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一百七十九章 推出預訂制度

   說回眼下,李娘子不見之後,李家當天自然也未開攤。

   宋玉枝的蓋澆飯又成了碼頭上的獨一份,都不需要苦力幫着宣傳,就恢複了最開始的火爆場面,大排長龍。

   李家人雖然在碼頭附近上蹿下跳的,影響了不少商戶的生意,但李家人想着兩家前頭的恩怨,怎麼也想不到李娘子最後出入的地方,是宋玉枝家的攤檔附近!

   午市還未過半,李家老娘和他兒子像過街老鼠一般,讓一衆攤主給趕遠了。

   宋玉枝這兒,百來份蓋澆飯輕易就銷售一空,好些晚來的客人又鬧起來。

   不等趙大娘出面平息,吳家的小姑娘過來了,從宋玉枝那兒領了飯食。

   她嫌攤檔上人多,便拿回攤檔上去吃了。

   看到了這麼一樁,那些客人越發煩躁了,說:“同樣都是後來的,怎麼那個小姑娘來的比我們還晚,憑啥她能買上?

   “對啊,我來的可比小姑娘早多了!
小娘子咋個還搞區别對待?

   宋玉枝剛準備出面,好聲好氣地同客人解釋。

   隔壁先來了人。

   這次不是胖嬸家,而是另外一邊。

   在宋玉枝開攤之後沒多久,右邊的攤檔就空了下來,等着轉讓。

   那攤主要的轉讓費不低,雖然三不五時就有人過來看,卻一直沒人頂下來。

   最近經過幾次降價,右邊的攤檔總算是迎來了新任攤主。

   一個挺和善的老爺子,帶着十三四歲的孫子開攤,并不是做吃食買賣的,而是一個雜貨攤,各色小玩意兒都有。

   宋玉枝家的菜籃子和竹背簍就是從他家買的,便宜又實惠。

   現下過來的就是老爺子的孫子,何家小哥。

   宋玉枝先讓攤檔上其他人幫着安撫客人,而後迎了過去。

   何家小哥也生了張和善的面孔,見着宋玉枝先喊了聲“小娘子”,又有些欲言又止地說:“我爺爺讓我過來、過來……”

   半大小子見着貌美的姑娘家,說起話來結結巴巴的,“過來”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。

   還好宋玉枝通透,看他這副樣子,便直接說:“我這太吵了是不是?
麻煩小哥代我給老爺子賠個不是。
一會兒忙完了,我再親自過去緻歉。

   何家小哥連忙擺手,“小娘子言重了,我爺爺也就是說想讓小娘子這兒稍微小聲一些就好。

   說完話,何家小哥就接着回自家攤檔上忙了。

   送走了他,宋玉枝轉頭看着趙大娘和周氏挨個跟客人解釋,說的口都幹了的模樣。

   她覺得是時候該想個法子了。

   這人一過多,麻煩自然也多,少不得需要人放下手頭的活計,三不五時去維持秩序。

   上次還差點給兩個書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。

   這固定攤位上的木頭房子又談不上什麼隔音,隊伍歪歪扭扭,吵吵嚷嚷的,确實很容易影響到隔壁鄰居。

   要是胖嬸還是從前那個個性,或者說另一邊的何家不夠好性兒,早就不知道過來罵多少次了!

   宋玉枝素來是人敬我一尺,我敬人一丈,不願意見到這種損人利己的局面。

   正好還有客人還在糾結吳家小姑娘取飯的事兒,嘟嘟囔囔個不停。

   宋玉枝幹脆就順水推舟道:“諸位客官聽我解釋一句,那位吳家小姑娘是提前預訂好了,這才能來晚了還能取到飯食。
不隻是她,諸位若是願意,也能提前預訂。

   酒樓預定在時下酒樓食肆裡很是常見,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,酒樓食肆生意尤其好,若是不提前預定,食客排不号。

   但碼頭上沒有那種規矩,畢竟人口流動實在大,今日不知明日事。

   即便是固定攤位,那也隻是按月交租子,多得是說不幹了就不幹的商戶。

   要是提前給了銀錢,回頭商戶跑了,上哪兒說理兒去?

   聽完宋玉枝這兒說她這也能預定,有個客人當下就嘀咕了一句“廟小妖風大”。

   “就是,一點普通的飯食而已,真把自家當成吉祥酒樓了?

   當然也有人想法跟他們不同。

   “敢情可以預訂啊,小娘子咋不早說?
我預訂一份!

   “小娘子早該這麼弄了!
我也要一份。

   宋玉枝抿唇笑了笑,沒争辯什麼。

   她當然早就可以推出預訂制度,但一開始初來乍到,推出這個制度,也不會有客人信任。
後頭生意火爆了沒多久,又出了苦力行會和李家那攤子事兒。

   兩家打着擂台,生意多少受到一些影響,一個午市剛好夠宋玉枝賣空蓋澆飯,沒必要弄這個。

   現下眼看着生意要恢複到最開始的狀态,新來的何家人又提出了不滿,推出預訂制度就正正好了。

   預訂單子數量激增,宋玉枝讓客人稍待,而後讓周氏用筆墨寫了條子出來。

   條子交到客人手上,宋玉枝叮囑大夥兒收好,回頭來取飯的時候,這邊認條不認人。

   另外還聲明了自家營業的時間不變,下午晌就收攤,若是不趕趟那就隻能過一日再來取用飯食了。

   宋知遠在旁邊幫着計數,第一日開放預訂,明日的蓋澆飯居然就賣出去三分之一。

   想也知道明日自家攤檔上能輕省很多!

   後來還真跟宋玉枝想的差不多,翌日午市,宋玉枝攤檔前清靜了不少,不再擾民,生意卻并未受到影響,還是能早早的就在下午晌售空收攤。

   就這樣過了兩日,轉眼就到了沈遇休沐結束,又要進山上工的時候。

   雖然他說這次不需要燒炭,隻是組織人砍柴,并不會去很久,但柴炭行的東家想一出是一出的,趙大娘怕又出什麼變故,提前給他多準備了一些幹糧和換洗衣物。

   宋玉枝也想給沈遇準備一些東西當回禮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