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二百五十四章 闊别了半年的手帕交

   宋玉枝在碼頭待了半年多,要說沒有一點感情,那自然是不可能的。

   趙大娘就更别說了,她比宋玉枝來的還早,為人又熱情仗義,有碼頭上好些人家都頗有交情。

   眼看趙大娘頗為不舍,宋玉枝就提議兵分兩路,她和周氏去吳家攤檔,知會收徒考校的事兒。

   趙大娘則去和有交情的熟人道别。

   辰時天光大亮的時候,在關卡處碰頭。

   說定之後,宋玉枝到了吳家攤檔上。

   時辰尚早,吳家小姑娘還未來,隻吳家夫妻和他們家裡的兩個兒子在。

   看宋玉枝和周氏手裡都提着不少東西,吳嬸子立刻會意,擱下手裡的活計,迎上前問:“前兩日才聽說小娘子在相看鋪子,這是今日就要離開碼頭了?

   都知道宋玉枝離開這處,是奔着更好更大的前程去的,所以吳嬸子說話的時候帶着笑。

   末了還道了一句“恭喜”,又說了幾句吉祥話。

   宋玉枝先謝過對方的吉言,又把新店的地址告訴了對方,最後道:“開店之前,我就準備把收徒考校給辦了。
約莫就是這一旬内的事情,便想着來知會嬸子一聲。

   “好好好。
”吳嬸子一疊聲地應下來。

   看宋玉枝和周氏并沒有急着要走的模樣,她便邀請母女倆在攤檔上坐下,給她們上了茶水,仔細問詢起來那收徒考校準備考什麼?
多少人參加?
又最後準備從中收幾個學徒?

   她想讓自家閨女拜入宋玉枝手底下,不是一日兩日了,上心一些,再正常不過。

   宋玉枝一一回答道:“考校内容自然還是廚藝本身。
暫時還不确定有多少人參加,便也不設置從中選拔多少人。

   這話聽着委實有點像在打馬虎眼。

   但宋玉枝确實沒想好考什麼。

   還是那句,收徒這種事,她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啊!

   近來事兒又忙,她實在分不出心力,把所有事情的細節都考慮的清楚明白。

   至于參選人數……

   說來也是宋玉枝正苦惱的問題。

   來到豐州城後,她幾乎過着兩點一線的生活,不是在碼頭,就是在清水巷活動。

   交際圈實在是窄,除了眼前的吳家人外,清水巷那邊的街坊疑慮頗多,昨日都沒給出準話。

   她總不能直接對着吳大嬸說,現在能确定參賽的,隻有您家閨女一個人吧。

   便隻好把說辭含糊一些。

   好在吳嬸子并不見怪,她想着宋玉枝這樣的廚藝,在碼頭擺攤半年,便已經遠近聞名,前頭“宋記食府”又通過遊街宣傳,在城裡都名噪一時……她下意識地以為是想拜入宋玉枝門下的人太多,統計不過來。

   “不瞞小娘子,我家那閨女往日是個憊懶的,長到十二三了,還未正經進過竈房。
但前頭聽聞小娘子進城開店後要收學徒,她這些日子就仿若變了個人似的……”

   考校在即,吳嬸子少不得給自家閨女說說好話。

   一通說到辰時初,到了宋玉枝和趙大娘約定的時間,吳家攤檔上也有客人過來了。

   宋玉枝和周氏起身告辭,吳嬸子喊了大兒子幫忙提包袱,交代他得相送到城門口。

   宋玉枝本以為自己同人說話,耽誤了一些時間,趙大娘肯定已經在等候了。

   沒成想,到了地方,她才發現趙大娘并不在這兒。

   又等過一陣子,眼看着都快辰時中了,宋玉枝雇了牛車,讓周氏先搭車把東西帶回城裡,她自己則按着趙大娘日常的活動軌迹,尋了過去。

   走了一刻多鐘,尋過了幾家,衆人都未說見過趙大娘。

   晨間的日頭升了起來,宋玉枝擦着汗,正準備找個地方,緩口氣再接着去尋。

   冷不丁的,一道纖瘦的人影引起了宋玉枝的注意。

   那是個十四五歲、看着隻比她略小一些的少女,荊枝作钗,粗布為裙,打扮得十分樸素,和碼頭上絕大多數讨營生的窮苦人一樣的打扮,無甚特殊之處。

   但那少女正在蹲着殺魚,那給魚刮鱗,開膛破肚,取苦膽的手勢真叫一個利落,毫不拖泥帶水。

   看得人眼花缭亂的。

   眨眼的工夫,一條小魚在她手底下殺完,她又利落地按着客人的要求,把殺好的魚給處理了。

   隻看她并不另外去找切墩,單手拿着一柄平平無奇的菜刀,另一隻手就當做切墩,直接在手上,切出來大小均勻一緻的魚段……切工讓宋玉枝都挑不出錯處。

   甚至還有行人都因為她那手藝,而放緩腳步觀看的。

   所謂外行看熱鬧,内行看門道。

   宋玉枝倒不是看熱鬧,而是覺得那少女破有些功底。

   起碼上輩子的她,在少女這個年紀的時候,還沒練出這樣的刀工。

   宋玉枝不覺走近。

   那少女才送走前一位客人,在魚盆裡洗了手,察覺到有人走近,她仰起膚色焦黃、略顯憔悴的小臉,輕聲細氣地詢問:“客官,要買魚嗎?
我這兒都是昨晚上才撈起來的河魚,不新鮮不要銀錢……”

   禁漁期未過,碼頭上不見海魚,都是河魚。

   往後離了碼頭,還真不一定能輕易買到質量又好,價格又便宜的魚了。

   宋玉枝對她感觀頗為不錯,正想着買兩條回去,給家裡人打打牙祭。

   卻聽“哎呦”一聲——

   趙大娘從攤檔後頭嚯的站起身,喊完“哎呦”,又喊“糟糕”!

   “怎麼都這個時辰了?
枝枝肯定在等我了!
阿金别送了,我得了空再來看你!

   話音剛落,正準備拔腿往外沖的趙大娘,就瞧見了正站在幾步開外的宋玉枝。

   兩人打了個照面,宋玉枝往趙大娘身邊定睛一瞧,看見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婦人,也就明白趙大娘為何在外頭耽擱到現下了——

   那居然是賣魚為生的金大娘!

   宋玉枝來開攤第一日,就是先認識的金大娘,也正是有了金大娘從中搭線,後頭才認識的趙大娘。

   不過自打從趙大娘開始給宋玉枝當幫工之後,金大娘就沒怎麼在碼頭上露面了,據趙大娘說她兒媳婦生了,需要金大娘在家帶孫子,便沒空來賣魚了。

   闊别半年,沒想到就在宋玉枝她們告别碼頭這天,金大娘又回來擺攤了。

   趙大娘見到了長久未見的手帕交,可不正有一肚子說不完的話?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