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二百五十三章 徹底告别碼頭

   經過這段時日的相處,宋玉枝是真心覺得眼前一衆婦人都很不錯。

   首先,她之前都沒要求她們來幫忙做準備工作,她們卻很有眼力見兒,知道宋玉枝在外頭忙了一整個白日,回來再準備夕食售賣的飯菜,肯定會力有不逮。

   其後,這麼些天下來,宋玉枝都沒在她們臉上看見一星半點的不耐煩。

   而且這些個婦人本就日常在家料理一家幾口的飯食,烹饪上都頗有心得。

   雖然不能和正經大廚相提并論,但是總體還是比周氏這樣,曾經常年沒怎麼進過廚房的,和趙大娘那樣實在是沒有廚藝天賦的,手藝高超的多。

   也正是因為有她們相幫,這些日子下來,宋玉枝比之前更累一些,卻沒累到又身體不舒坦。

   所以宋玉枝接着道:“再說回前頭那學徒考校,你們這樣有廚藝基礎的,也能來參加學徒選拔。
學徒不定人數,選拔日子我還未定,但總歸也就在未來一旬之内,兩場考校我準備安排在同一日,你們願意的可以一并參加。

   說完之後,宋玉枝就開始忙碌了,趙大娘和周氏跟着她一并進了竈房,沈遇也另尋了活計去做。

   留下了反應不一的衆人。

   有人耐不住了,先開口問道:“你們是怎麼想的?

   “小娘子家的活計當然是好活兒!
尤其是那學徒考校,能學到她一點手藝,不說子孫後代,起碼這輩子都不愁吃喝了!

   “我廚藝一般,倒是沒敢想給小娘子當學徒。
隻敢想給宋記當夥計。
這樣哪怕我家小子選不上,我去做工,也能給家裡增加不少進項。
就是……”

   就是食肆酒樓的營業性質,就決定做工的時間不會短。

   怎麼也得從早做到晚,她們就沒時間做家裡的雜事了。

   另外宋玉枝特地聲明的,她的店鋪招工,不看性别,隻看本事。

   那麼将來肯定是男女夥計都會有的。

   她們不隻是沒什麼外出做工的經驗,更沒嘗試過跟陌生男子共事,且在一起一待就是一整日的那種。

   有人歎息出聲:“我男人肯定不會同意的。

   很快有人附和:“我男人倒還好說,他人老實,心眼也不多。
但是我那婆婆,你們也是知道的……她肯定不會同意的。

   還有的婦人,跟張大嬸情況一樣,家裡長輩不同住一起,家裡夫妻關系也挺和睦,卻又操心起了别的。

   “豐州城裡的酒樓食肆,就沒見過女夥計招待客人的……咱們真的能應付各色客人嗎?
若是咱們應對不好……”

   經過這段時日的密切相處,不隻是宋玉枝多她們多了幾分了解,她們清楚宋玉枝的秉性脾氣——

   宋玉枝日常都是極好相處的,調笑打趣都不礙事,宋玉枝不會真的惱。

   但到了生意方面,她就是眼裡不揉沙子的模樣。

   像那天有個小子把條幅掉了,雖說後頭找回來了,宋玉枝也沒在人前多說什麼,更在客人面前把錯處攬到自己身上,說不怪夥計怠慢客人,而是她前頭定的死規定。

   那時候大夥兒還都當她沒把那個小插曲放在心上。

   但到了夜間開會,結算工錢的時候,宋玉枝嚴厲地批評了那個小子,不隻是因為他粗心大意、弄丢橫幅的事兒,更是因為服務行業,照顧客人的體驗感受是擺在首位的!

   遇着一點事兒而已,又不是天塌了!

   那個小子卻不懂變通,在人前隻顧着哭,連個話都不應的,隻差一點,就把他負責的片區的食客,給得罪了個幹淨。

   若不是他家大人正好在旁,及時回來報信,那天還不知道怎麼收場呢。

   宋玉枝沒說什麼重話,隻分析了對方的錯處,更沒解雇對方,亦或是扣下那日的工錢。

   說完看那小子差點又哭起來,她還溫聲寬慰了一番,讓他吃一塹長一智,往後好好表現就成。

   按照常理來說,絕對算是溫和寬厚的東家了。

   但正是因為她平素一直溫和寬厚,那一次的批評就格外讓人心裡不是滋味。

   當時所有人都被震懾住了,大氣都不敢出。

   往後宋玉枝正經把食府開起來,自然會更看重規矩。

   活計做不好,可能第一次就是那樣批評,次數多了,肯定不會顧念什麼街坊的情誼,該解除雇用肯定是要解除的。

   到時候,被解雇的人肯定要成為街坊四鄰裡的笑話,茶餘飯後的談資。

   衆人議論紛紛,各有擔憂。

   趙家院子的隔音也隻是一般,竈房裡的宋玉枝聽了個一清二楚。

   趙大娘直接不滿地撇嘴道,“咱們枝枝都沒擔心招聘女夥計有啥不便的,她們咋就操心那麼多?
這要擱我身上,在認識枝枝之前,聽說誰家開這麼好條件的招女夥計,我早就上趕着去報名了……何至于費勁巴拉跟人學臭豆腐的手藝,當那風水日曬的流動攤販?

   宋玉枝卻看得很開,并不見怪,“各人境況、脾氣、秉性都不同,想法自然也不同。
招工也講究個你情我願,我隻是給她們提供一個機會,願不願意還看她們自己。

   趙大娘還是直嘟囔,覺得她們想東想西,平白浪費機會。

   尤其是覺得食肆活計都是男人做的,擔心自己婦道人家做不好的。

   在趙大娘看來更是無稽之談了。

   男人不就比女人多長了個那啥嗎?

   難不成他們用那多長的東西招呼客人不成?

   憑啥他們能做好的活計,到了女人這裡就做不好了?

   未多時,宋玉枝把晚間要售賣的飯食準備妥當,趙大娘開始忙着幫忙分裝了,便也沒有時間想旁人的事兒了。

   這一夜,清水巷的很多婦人都輾轉反側。

   即便是知道自家的境況不允許自己外出做工的,也都心潮澎湃,情緒起伏。

   宋玉枝則是照常結束了忙碌的一天,早早地上炕安歇。

   來日一早,她就沒準備朝食了,而是和古家夫婦在小攤檔上碰頭,收拾了一番自家的東西,完成了交割手續,拿回先前的二兩轉讓費。

   另外她還把新店的地址告訴了古家夫妻,拜托他們轉告碼頭上的熟客。

   古家夫妻對她心懷感激,怕自己鹦鹉學舌說錯了地方,幹脆讓周氏寫了告示下來,貼到了小攤檔前。

   如此之後,宋玉枝一行人便要徹底告别碼頭了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