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四百七十五章 動亂到來前的安排

   魏老太太同宋玉枝說了足足一個時辰的話,中間還親自帶着她去了趟地窖。

   更确切的說應該是密室。

   因為地窖通常是帶有儲藏性質的地方,應該在竈房附近。

   但魏家的這間不是,這間“地窖”在魏家老太太所住的松鶴堂的正下方。

   入口十分隐蔽,需要按順序轉動幾樣特定的機關才能打開。

   裡頭空間并不很大,隻有兩間屋。

   一間裡頭囤放着魏家積攢多年、不方便挪動的家産,加上一些新添的食水、藥物。

   另一間就是一張石床,一張石桌。
甚至還備有嶄新的便桶。

   雖然略顯簡陋,但通風效果良好,真到了危難關頭,躲上十天半個月是真不用愁。

   無疑是壓箱底的保命手段。

   宋玉枝心裡熨帖無比,她和魏家人滿打滿算也就認識了一年,中間更有好幾個月沒怎麼來往。

   但自打結下幹親後,魏老太太是真的把她當成親孫女疼。

   一時間宋玉枝不知道說什麼是好。

   “什麼都不必說,更不用道謝。
不能把你帶走,又不能留下陪你。
祖母這心裡已經很難受,你要是再來謝我,那真跟剖我心肝沒兩樣。

   說着話,魏老太太不覺又紅了眼眶,摟着宋玉枝的肩膀道:“我的枝枝要是再小一點就好了,祖母一定把你藏在箱籠裡帶走。

   這自然隻是魏老太太美好的意想罷了。

   豐州城日常出入的盤查已經十分嚴格,如今局勢動蕩,盤查的手段更有過之而不及。

   别說是箱籠,就算是一個匣子、盒子,出入城門的時候都會被打開細查。

   分别在即,宋玉枝不想讓她老人家再接着傷懷,忍着鼻酸,順着她的話茬道:“這有啥難的?
我雖不是孩子了,但我身量小,您換個大箱籠裝我呗。
就是我耐不住餓,您别忘了在裡頭給我準備寫糕點。
唔,我還有點怕黑,再放盞燈、放個恭桶、放點筆墨紙硯……”

   魏老太太臉上這才有了笑模樣,“我直接給你造個房子得了!

   午前,魏家把上門拜年的客人都送走了。

   衙門裡的人也送來了通關文書。

   此時魏夫人和魏先生已經分别同周氏、趙大娘和宋知遠說明了情況,都交代了不少話,不宜再耽擱下去。

   魏家人共乘了一輛并不顯眼的馬車。

   打眼一看,就跟出城去走親戚的普通人家一般無二。

   魏老太太最後強塞了五百兩銀票給宋玉枝,并不讓宋玉枝相送。

   宋玉枝立刻展開自己的計劃安排——

   她比普通百姓更早知道消息,現下手裡更有不少銀錢,大可以拿着銀錢再去采買一批物資。

   但一來那樣太過打眼,二來自打開店之後,宋玉枝一直在囤積物資,囤積到如今,米面那些已經有數百斤,各色配好的常用藥十來斤。

   而剩下的小幾百兩現銀,也幾乎全都換成了銀票或者黃金。

   根本不需要再去補充,沒得擠壓了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間,隻需要考慮如何保住那些東西就足夠了。

   秉承着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原則,宋玉枝過去将物資分成了三份,一份在宋記,一份在清水巷家裡,一份在南山隐蔽的山洞裡。

   清水巷的那份先不能動。

   盡管魏家把這宅子留給了她,讓她随便用,但這宅子是兩進的,留下的家丁卻隻有五個人。
魏家又已經是全城有名的人家。

   到了城内動亂的時候,這裡很容易被歹人當成肥羊盯上。

   這麼幾個家丁護不住這麼大的地方。

   好歹得等魏宅被人搜刮一遭,宋玉枝才能帶着人避到地下的密室去。

   魏家人大概也想到了這一層,隻讓宋玉枝随便用這宅子,沒說勸她立刻住下,或者勸她現下就躲起來。

   目前,宋玉枝還準備帶着家裡人回清水巷去住。

   她在清水巷經營了一年,也算有些人脈,結識了一批靠得住的街坊四鄰。

   真遇上麻煩,隻要不是關乎生死存亡的那種,街坊四鄰裡多少都會搭把手。

   南山上的也不能動,那是豐州城失守,隻能退出城外的情況下,宋玉枝最後的底牌。

   而且那裡距離城裡的路途實在遙遠,臨時再折騰着使去搬搬擡擡,反而容易弄巧成拙。

   那麼就隻剩下鋪子裡的。

   如果真有那等肆無忌憚、燒殺搶掠的人,第一個惦記的是大戶人家,第二個惦記的就該是沒人看守的商鋪了。

   尤其宋記這樣剛聲名鵲起的。

   這部分物資,正好趁着城内還安穩的時候,挪上一挪。

   魏老太太給宋玉枝留下了一輛套好的馬車,她套了車,帶上趙大娘,兩人從魏宅的後門出了去。

   到了宋記後,宋玉枝明顯發現路上的行人更少了一些。

   或許是因為戰亂的消息在一點點蔓延,或許是因為變了天,雪落了下來。

   宋玉枝顧不上那麼多,将馬車停在宋記的後門,她站在附近望風,趙大娘搬擡了幾趟,很快就裝滿了車廂。

   不到一個時辰,二人又回到了魏宅,宋玉枝領着趙大娘把物資都放進了密室裡。

   最後,宋玉枝想了想,還是拿了幾小袋米面放到了魏宅的竈房。

   魏老太太說這幾個留下的家丁十分可信。

   但宋玉枝到底沒同他們來往過,還是有所保留。

   家丁們沒跟着宋玉枝和趙大娘出去行,但肯定知道他們出去又回來過,不讓魏宅多些東西,很容易讓他們猜想到密室的存在。

   都弄完以後,午時已經過了。

   宋玉枝同家丁們說了一聲,麻煩他們到相送了一程。

   那幾個家丁就是先前護送宋玉枝等人過來的那幾個,熟門熟路地原樣又把一家子送回了巷子口。

   分别的時候,宋玉枝道:“魏宅那邊我暫時不過去,我家這邊也住不下這麼些人。
你們先回去關起門來過着,我看竈房裡的糧食剩不少,我又添了幾袋米面,夠你們吃一段時間。
若是遇着麻煩……”

   領頭的家丁接口道:“姑娘放心,老太太都囑咐過了,萬事萬物都沒有人命要緊。
姑娘在,我們舍命護着姑娘。
姑娘不在,我們肯定不會同人硬碰硬。

   說着話,家丁就指着巷子口的大樹,說他們往後早中晚都會輪流過來查看,如果宋玉枝遇着麻煩,就往樹杈子上挂個白色的布條,他們看到後立刻就會過來相幫。

   不用說,這當然也是魏家人特地叮囑過他們的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