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七章 還有的忙!
過去每年這會子,霍老夫人都在清淨寺主持臘八粥會。
很多大戶人家的女眷都在受邀之列,然後從獲勝者那裡預訂臘八粥。
去年宋玉枝雖赢了,無奈當時她連個鋪子都沒有,隻是碼頭上名不見經傳的攤販,便隻接到了二三十桶臘八粥訂單。
今年霍老夫人不在城中,那些個人家便按着自己的喜好購買臘八粥。
宋記如今作為行業中的翹楚新秀,又剛當選了管家食肆,正是風頭無兩的時候。
加上沈遇成為教頭,統領整個民兵營的消息不胫而走,多的是人想同宋記拉近關系……
今年臘八粥的訂單量可想而知。
這日宋玉枝按着早年擺攤的作息來的。
淩晨時分,她就集結人手來到了鋪子裡。
還按着她先前的配方,在臘八粥裡多旁人家沒有的白芸豆,宋玉枝熬煮了一鍋又一鍋的臘八粥。
民兵營的兵丁過來取飯食的時候,宋玉枝才剛完成一系列預訂單,先後賣出去了近百桶臘八粥,暫且休息上。
為啥說暫且呢?
當然還是因為預訂單是做完了,但宋記鋪子裡來往的客人,大多也會想在這一日喝上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。
宋玉枝總不可能隻賣給大戶,而不賣給普通客人。
故而收到沈遇的回信後,還要接着熬粥的宋玉枝,實在沒時間和心力第一時間打開細看。
就這樣一直忙到下午晌,宋玉枝宣布打烊——
其他地方的古代人如何過節暫且不論。
但北地一帶的百姓,逢年過節都講究一個和家人團聚的傳統。
便是不打烊,晚市的生意也不會太好。
等回到家裡,宋玉枝脫了外衣,躺上炕就睡着了。
一覺睡到黃昏時分,宋玉枝起身洗了把臉,點起蠟燭,便對着燭火展開了回信。
沈遇的字迹就比她好上太多了。
信裡,沈遇對照着宋玉枝的去信,一一做出了回應。
首先,沈遇也寫他的近況。
不過他這部分的内容,還不如宋玉枝呢。
畢竟兵營中的很多事兒,不能對外人道。
兩人的書信又要經過旁人的手,沈遇以身作則,自也不能例外。
于是沈遇就跟貼上“課程表”一樣,寫了他每天什麼時辰起身,操練了多久,吃了多少飯,晚上什麼時辰睡覺歇息……
估計是沈遇察覺到這部分内容太過簡單和枯燥,筆鋒一轉就說起了别的。
他說起了吃食相關的話題。
自打小石頭等人來過一趟宋記之後,來宋記提取飯食就完全不算是活計了,而成了獎勵。
牛二那厮又已經被趕出去了。
一衆兵丁個頂個地認真,卯着勁表現自己,就是為了争取能來宋記參觀一番,喝上一碗骨頭湯。
宋玉枝看着也不嫌枯燥,反而翹起了嘴角。
難怪她午間讓那幾個兵丁多等一陣子的時候,他們非但沒有一點不願,還答應得特别爽快。
敢情參觀宋記都成了獎勵的一環了。
也得虧宋玉枝今日雖沒給他們盛湯,但一人給他們分了一碗滿滿當當的臘八粥。
否則這獎勵可就缺少一環了!
接着,沈遇讓宋玉枝勸慰趙大娘和周氏安心,平安符他有好幾個,都是早年趙大娘拜訪各家寺廟求來的。
他一個都沒舍得扔,這次全帶去了。
年關上寺廟裡的香客尤其多,沒得讓兩個娘為了他不缺的東西,去受罪受累。
還有魏家那邊要送東西的想法,沈遇表示宋玉枝婉拒的對。
當兵不是去享受的,尤其現在百廢待興,軍法體系還沒完善,他那帳篷進進出出的人不少。
沒必要用好東西去考驗貧苦出身的兵丁。
至于家裡的猞猁,沈遇則回應可以把它帶走。
其實他前幾日就有這個想法了。
猞猁已經成年,不能成為小猞猁了,又沒受過長時間的系統性訓練,還不能帶到鋪子裡,白日都是它獨自看家,骨子裡的野性難保哪天就發作出來……
到時候就不是宋玉枝登門道歉能解決的了。
之前是沈遇想着民兵營才剛建立,猞猁又是宋知遠親手養大的,想來會舍不得她。
日前宋玉枝既然提出要把它送往兵營,自然已經跟宋知遠商量過。
那麼就由宋玉枝挑選時間,讓取飯食的兵丁捎帶過去。
夥食問題也不需要宋玉枝操心,
他會訓練猞猁自己去附近的山頭上捕獵,并且教授它一些對作戰有利的技能。
隻要它真的能做到于兵營有用,就能申請普通兵丁的待遇,走公中的賬。
宋玉枝越看臉上笑容越多,尤其是最後一條,她是真的高興。
猞猁是婚前沈遇相送。
兩人那會子跟陌生人差不多,因着猞猁多了許多共同話題,意義本就非凡。
同時猞猁也是宋玉枝看着長大的。
雖然她不如宋知遠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多,但終歸還是有了感情。
甚至猞猁到現在還未正經起名,也是因為宋玉枝擔心來日真的需要把它放歸山林的時候,會心中不忍,這才特地為之。
如果沈遇真能把它訓練起來,解決夥食問題倒是其次,現在的宋記不缺它那一口吃的。
重要的是等于讓猞猁吃上公家飯,拿到正經編制!
再不用擔心同它分離。
要是沈遇還在跟前,她少不得又要上一頓彩虹屁,誇誇自家夫婿能幹。
前頭那些日常的活計就不提了,怎麼還在弓箭之餘,還會使槍和馴獸?
到底還有多少驚喜,是連她這妻子都不知道呢?
想到這,宋玉枝心頭沒來由地蓦然一跳。
然而還不等宋玉枝想更多,她目光來到了信件的末尾。
末尾沈遇提醒她,臘月初十,就是民兵營第一次休沐的日子。
五百人的營地,不可能到了日子就全部放出去,就還是分成幾批。
沈遇作為教頭,肯定不能第一批就趕着休沐,要留在營地裡坐鎮。
這幾行字,若是讓家裡其他人看,多半會覺得沈遇是在解釋他這次休沐不能歸家的緣由。
但宋玉枝卻品出了别的消息——
來宋記提飯食都成了民兵營裡獎勵的一環了,這些兵丁休沐時期能不來宋記看看嗎?
即便他們的月錢還未發放,但宋記普通的吃食又不貴,他們湊個十幾、二十文錢來嘗嘗鮮,又不是什麼難事。
得,敢情還有的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