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四百三十一章 無人問津

   說完,宋玉枝就說自己認得路,讓魏管家不必相送。

   後頭宋玉枝和曹師傅回到前堂的時候,宴席已經快要開始了。

   衆人言笑晏晏間,王家衆人特地起身迎曹師傅,宋玉錦還噙着笑,志得意滿地睨了跟在曹師傅後頭的宋玉枝一眼。

   宋玉枝隻當沒看到,和同樣過來迎自己的李家姐妹笑了笑,三人挽着手,原回到最末的一張桌上坐定。

   李大姐給宋玉枝師徒三人依次遞來熱茶,李二姐拿了帕子給宋玉枝擦汗。

   “剛你們去了竈房後,知州大人才宣布今年規則改了。
隻沒想到比了這樣久。
宋妹妹,你累不累,熱不熱?
要不要在我身上靠一會兒?

   宋玉枝日常的工作量一直不小,今天白日裡更是特地休息過。

   現下雖然覺得有些累,有些熱,倒也不至于坐不住。

   知道李家姐妹擔心緊張,宋玉枝喝過了熱茶,就主動同他們說起比試過程中的狀況。

   李家姐妹聽着,得知宋玉枝隻拿到了一個竈眼的使用權,又沒有挑選到品質上乘的海味,少不得要為她捏把冷汗。

   李二姐唏噓道:“那些個老師傅也太欺負人了,憑啥上來就默認新人就得吃虧,同人合同竈台呢?

   素來沉穩的李大姐也是一樣,“說來還是咱們此前未曾設想過,規則會臨時修改,準備的不夠周全。
也得虧是參選的是宋妹妹你,否則若是别人,早就被一波三折的過程影響了心态,發揮不出一半的真本事。

   “對了,方才霍知州在堂上還說……”

   正說到這,宋玉枝和曹師傅烹饪的撈汁小海鮮和油淋清蒸東星斑,後腳被送來被端上桌。

   此時隻剩下三四道菜還未上全,而海味菜肴都得趁熱吃,涼了就容易走味和變腥,霍知州便敬了在場衆人一杯,宣布開席!

   知道宋玉枝肯定餓了,李大姐對着李二姐打了個眼色,示意她晚些再問。

   李二姐便止住了話頭,催着宋玉枝快吃些熱菜墊墊肚子。

   宋玉枝目送她們二人回到了自己的座位,一轉頭,卻看到葉兒和葵兒一臉惴惴之色,臉色還有些發白。

   兩個小姑娘學廚還不到半年,就跟着她來參加官府舉辦的比賽,人前沒露怯已是實屬不易,腦子裡肯定還緊繃着一根弦。

   而人在緊張的狀态下,是最容易出現各種病症的。

   “累了還是熱了?
不舒坦的話,我讓人先送你們回去。

   葉兒連連搖頭,葵兒壓低聲音道:“師父,我們不累也不熱。
我們是有些擔心……”

   一邊說,葵兒的視線看向最先被布滿菜肴的堂上主桌。

   隻見桌上菜肴紛呈,白灼象拔蚌、

   鹽焗松葉蟹、錦繡龍蝦、蔥燒海參、金湯鮑魚……

   别說是宋玉枝做的撈汁小海鮮,便是曹師傅那道東星斑,在一衆海味大菜裡頭都不算特别突出。

   兩個小姑娘的擔心也不言而喻,就是擔心一衆賓客,根本不去關注食材上輸了一截的撈汁小海鮮,不去品嘗,亦或者是等菜涼了再勉為其難吃上兩口……這還怎麼有獲勝的希望呢?

   宋玉枝會意過來,安撫道:“别擔心。
我那道菜不怕放,放久了反而更入味更好吃。
而且這到底是比試,哪怕旁人再看不上咱家的菜,霍知州肯定也會讓那幾位評審動筷子試味兒的。
不然也太不公平了不是?

   葉兒和葵兒都長在豐州城,比宋玉枝這後來者,更知道霍知州的為人。

   兩個小姑娘漸漸放松了下來,臉色也好看了幾分。

   “來之前我就說過好幾次了,咱家頭一年參加,今年更是橫生變故,臨時修改了規則……我就還是那句,赢了固然好,輸了也不丢人。

   宋玉枝一邊說,一邊示意兩個徒弟動筷。

   她先嘗味的,自然是曹師傅烹制的東星斑——

   曆來清蒸魚,大多都是把整條魚上鍋蒸制,賣相更好看隻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是整條蒸魚,可以避免因切分或去皮而損失風味,更好地保持魚肉的鮮美和原汁原味。

   但是官差送來的東星斑數量雖多,卻并不夠一桌上一條。

   曹師傅特地把東星斑一分為二,一盤子隻有半條。

   但經過他精湛的花刀技藝,半條東星斑舒展在盤子上,乍眼看去跟一整條并沒有什麼區别。

   樸實無華的烹饪方式下,魚肉入口如凝脂一般,滑嫩而富有彈性,鮮嫩多汁,口感和嫩度接近鲈魚,鮮美程度卻遠超鲈魚,咀嚼間更是鮮香四溢,仿佛每一口都是大海的饋贈!

   要說有什麼不足的,大抵就是因為曹師傅信奉家傳秘方,或者是為了盡可能地貼近“考題”,所以在這道菜裡也擱了不少味精。
起到了反作用,損失了一部分東星斑原汁原味的鮮美,使整道菜多了些言語難以具體形容的匠氣和死闆。

   當然了,人家到底是老行尊,這多放的味精估計也就一二克的差别,瑕不掩瑜,一般人根本品嘗不出來。

   即便是宋玉枝,在心裡給這道菜按百分制打分,也隻會為這點小瑕疵,扣上一二分評分。

   稍後宋玉枝又把其他對手的菜肴給嘗過一遍——

   坐在末桌上,他們的很多菜和主桌都是不同的,畢竟個頭大的象拔蚌、松葉蟹、鮑魚那些都不可多得,自然是先緊着往主桌和前面幾桌上送。

   其他桌上的,除開宋玉枝和曹師傅的菜外,其他大廚菜都換上了别的菜肴,烹調手法不變,就是食材稍微換上一換,或者降個檔次。

   一衆賓客已經聽過霍知州解釋原委,知道他此番安排,是為了給那些罹難的漁夫家屬添一筆安家費。

   既是做好事,這商宴多少跟後世的慈善晚會有些性質相似,便也沒人提出不滿。

   宋玉枝自也不介意這個,幾番嘗味下去,心裡便對各家對手的實力有了數。

   果然,其中還是當屬聲名在外的曹師傅最功力深厚,最不容小觑!

   而此時主桌上,霍知州同人推杯換盞間,餘光落在了桌上那一道無人問津的撈汁小海鮮上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