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章 沒比前一日賺的少
“小娘子,昨日我才吃過你家的那個蓋澆飯,回去和兄弟們大誇特誇,他們都想着嘗嘗,下午特地多做了一陣子活兒……怎麼晚間你家那麼早就關門了?
”一個和苦力一邊要了兩個素包子,一邊頗為怨念地嘟囔,“害我被他們數落了一晚上!
”
宋玉枝一邊給人裝包子,一邊歉然道:“客官見諒。
我家住得遠,回去晚了趕不上宵禁。
因此隻做早午兩市。
”
那苦力擡眼往攤子上掃了一眼,把三個女子加一個孩子的配置收于眼底,還真不好再說什麼了。
總不能強逼着人家老弱婦孺把買賣做到晚上吧?
不光是城裡宵禁的問題,天晚了碼頭上也不安全。
他也隻能長歎一聲,“今日他們不來上工,隻能過兩日才能吃到小娘子家的吃食咯。
也不知道他們回頭還想不想來……”
像現下這樣的好時候,碼頭上的苦力掙得比其他地方做工的人多,一天大幾十文甚至上百文都有可能。
但都是用力氣或者說用健康來換銀錢,又不是鐵打的身子,很多人隻做大半日或者做幾日工就會趕緊歇上一歇。
不然很有可能有命掙錢沒命花。
眼前這客人是嘗過蓋澆飯的,自然會念念不忘。
那些隻是聽說過的苦力前一日特地多做了半日的工,累得要死尋過來卻沒吃上,過兩日再回碼頭自然不一定還有熱情過來。
宋玉枝不想放過生意,畢竟苦力在碼頭上數量很多,而且不同于商客和附近的村民。
苦力可是碼頭上的常駐客戶!
要是能做到他們的長線生意,那蓋澆飯真是不用發愁了!
所以宋玉枝跟着就打聽起來,“聽大哥的意思,您和他們很要好?
讓您落一頓埋怨,我心裡真是怪過意不去的。
”
大早上碼頭上還沒什麼活兒,那苦力也沒徑自離開,拿到包子大口吃起來,回答說:“是啊,我們是同村一起的,确實要好。
也沒啥,回頭請那幾個臭小子吃喝一頓,堵住他們的嘴就好了。
”
聽到這兒,宋玉枝立刻笑起來,“這巧了!
我昨日才買了一批新碗。
”
那苦力沒明白怎麼話題扯到碗上頭了,就看宋玉枝轉身取出一個新碗,給他介紹道:“用這種帶蓋的碗裝蓋澆飯,就算大哥家住得遠,隻要不傾斜的過分,肯定不會撒了!
我再用油紙把飯包着,也不擔心菜湯把飯泡爛。
買回去後大哥隻管把油紙一拿,往竈上一蒸就行。
”
那苦力看着這新奇的方便攜帶的配蓋的碗還真是怪心動。
還别說,用這種碗裝着,他傍晚回村的時候捎帶上,保管讓那幾個臭小子消氣!
不過他也沒一口應承,隻問說:“這碗……得多少錢?
”
這種嶄新的碗當然不會白送,一份蓋澆飯才九文錢,若是碗也要好幾文,那實在不值當。
宋玉枝又不指着賣碗賺錢,當即就道:“這碗帶蓋子是兩文錢。
不過這碗我不賣,大哥按着兩文錢一個付給我,回頭把碗筷給我捎回來,我就把銀錢退給你。
”
若是流動的攤子,那苦力肯定得不放心,誰知道回頭怎麼找人?
找到了對方不認賬怎麼辦?
在這固定攤位上,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,則沒有這層擔心。
況且宋玉枝家剛開張買賣就做的那麼好,傻子也不知道她不至于為了幾文錢壞了自己的信譽。
“這敢情好,我昨日也累狠了,今日隻準備做半日工。
午間我就來買。
”
宋玉枝和他說話的時候,周氏和趙大娘幫着一道賣包子和夾馍。
昨日她們初來乍到,晨間全靠威遠镖局的人熱了場子,才吸引來了一些客人。
今日晨間雖有昨日的回頭客來幫襯,略差了一些,但早市結束前,小攤上的包子和夾馍也賣了個幹淨,手擀面賣的稍微差一些,隻有五六碗。
又到了準備午市的時候。
家裡的大白菜還有不少,所以宋玉枝沒準備換這個,但可以換一個燒法。
還是用切成薄片的五花肉和大白菜一道炒了,再擱醬油和一點點幹辣椒增香,炖上一程子,軟爛入味,不柴不膩,湯汁還香味醇厚,下飯的很!
春筍的話,宋玉枝倒是沒囤,但是現下實在當季,住在山邊上的村民都去挖了來賣。
價格都快趕上去歲冬天的大白菜了,宋玉枝就還買了,同樣換了燒法,這次做油焖筍。
新鮮春筍還是得先焯水,然後如果翻炒,最後加入一點黃酒焖煮收汁。
醬汁香濃,爽脆鮮嫩,很有春日特色。
這兩道菜的食材都沒換,這第三道菜就得變上一變了。
宋玉枝昨日在碼頭上看到了人賣菌子,她買了好大一筐平菇,也才十幾文錢。
第三發道菜就做平菇炒蛋。
紫菜蛋花湯湯倒是不用急着換,畢竟隻是客人飯後溜溜縫兒的,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花那一文錢喝湯。
昨日收工之後,趙大娘幫着送了推車之後,看時辰還早就又回了碼頭一趟,去到礁石上用手從岩石上搓下來不少,足夠今日燒湯的。
連買紫菜的銀錢都省了!
總體來說,今日的蓋澆飯和昨日一樣,還是有肉有菜又有湯。
小炒那些則沒怎麼變,隻把菜單稍微精簡了一番,撤掉了幾道菜。
小攤子上就一個竈眼,宋玉枝先做需要炖煮的五花肉溜白菜,再做其他兩道,最後把湯燒上。
她這邊還未忙完,隔壁胖嬸家開始吆喝了。
和昨天一樣,她家今日的海鮮還是賣四十文一道,也不知道是前一日的海鮮沒賣完,還是她家兒子又收獲頗豐。
兩家差不多時候開始有客人,不過因為雙方的客戶群并不怎麼重疊,互不影響。
午市過半的時候,那晨間跟宋玉枝說好的苦力也過了來,看攤子上人多,他幹脆沒在攤子上吃,連帶着他自己的份兒,一共要了三份外帶。
宋玉枝前頭特地抽空買了幾個竹籃子,跟蓋碗一樣,這籃子也是可以退回來的。
三份蓋飯确實不好拿,那苦力也沒說什麼,額外多付了幾文錢。
其他客人看他這麼買飯,自然也得問起來這是怎麼弄的?
宋玉枝同樣解釋了一遍。
果然,和那苦力有同樣需求的客人不少,有些是今日進城趕集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飯菜,也想給家裡人捎帶一份,有些則是帶着孩子過來的,結果剛付完銀錢拿到蓋澆飯,孩子就吵着要走,怎麼勸都不聽……還有的則是急着趕路的,幹脆買上一份去船上吃,反正多給兩文錢能得一個樣式特殊的碗,在外趕路的時候比一般碗還得用些!
總之,起了這個頭之後,宋玉枝又多賣出去好幾份外賣。
到了午市結束,宋玉枝今日賣出去了七十多份蓋澆飯,五十多碗湯,七八份小炒。
沒比前一日賺的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