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四章 集齊了八大菜系的精華
宋玉枝上輩子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吐槽——
如果有人說“不是我說你”為開頭,那後面的話肯定是要開始說教了。
同樣,桂嬷嬷現下說“不知道當問不當問”,那麼宋玉枝就心裡有數,她後頭肯定要問一些不合時宜的話。
若是旁的便也罷了,若是桂嬷嬷要在自家兩個寶貝徒弟上做文章,宋玉枝必是不會放任不管的!
無奈知道歸知道,在應酬交際的場合上,宋玉枝又是主家,也不能逼着桂嬷嬷把還未出口的話,直接咽回肚子裡。
宋玉枝便也隻能神色如常地笑道:“嬷嬷不必拘束,有話盡管問來。
”
桂嬷嬷拿着帕子掖了掖唇角,而後才不緊不慢地道:“老身方才聽說葉兒和葵兒兩位姑娘,都是在豐州城時拜入侯夫人門下的,那時候她們都不大精通廚藝?
”
宋玉枝颔首,“當時我家祖父蒙冤受屈,我們一大家子流放在外,無以為生,隻能憑手藝做些小買賣,又正好缺人手,便收了她們入門來。
”
“難得武安侯夫人如今風光顯赫,還未曾忘了落難時收的徒弟。
不像一些個上不得台面的,得了勢之後就忘了本,目中無人。
不愧是書香門第出身,知書達理,最是通透。
”
桂嬷嬷一闆一眼地誇贊着。
說話雖然不算多好聽,但确實也沒有夾槍帶棒。
但誇贊完後,桂嬷嬷掐指算了算,又說不對,“我算着宋老大人出事也不過是兩三年前的事兒,而侯夫人你收兩位姑娘入門,也不到一年。
”
宋玉枝不明白這有什麼不對的,其他人就更是聽得雲裡霧裡了。
蘭貴妃出聲道:“枝枝先前同我說過,她到豐州城時手頭不寬裕,一開始别說開店,便是租賃個落腳處的銀錢都沒有。
趕巧,她幫了扶安一個大忙,兩人一道售賣了獵物,分了一些銀錢,後頭她手頭才寬裕了一些,開始做些小營生……”
全京城都知道宋家二房和其他幾房關系尴尬,宋彥在流放路上就出了事,為海晏所救。
這番話又是蘭貴妃幫着說的,便也沒人自讨沒趣去打聽,為何宋家那麼一大家子流放去了豐州城,宋玉枝卻要自已支撐二房門庭,照料母親和弟弟,不惜抛頭露面去市井裡謀生。
賓客們有的感歎宋玉枝前頭的不容易,有的則是稱贊宋玉枝和沈遇是上天注定的緣分,佳偶天成雲雲。
依舊沒人覺得有哪裡不對。
等衆人都說完了,桂嬷嬷才繼續道出自已的不解:“今日宴席的大菜都是武安侯夫人的兩個徒弟所做,便是老身這樣大半輩子都待在皇宮的,都鮮少有機會嘗到這樣色香味俱全的精緻菜肴。
看得出,武安侯夫人對她們沒有藏私,兩位姑娘也是蕙質蘭心,天賦異禀。
但老身就是沒明白……”
“沒明白武安侯夫人自小養在首輔府的閨閣裡,怎麼在流放出京後,在收兩位姑娘入門之前,在那短短的數月時間裡,就精通了這樣多天南海北的菜肴。
畢竟如果老身沒記錯的話,方才宋二夫人可是說了,武安侯夫人自小體弱多病,别說下廚,便是連自家的大門都沒出過幾次……”
頓了頓,桂嬷嬷看向宋玉枝,“不知道武安侯夫人可否為老身解惑,是如何突然像變個人一般的?
”
她目光矍铄清明,仿佛能洞穿世間一切謊言,看着就十分不好相與,不是輕易就能糊弄過去的。
偏偏她還真的問到了症結所在——
宋玉枝行事素來光明磊落,也沒存過什麼害人的心思,沒有不能什麼不能為外人道的。
隻除了她是穿越而來、并非這個世界原來的宋玉枝的秘密!
這個秘密,隻有沈遇作為宋玉枝朝夕相對的枕邊人,多少知道一些。
但沈遇愛重她,從來沒想過刨根問底。
宋玉枝便連對他也沒有坦白過。
冷不丁在大庭廣衆之下被問及這個,即便宋玉枝面上不顯,但心頭還是不受控地狂跳了幾拍,也沒有顧得上在第一時間言語。
席間衆人經過桂嬷嬷這麼一提醒,也都覺出一些味兒來。
有位會吃的夫人嘀咕道:“先前涼菜中還有一道‘蓑衣黃瓜’,在魯地和京中都很有名,乃是在一根黃瓜上切上一百二十刀而成。
别說是一般的酒樓大廚,便是宮中禦廚,也鮮少有此等功力的。
”
有人恍然地附和道:“剛才席間有一道‘揚州煮幹絲’,你們注意到沒?
那是淮陽名菜,極為考驗刀工,要将豆腐幹絲切成毛發一般的細絲,還講究湯汁濃厚,味鮮可口。
我娘家就是淮陽的,打小就喜歡這道菜。
無奈到了京城後就一直沒吃過正宗的……後來我才知道,這菜對廚子的基本功要求極高。
便是再天賦異禀的學廚之人,不下三年五載的苦工,是不可能做好這道菜的。
”
“今日席間,我最喜歡的是一人一小盅的佛跳牆,當真是軟嫩柔潤,葷而不膩,滋味醇厚,令人口齒留香。
隻是我沒記錯的話,這道菜是閩菜,早年我陪我家夫君外任的時候,吃到過最正宗的。
京城中雖然不少大廚都擅做這道菜肴,卻都是改良後的京式做法,沒有今日席間的這般原汁原味。
”
更多的賓客不敢當面提出質疑,隻敢小聲咋舌道:“要不是諸位姐姐提醒,我都想不起來,今日這宴席有魯菜京菜,還有淮揚菜、閩菜的……集齊了八大菜系的精華!
武安侯夫人如此年紀,出了京後就直奔北地邊境,期間也未曾拜得名廚學藝,怎麼就會這樣多?
”
一時間衆人議論紛紛,看向宋玉枝的眼神也不再盡是友好,而是多了幾分打量和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