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四百七十一章 眼瞅着就要變天

   宋玉枝決定放年假之前,少不得要問問兵營那邊的安排。

   兵營同樣休沐,不過隻有除夕一個下午。

   而且不是人人都能休的,得自願放棄前頭一次休沐,才能換來這短暫的年假。

   讓宋玉枝來說,就跟後世的調休似的。

   這是在兵丁們入營時就說好的,倒也沒人到了年頭上生出抱怨。

   這期間他們的飯食并不用宋記負責——

   霍知州把官署衙門的廚子撥了過去。

   反正衙門也在放年假,衙門裡的廚子無親無眷,調進兵營裡,還能讓廚子有伴兒。

   臘月裡,沈遇一共隻休息了半日,其餘時候都紮在兵營的事務裡脫不開身。

   那次他歸家,就說好除夕這天的午後,就會帶着猞猁一道回來過節。

   然而眼看着都快到下午晌,還不見他的影子。

   幾人輪流去巷子口等過一陣子,後頭趙大娘就不讓宋玉枝他們出去了,轉而拉着大家開始貼春聯。

   “臭小子肯定是忙起來就顧不得時辰了。
虧得老娘還想着等他貼春聯。
看後頭老娘怎麼收拾他……”

   趙大娘踩在凳子上,一邊拿着魏先生親自寫的春聯比劃着門楣,一邊沒好氣地說着話。

   周氏和宋玉枝在旁邊幫忙扶凳子,遞漿糊。

   母女倆對視一眼,都知道趙大娘不是生氣,而是又擔心上了。

   宋玉枝便開口勸道:“娘,沈大哥做事素來有交代,他肯定是被什麼事絆住了,一時脫不開身。
都說年頭上不興罵人,罵了人,新的一年就沒有好運氣了。

   趙大娘眉眼間的煩躁這才消下去一些,溫聲道:“好,娘不罵人了。
沒得帶壞了我們枝枝的運氣。
但是回頭臭小子回來,枝枝你可得幫我說說他。

   正說着話,路口人影一閃,趙大娘第一個反應過來就是沈遇回來了,臉上不由一喜。

   結果再定睛一看,原來過來的并不是沈遇,而是金大娘和葉兒——

   年節上家家戶戶都在團圓,連沒有家人的呂掌櫃都去尋訪舊友了。

   她們祖孫二人才剛入城定居,除開宋玉枝這邊,可以說是再無親友的。

   宋玉枝就邀請她們過來一道用年夜飯。

   吃完也不用急着回,就在家裡住着。

   見到是她們過來,趙大娘同樣很高興,從凳子上大步跨了下來,快步相迎。

   “阿金!
”趙大娘上前攙扶住金大娘,“你這人也是,都說我會去接你的,你非不應……這眼看着就要下雪呢!

   金大娘笑着應道:“我哪有那樣嬌氣?
又不是下不來床,哪裡就需要你車接車送了?
我們自己賃了車過來的,又不辛苦。

   趙大娘又察覺到金大娘的手發冷,也不顧上埋怨了,扶着趙大娘就往屋裡進。

   回想宋玉枝在碼頭和她們初遇到那會兒,她們就已經十分要好。

   那時候金大娘雖然看着就比趙大娘年長一些,但精神頭極好,一點都不顯老态。

   現在的金大娘比從前瘦了很多,像是平添了好幾歲一般,滿頭銀發,步履蹒跚,走路已經需要人攙扶,說話的中氣也沒那麼足了。

   大夫說她是經年累月的操勞,累出來的病,無藥可醫,隻能慢慢養着。

   宋玉枝心下歎息,不覺就多瞧了她幾眼。

   大抵是察覺到了宋玉枝暗藏擔憂的的視線,金大娘一邊往屋裡進,一邊就道:“枝枝,盯着我幹啥?
可是知道我給你準備了壓歲錢?
你看我也沒用,現在可不能給你,還不到時辰呢。

   見金大娘還能說笑,宋玉枝心安一些,賣乖道:“好吧,那我再等等,您回頭可不許忘了我。

   說着話,兩位大娘進了屋。

   宋玉枝又道:“娘,你去尋知遠吧,讓他早些歸家,别在外頭玩得着了涼。
這邊我跟葉兒來弄就行。

   周氏應過一聲,把手裡的漿糊遞給葉兒,又叮囑她們二人弄完快點進屋,莫要着涼。

   目送她走遠了,宋玉枝直接問葉兒說:“怎麼了?
發生什麼事了?

   葉兒過去性格敏感内向,最近半年來,她性格外放了不少,雖然還遠不及葵兒活潑,卻已經有了幾分少年人的朝氣。

   她今日過來後,除了打招呼問好,就一言不發,明顯就是有心事。

   自家師父都問起了,葉兒便也不再藏着掖着,“師父,我午後陪着阿奶回村了,剛回來的時候發現城門要關了。
隻差一點,我們就回不了城了。
和我們一道進城的人找到城門口的官差抱怨,我在旁邊恰好聽到官差說,城北那邊比其餘地方還早關了一個時辰……”

   宋玉枝擡頭看了一眼天色。

   天空陰沉沉的,鉛灰色的雲層厚厚的堆積着,仿佛随時都會不堪重負地落下紛紛揚揚的雪花。

   眼瞅着就要變天。

   這樣的天氣,在豐州城的冬日裡并不算多稀奇,絕對不至于要提前數個時辰關閉城門。

   宋玉枝心頭一跳,突然有了不好的猜想,半晌後才道:“你先不要和其他人說。

   城門已關,就算真出了亂子,一家子也出不了城,不過是平添憂心罷了,甚至還有可能拖沈遇的後腿。

   不如先關起門來過好年節,免除沈遇的後顧之憂。

   葉兒也知道這個,點頭道:“阿奶也讓我不要聲張,我隻跟師父說了,後頭不會再提。

   沒多會兒,周氏牽着宋知遠回了來。

   他年紀最小,洞察力卻不輸宋玉枝,本來還喜笑顔開,一蹦一跳的。

   走近了,他臉上的笑淡了下來,挨到宋玉枝身邊用眼光詢問她咋了?

   宋玉枝調整好了狀态,“還能是咋了?
想到你最近越來越能吃,一會兒不知道包多少個餃子,才能塞飽你這隻小饞貓的肚子。

   宋知遠嘿嘿一笑,“我肯定是要敞開肚皮吃的,姐姐至少給我包十個……不,二十個!
但是我也會幫忙的,肯定不讓姐姐累着。

   幾人快手快腳地貼完了春聯,往屋裡回。

   一大家子坐在堂屋裡,熱熱鬧鬧地一邊說話烤火,一邊包餃子。

   不覺就包出來百十個,天色黯了下來。

   沈遇仍然沒回來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