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六十三章 香濃滾滑的臘八粥

   隔着車窗匆匆一瞥,當時街上有那麼多的人,宋玉錦瞧得并不真切。

   可那若真的是宋玉枝,讓霍家人知道自家出了那樣個上不得台面的姑娘,還不知道怎麼瞧她、怎麼瞧宋家。

   這麼想着,宋玉錦不覺又把眉頭蹙起。

   霍繁星再遲鈍也發現她有心事了,便試探着問:“不跟宋姐姐開玩笑了。
你有什麼煩心事,盡管說與我聽。
或者……你還是在擔心那樁事?

   宋玉錦聽完就正了色,再顧不上去想宋玉枝如何。

   反正如霍繁星所說,她家老夫人對吃食要求極高,若不是色香味齊全的東西,連嘗都不會去嘗。

   而下場熬粥比賽的廚子有好幾十人,更有各家大酒樓的大廚。

   就宋玉枝那半路出家的廚藝,難登大雅之堂,想來即便她下場參賽,連霍老夫人身邊的嬷嬷那關都過不了!

   宋玉錦收回思緒,擰着拍着歎息道:“霍妹妹既看出來了,那我也不瞞着了。
近來每每想到那樁事,我都是食不知味、夜不能寐。

   *

   又說宋玉枝這兒,中午之前,總算輪到她進場。

   一輪有二十家參賽,若每家都帶一二個幫廚進場,那不知道得亂成什麼樣。

   因此規定每家隻有一人能進場。

   宋玉枝就讓趙大娘在寺外等候,順帶看顧一下自己的推車,她自己則立刻跟着小沙彌入了寺。

   清淨寺建造的十分巍峨恢弘,後廚同樣規模很大,光竈台就有七八個。
每個竈台上更有三到四處竈眼。
配備的切菜案台和水槽足有丈餘長。

   從這配置上說,比大酒樓都不差什麼。

   想來是香火鼎盛的時候,這清淨寺得招待成百上千的香客,故而特地造了這樣一個大竈房。

   也難怪霍老夫人選在這裡辦那粥會,确實是非常合适得宜。

   現下竈房裡不隻有寺廟的僧人添柴灑掃,更還有幾個衣着得體光鮮的嬷嬷和丫鬟。

   她們并不再做活,隻是站在竈房裡各處監督,維持秩序,使得這處鬧而不亂。

   宋玉枝猜着她們應該是霍老夫人身邊的下人。

   很快,宋玉枝就分配到了自己的位置。

   丫鬟讓參賽的衆人在竈台前站定,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食材,并不讓他們立刻動手,而是還需要幾個老嬷嬷過來一一檢視。

   幾個老嬷嬷都是滿頭銀絲的年紀,行動頗慢。

   等她們檢視完全場,至少得要半個時辰。

   他們這些最後一輪的人,天剛亮就來了外頭排隊,一直等到了現在午前。

   而且心裡也大多知道,這個輪次可謂是還未比就輸了泰半。

   因此一聽說還要再接着等,不少人都已經有些不耐煩了。

   有人當即不滿地嘟囔道:“也不知道這食材還需要檢視個啥?
我們還能在豆子裡頭下毒不成?

   旁邊有人附和:“對呀,比做粥的粥會,熬出來的粥好喝不就完了?
伸頭一刀,縮頭一刀的,快點比完算了!

   和他們那樣心急的不在少數,抱怨聲此起彼伏,一時間場内議論紛紛的。

   宋玉枝并不參與其中,隻眼觀鼻、鼻觀心地站着不動。

   過了好一陣子,總算有嬷嬷來到了宋玉枝跟前,把她準備的每樣食材都仔細看過。

   宋玉枝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多想,總覺得那嬷嬷看完之後,多看了自己一眼。

   後頭等到為首的一個嬷嬷宣布“開始”。

   宋玉枝仔細洗了把手,把棉襖袖子卷到手肘開始幹活。

   她先在鍋裡燒了半鍋水,然後放入幾樣泡好的豆子,接着捏了一點堿面放鍋裡,開始點涼水。

   點了五次之後,宋玉枝把鍋蓋蓋上,将另一個竈眼上的鍋蓋揭開。

   和宋玉枝共用一個竈台的是一個膀大腰圓的漢子,很符合常人對廚子刻闆影響的長相。

   他們二人分到的這個竈台略小一些,隻有三個竈眼,也就放了三個鍋。

   之前兩人一左一右,各占竈台一邊,互不打擾。

   現下看到宋玉枝要用中間那口鍋,那漢子就不大樂意了,出聲道:“旁人都隻用一口鍋,憑啥你用兩口?

   宋玉枝手下一頓,語氣平常地問說:“我的臘八粥配方裡頭有芸豆,不容易煮爛,需要另外烹煮,你也帶了嗎?

   前頭嬷嬷檢視的時候,各家都把自備的食材攤到了面上。

   那漢子所帶的食材裡并沒有芸豆。

   他被宋玉枝問得愣了下,但還是梗着脖子、毫不客氣地道:“你管我帶的啥?
我就要用咋了?

   都是競争對手,互相不用講什麼情面,宋玉枝見怪不怪。

   她正要接着開口應對,負責他們這塊兒的嬷嬷過了來,不悅地闆下臉道:“争吵什麼?

萬事有個先來後到,她先要用就用,你後頭再用就是,若怕時間不夠,屋内空着的竈眼還有不少!

   那漢子自然不敢對着霍家這主辦方的人争辯什麼,隻不滿地撇了撇嘴,深深地看了宋玉枝一眼。

   宋玉枝便不再管他,用第二口鍋烹煮芸豆。

   等第一鍋裡的熱水燒開,她放入雞頭米、紅棗、藜麥,便開始準備處理蓮子。

   蓮子芯苦,若不把芯子去除,再高超的廚藝都蓋不住那苦味。

   宋玉枝并不用手一個個去剝,早就準備好了一根細竹簽。

   她一手拿竹簽,一手拈着蓮子,都不用對着光仔細瞧,随手往裡一捅、一戳,眨眼的工夫就把那綠色的胚芽推了出來。

   和她同台的那漢子跟場上絕大多數人一樣,正在手剝蓮子。

   才剛剝出一小碗,宋玉枝這邊已經全部處理完畢。

   “花架子!
”他既酸又急地直嘀咕,“中看不中用!

   宋玉枝無所謂地挑了挑眉,把剝好的蓮子放入鍋中,再次煮開之後,放入江米、桂圓、大米、小米、栗子仁和另外單獨煮至軟爛的芸豆,彙聚成一大鍋,再彎腰去調整了一下竈膛的火勢。

   靜靜等待過一陣,鍋裡的所有食材翻滾過幾次,一鍋香濃滾滑的臘八粥就熬好了!

   宋玉枝剛把竈膛裡的火熄了,準備把粥盛出來,就聽竈房裡喧鬧起來!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