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一百二十九章 特殊的大碗

   “那麼點小生意,都不夠人塞牙縫兒的呢!
也不知道在高興個啥?

   冷不丁的,胖嬸那沒好氣地聲音就傳了來。

   這次她倒是沒再往宋玉枝這邊來了,隻是在自己攤子上說的。

   無奈這固定攤位雖然有木闆有屋頂,之所以還稱為攤子,就是因為根本沒有隔音可言。

   一般的鋪子怎麼可能聽到隔壁的說話聲呢?

   那胖嬸就是故意說給宋玉枝聽的,“這才開張第一天,往後還不知道生意咋樣呢!

   她家一道海鮮就賣四十文錢,海鮮是自家兒子漁船捕的,不要什麼本錢。

   清蒸賣出去,也隻要貼一點柴火和蔥姜醬油那些。

   一道就能掙二三十文,一個午市下來就有好幾兩銀子進項!

   不枉費她和老劉頭省吃儉用那麼些年,花了那麼些銀錢為兒子買漁船。

   那胖嬸也是長久做吃食買賣的,雖然沒聽到宋玉枝她們壓低聲音盤賬,但看菜色和定價也能猜的差不離!

   相比之下,她可不是看不上宋玉枝家的進項嗎?
一個月掙得還趕不上她幾天工夫呢!

   “這人真是見不得人好,非得在好日子裡給人潑冷水!
”趙大娘拳頭捏的咯吱作響,要是還在過去那種流動攤位上,不用擔心給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,她早就去給那胖嬸好看了。

   “不管她。
”宋玉枝道,“她把我當競争對手,我卻沒把她當對手。
沒必要因為她生氣。

   她同樣沒有刻意壓低聲音,那胖嬸自然也聽到了,在隔壁嗤道:“小娘子可别往自己臉上貼金了。
咱們晨間賣的東西是差不離,但今日午市,但凡手裡有點閑錢的客人可都在我家了。
往後呢,我們還是做富戶的生意,小娘子就專心做窮苦人家的生意吧!

   窮客人富客人不都是客人麼?
隻要能賺到銀錢就好。

   宋玉枝實在是沒懂那胖嬸驕傲得意的點在哪裡。

   自家生意雖然賺頭小,但勝在穩定啊,跟着季節變換菜色就好。

   胖嬸家那海鮮雖然不要成本,但等于是看天吃飯。

   這趟收獲豐,誰知道下一趟如何呢?

   真要是從别人那裡買海鮮,那隔壁肯定得回到五六十文一道的單價,利潤也不會豐厚到哪裡去!

   正好自家攤子上也收拾妥當了,宋玉枝也懶得同那胖嬸打嘴仗了,她還有别的事兒呢。

   今日臨時想的蓋澆飯,實在是生意火爆。

   攤子上打水得走挺遠,趙大娘光洗碗都快累斷手了,就這樣後來還多的是客人得等着碗用。

   索性就去多買些碗來。

   而且這次宋玉枝不想買普通的海碗了,攤子上的海碗可以留給吃小炒的客人用。

   她準備去淘換那種碗口大,但實際容量小一些的大碗。

   當然了,她肯定是不會生意稍微好了點就偷工減料,給人少裝飯菜的。

   隻是想讓碗裡的飯菜看起來更多一些。

   可别小看了這種細節,後世的很多店鋪都會定制碗碟,就是為了視覺上給客人一種物超所值的感覺。

   效果嘛,既然那麼多商家都有樣學樣,肯定是毋庸置疑的!

   而且時下的一般海碗隔熱性也差,配合飯桌用不礙什麼,但很多端着碗站着吃的客人今日都直喊燙手。

   小攤子就這麼大,并不能再支更多位置,往後估計也多的是人站着端着碗吃。

   所以她還得選那種碗底加厚,往下高一截,防燙手的。

   她讓趙大娘和周氏他們先把家夥運回家去,自己去集市上逛了逛。

   黃昏之前,宋玉枝在一個不大不小的鋪子裡相中了一款碗,比普通的粗瓷大碗貴不少,一個就要三文錢。

   但這碗不隻是符合宋玉枝前頭那些要求,碗上頭還設計了一個卡口,每個碗還配一個木蓋子,剛好能把木蓋子卡上去。

   雖然做不到後世的保鮮盒那樣密封,但隻要不傾斜的過分,飯菜絕對不會撒出去。

   這樣蓋澆飯就不隻能在小攤子上吃了,還能讓人帶回去!

   後頭在竈頭上一蒸,直接就能吃了,方便省事兒的很。

   宋玉枝是真喜歡這種帶巧思的特殊設計,不過三文錢的價格實在是不便宜。
一般的碗才一文錢呢!

   她磨着老闆便宜點兒,又道:“您家生意這麼好,就這個碗賣不出去。
您給我便宜一些,正好幫您清清庫存。

   老闆是個挺和氣的中年人,笑着問她說:“小娘子今日是第一次來吧。
怎麼就知道我這碗賣不出去?

   “老闆是仔細人,把碗遞給我瞧之前擦幹淨了。
但貨架不方便清理,我看中的這碗,您把碗從貨架上拿下之後,它的位置上就露出一塊特别幹淨的地方。
顯然,它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挪動了。

   陶瓷碗碟都是易碎品,這鋪子裡的貨架都擺在櫃台後頭,距離客人少說有三五米。

   尋常都是客人看中了款式,老闆才去貨架上取了放到櫃台上給客人細看。
今日也是一樣。

   那老闆真是驚到了,“小娘子眼力也太強了,貨架上的灰都看得見?

   宋玉枝五感确實比一般人敏銳,但也沒到這份上,純粹為了殺價胡扯,她就是覺得這碗賣的這麼貴,在貨架上的位置又那麼偏,應當是不好賣的。

   果然一試之下,老闆的反應證明她想的沒錯!

   老闆都默認這碗隻滞銷了,殺價就變得簡單起來,何況宋玉枝要的數量也多。

   最後說好兩文錢一個的價格,宋玉枝買了一百個,老闆還說今日他就能清點完畢,天黑前送貨上門。

   宋玉枝付了一百文定金,轉頭出去買食材了。

   等她回到清水巷的時候,那老闆正好和他兒子拉着闆車來送碗。

   兩家人齊齊出動,連沈遇都來搭了把手,衆人一起檢查和卸貨,然後分工劈柴燒水洗碗。

   一通忙到天黑時分,宋玉枝煮了一鍋骨湯手擀面,兩家就着酸菜吃過,就各自休息不提。

   第二天一早,宋玉枝照常開攤。

   固定攤位就是好,她們才鋪展開,就有昨日光顧過的客人認準地方來買包子、吃面條了!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