點,一下子就往前躍了數丈,手中木槍眨眼間便貫穿了一個北戎士兵的胸膛。
一衆民兵前不久還怕得不行,心理素質差一些的甚至腿肚子都在打鬥。
現在看到要面對的不過是幾百北戎外敵,自家的人數加上軍鎮的守軍,以多戰少,沈遇又身先士卒地先上了,所使的更是近來教授過他們的入門槍法……足以說明此戰勝券在握!
他們再臨陣退縮,豈不是成了軟蛋?
“沖啊!
殺一個北戎人,計十兩銀子呢!
晚了也就掙不着了!
”
“為了銀子,為了烤全羊!
殺一個不虧,殺兩個血賺!
”
*
城外的戰火燒至半夜,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天。
一大早,宋玉枝在接連不斷的鞭炮聲中醒了過來。
去年這會兒,一家三口無親無眷,隻關起門來過自家的小日子就行,宋玉枝甚至還有空接上門燒菜的活計做。
今年不同,宋家多了一門幹親,尤其魏老太太輩分高,初一這天一家子就得去拜年了。
金大娘不方便外出,葉兒就沒随着自家師父出門,隻說自己在家看家,免得回頭葵兒過來拜年撲了個空。
宋玉枝也不勉強,“行。
那你在家看家,要是葵兒來,你就讓她坐一陣,我們至多吃過午飯就回來了。
竈房裡還剩下不少菜,要是不嫌麻煩,你看着随便做些喜歡吃的。
要是不想開火,附近應該還有照常營業的食肆……”
葉兒抿嘴直笑,“我都知道的。
我都這麼大的人了,師父别把我當成小娃娃。
”
宋玉枝也笑,“反正你既不是小娃娃,這也就是你家。
随便你怎麼弄,我不說了。
”
師徒兩人說着話,周氏他們也都收拾妥當,一家子拿着備好的年禮出了門。
剛走到巷子口,宋玉枝就瞧見了魏家的馬車。
車夫還是同宋玉枝接觸過好幾次的那個。
不止是他,馬車旁邊還跟着好幾個魏家的家丁,甚至魏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鬟玉茗也一并過了來。
玉茗福了福身,見了禮,道過“新年”吉祥,又道:“老夫人說今日指不定還要落雪,怕路上不好走,讓奴婢來迎一迎。
”
一家子登上魏家馬車,周氏少不得道:“老夫人實在太客氣了,我們自家有驢車,并不用這麼麻煩的。
”
玉茗笑着回話:“驢車不比馬車快。
宋夫人就當我們老夫人心急吧。
畢竟她老人家可有程子沒見到姑娘了。
”
魏老太太是真把宋玉枝當成親孫女疼,特特派人來接倒也正常。
周氏遂也不再多說什麼,和玉茗寒暄起了别的。
宋知遠昨晚上被鞭炮聲吵得沒睡好,歪在趙大娘身上補覺。
宋玉枝靠在車窗邊假寐,已然察覺到了不尋常之處——
誠然,魏老太太派人來接自家人去魏宅,并不反常。
但反常就反常在,如果隻是擔心路上不好行,魏家的車夫駕車過來就行,哪裡需要那麼些身強力壯的家丁呢?
家丁們行動在馬車四周,與其說是接人,不如說是護送!
這麼想着,宋玉枝不動聲色地掀開車簾。
大年初一的街道上,自然是不缺行人。
很多人穿着新衣,提着年禮,臉上喜氣洋洋。
而很少一部分人,不止沒有喜氣,反而行色匆匆,即便同人交談,也是壓低了嗓音交頭接耳,時不時還要略顯緊張地環顧四周。
更重要的是,巡街的官差明顯增加了。
他們臉上皆是一派肅穆之色,還都把手按在随身的佩刀上,似乎随時就會抽到而出。
聯想到昨日城門提早落鑰、沈遇未歸家過年的情況,宋玉枝便知道自己猜想的沒錯——
北邊,出事了!
天光大亮的時候,宋玉枝等人來到了魏宅。
自打魏宅憑借承辦商宴走到了人前,就一日比一日熱鬧。
今遭也是一樣,魏宅門口彙聚着各色登門拜年送禮的人。
大過年的趕人實在不好,魏家門房正客客氣氣地讓客人登記。
宋玉枝自然不算客人,也就不用等待,一家子由玉茗領着進了宅子。
進了宅子之後,幫忙捧着年禮的玉茗道:“今年實在人多,拜訪的老爺還好說,就在前頭書房待着,同老爺吟詩品茗。
女客那邊,老夫人這幾日精神不濟,隻有我們夫人獨自招待……”
魏夫人性子安靜,話比周氏還少,讓她一個人招待那麼些女客,實在是為難她。
周氏聞弦歌而知雅意,提出自己可以幫忙。
玉茗笑道:“那敢情好,就勞煩兩位夫人了。
兩位夫人放心去,左右都是一家子,回頭等送走了客人,再去見老夫人不遲。
”
周氏和趙大娘随着魏家其他下人去尋魏夫人。
後頭又有十來歲的小厮來了一趟,說魏先生找宋知遠,讓他去前頭書房一道待客。
等宋知遠也走了,宋玉枝一個人到了魏老太太所在的松鶴堂。
這明顯就是魏老太太有話要跟她單獨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