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六百七十二章 正式開席

   宋玉枝心中奇怪,面上倒也不顯,隻用目光在席間逡巡了一番。

   逡巡過後,她發現蘭貴妃身邊多了個老婦人。

   老婦人年過六旬,打扮的很是普通,通身沒有一點飾物,隻用一把銀梳将一頭銀發抿得一絲不亂。
乍眼看去像那種常見的高門大戶裡,最尋常不過的仆婦。

   但她目光矍铄,神色肅穆,身姿挺拔,往那兒一坐,威儀竟比蘭貴妃還甚。

   想來席間古怪氛圍的症結就是在她身上了。

   宋玉枝并不認得她,又在腦子裡回憶了一番,确認主桌上的賓客名單上沒有這麼一号人物。

   “枝枝可算來了。
”蘭貴妃笑盈盈地招呼宋玉枝上前入座,又介紹道:“這是宮裡的桂嬷嬷,今日跟着明兒一道來赴宴的。

   海明出行的陣仗頗大,除開那多嘴多舌的侍者外,另外還有一些随行的人。

   不過當時光顧着應對海明的下馬威了,便沒注意到那隊伍裡還有桂嬷嬷這麼一号人物。

   “老身見過侯夫人。
”桂嬷嬷站起身,欠身行禮。

   宋玉枝笑着阻攔道:“來者是客。
嬷嬷客氣了,今日隻是小宴,屋内又都是自家人,您不必這般拘禮,自在些就好。

   桂嬷嬷堅持行完了禮,一闆一眼道:“侯夫人書香門第出身,如今又是陛下親封的一品诰命,自該知道規矩禮法不可廢。

   她這話倒也不算難聽,語氣也不算惡劣。

   但也不知道為何,讓人聽了就莫名覺得不大舒服,好像在指責宋玉枝不懂規矩,故意讓宋玉枝不來台似的。

   宋玉枝臉上的笑滞了滞。

   席間的氛圍一時間更為古怪。

   靜默了一瞬後,方大夫人打破了沉默,對着宋玉枝道:“枝枝,剛我那丫頭還在找你呢,說是有道菜無甚把握,想讓你你去掌掌眼。

   前頭拟定這次升遷宴菜單的時候,宋玉枝破有些犯難——

   自不是她對自已擅長的領域沒有信心,而是考慮到自已作為升遷宴的主辦人,少不得要在人前待客,不可能從頭到尾都待在竈房裡。

   主廚得由葉兒和葵兒擔任。

   兩個小姑娘跟着她有些時候了,但所學的大多都是家常菜。

   放到平時是絕對夠用了,但在這種正經宴席上就不大夠用了。

   後頭還是呂掌櫃提醒,“東家不必為難,您早先不是給葉兒和葵兒姑娘教授過幾道壓箱底的大菜麼?

   宋玉枝這才想起,去年在豐州城裡準備官家食肆的比試的時候,教過她們做釀豆莛、一品豆腐和開水白菜那些。

   于是這幾日,宋玉枝都在帶着葉兒和葵兒溫故知新。

   一路準備到現下,光說今日席間的菜肴,葉兒和葵兒已經算盡得了宋玉枝的真傳。

   哪裡還需要臨陣磨槍,讓宋玉枝去幫着掌眼呢?

   宋玉枝知道這是方大夫人在給自已台階下,便道:“那諸位略坐坐,我去後廚瞧一眼。

   方大夫人跟着起身,“我也跟你去,省的那丫頭第一次幫着操持這樣的宴席,毛手毛腳惹出亂子來。

   兩人相攜着一道出了廂房,下樓去了後院。

   到了後院,方大夫人臉上的笑意淡了下去,拉着宋玉枝的手道:“你别同那桂嬷嬷一般見識,她就是那樣的性子。

   這麼說着,方大夫人仔細說起那桂嬷嬷的來曆——

   她是官家小姐出身,幼時便入了宮,因緣際會到了前朝皇後身邊,一路從粗使宮女爬到了大宮女的位置。

   後來那位皇後娘娘病逝了,桂嬷嬷在宮裡輾轉侍奉了數個妃嫔,熬了好幾年,終于得了機會,跟當時還在位的小昏君他爹求了恩典,出了宮來。

   她一輩子沒有婚配,出宮的時候,父母兄弟都已經過世了,家中隻剩下一些連面都未曾見過的侄子、侄孫。

   桂嬷嬷便不願歸家去了,準備尋個教養嬷嬷的差事做。

   她一輩子侍奉了那麼些貴人,都沒有行差踏錯,履曆可謂是金光閃閃。

   消息剛放出去,對她抛出橄榄枝的人家便多如過江之鲫。

   連方大夫人的娘家都動過心思想,想把她請到家中教養自家女孩。

   可惜最後她家還是棋差一着,桂嬷嬷被當今皇後的娘家給請了去。

   她不止給皇後當教養嬷嬷,更是陪着皇後嫁進了海家,連海明都是她看着長大的,入京更是皇後跟前的掌事嬷嬷。

   聽過桂嬷嬷如此富有傳奇色彩的生平,宋玉枝感歎道:“難怪她能坐在貴妃娘娘身側,也難怪席間衆人對着她都有些束手束腳的,更難怪她雖對我行禮,卻不稱‘奴’,原是服侍過兩朝皇後、又教養當今皇子長大的人物。

   “桂嬷嬷為人鐵面嚴厲,最重視也最講究規矩禮法。
較起真來,連當今陛下和皇後都得讓她三分。
”這麼說着,方大夫人輕歎一聲,看着宋玉枝欲言又止道,“枝枝,委屈你了。

   海明來者不善,人還未進珍馐百味樓,就想着給宋玉枝下馬威。

   他将桂嬷嬷從宮中請來赴宴,自然也不是吃飽了撐的,肯定是利用桂嬷嬷在别的地方做文章。

   後頭若是宋玉枝真叫她捉住了錯處,海明肯定會趁機生事,損毀宋玉枝的名聲。

   就好像昔年有位貴女,一不小心在宮宴上行差踏錯,被桂嬷嬷嚴詞厲色地指點了一番,從那便壞了名聲,婚事很是不順遂,被整個家族視作恥辱,最後被送進了家廟,青燈古佛常伴一聲,讓人很是唏噓。

   宋玉枝想了想,便說自已都省得,又道:“有些女子把名譽看的重于性命,我卻不是,我家人更不是。
不管名聲如何,我都會做好自已的事。

   這麼說着,宋玉枝又對着方大夫人眨了眨眼,“再者,對敵最忌諱敵在明,我在暗。
現下大夫人将那桂嬷嬷的來曆和品性都告知了我,我已然不處于被動,還有貴妃娘娘從旁助陣,兵來将擋、水來土掩便是!

   方大夫人見宋玉枝并沒有被吓了去,又想着她年歲雖不大,但說話做事卻自有章法,遂也心安不少。

   兩人在後院說過幾句,便還回席上。

   未多時,滿堂賓客齊至,升遷宴正式開席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