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二百三十七章 認準玉蘭花枝徽記

   這日收攤早,宋玉枝回到清水巷的時候,不過才申時。

   也就是下午三點左右,距離亥時末宵禁,還有将近三個時辰。

   她先趕緊回屋躺了會兒。

   迷瞪了大概半個時辰,感覺身上有力氣了,宋玉枝洗了把臉,出了屋子。

   出來後她才發現自家小院裡多了很多人。

   張大嬸、鐵牛他娘……還有其餘小夥計們的娘都過來了。

   上午周氏就回了清水巷。

   宋玉枝拜托她的第一件事,就是告知小夥計們的家長,自家有了新的商業計劃。

   前頭雙方合作愉快,近來半大小子們都借着宋知遠傳話了,人後在家那更是不住地念叨,還想去給宋玉枝當幫工。

   家長們被念得耳朵起繭子了,隻是出于對自家孩子的愛護之心,才死咬着沒松口。

   一聽周氏說還有那樣的好活計,這次都不用特地跑到碼頭上折騰了,那自然是一呼百應。

   早早的,大夥兒就都等在了家裡。

   後頭聽說宋玉枝已經回來了,一衆家長都不用人組織,自發性地先後過了來,輕手輕腳地幫忙洗菜、打水,清洗蓋碗……幫宋玉枝做好了燒大鍋菜的準備工作。

   “嬸子們有心了。

   “小娘子客氣了!
難為小娘子有好活計還想着咱們幾家。

   “就是!
反正我們平時在家做的也是這些,順手的事兒罷了!

   宋玉枝明顯地感覺到這些人裡頭,除了張大嬸一如既往地待自己親厚,其餘人明顯對她多了幾分客氣和尊敬。

   說來倒也正常,現下的她不隻是碼頭上、偶爾需要短工的攤販。

   更是未來豐州城裡的宋記食府的東家,等到食府正式開張,少不得要“招兵買馬”。

   都知道宋玉枝為人公道,在她手底下幹活,隻要差事完成得好,就不會吃虧!

   家長們誰不想着讓自家孩子,成為宋記食府的正式員工呢?

   在城裡又不用擔心招惹上什麼碼頭上的三教九流!

   故而她們殷勤客套一些,再正常不過。

   宋玉枝并不見怪,又道過一聲謝,洗了把手開始幹活。

   蓋澆飯的菜色雖然會時常變化,但為了控制成本,說到底其實還是燒些應季的簡單家常菜。

   有了一衆麻利的婦人相幫,小院的竈台又比攤檔上的得用,一個時辰,宋玉枝就分兩次,炒好了四大鍋菜,夠裝七八十份蓋澆飯的。

   裝盛的部分同樣不需要她多操心,張大嬸她們既然能生出那麼機靈的小子,就也不會是什麼蠢笨人。

   宋玉枝示範了一次,說了些注意事項,一衆婦人很快就上了手。

   要不說人多力量大呢?

   平時這麼些蓋澆飯,周氏和趙大娘且得裝盛好一會子。

   現下不過花費了兩刻鐘,七八十個蓋碗已經裝得滿滿當當,整裝待發。

   一衆小子更是在院門外時而踱步徘徊,時而探頭探腦。

   就等着宋玉枝一聲号令,他們好提上蓋碗出發呢!

   然而宋玉枝卻沒立刻分發下去,而是又在堂屋裡等了大概一刻鐘。

   等到周氏從屋裡出來,宋玉枝這才站起身。

   之前宋知遠問她準備怎麼部署,防範自家的招牌讓人仿冒。

   這就跟宋玉枝拜托周氏的第二件事有關了。

   晨間回到清水巷,通知到各家之後,周氏便進屋,拿出上次給劉大全等人穿戴過的、大紅色迎賓條幅,進行了一番修改。

   迎賓條幅不講究什麼尺寸,挎在身上都是松松垮垮的,周氏修改的并不是尺寸,而是樣式。

   她需要周氏在上頭添上牌匾上的玉蘭花枝圖案。

   刺繡最費眼睛不過,一個白日的時間繡上十幅玉蘭花枝,那真跟天方夜譚差不多!

   好在,先前牌匾上的花樣設計,就是出自周氏的手,後來她見呈現的效果不錯,就在家裡又繡了好些個同樣花樣的補子。

   畢竟宋玉枝在穿戴上頭屬實不講究,春日裡置辦的兩套春衫一直穿到現下,裙擺、衣袖、領口都磨損得厲害,顔色更是褪得完全不見本來的鮮妍,她也全然不在乎。

   周氏上個月就說要給她另外置辦新的夏衫,宋玉枝直說沒必要,反正時下普通材質的夏衫和春衫,用料和制式都大差不差的。

   穿舊的反而更舒服,穿壞了也不會心疼。

   等來日進城開了店,她自然會添置兩身品質好一些的新衣裳充場面。

   周氏拗不過她,但實在不想在自家閨女身上瞧見難看的補丁。

   就準備了這樣一些補子,以備不時之需。

   今日她隻是回來把補子縫到條幅上。

   怕她辛苦,宋玉枝晨間特地說了,隻要随便縫上幾針,确保補子不會掉,客人能看到就行。

   但周氏同樣對自家的營生很上心。

   這玉蘭花枝圖樣意義特殊,不隻是宋記的徽記,更是宋玉枝名字衍生出來的。

   她哪裡很随便對待?

   她不止針腳縫得又細又密,連圖案的排布設計都考慮到了。

   故而盡管補子的顔色各異,縫在大紅色的條幅上卻并不顯難看,反而盡顯特别,讓人不去注意都難!

   “娘辛苦了。
您快歇息會兒。
”宋玉枝看着她熬紅的眼睛,心裡也是一陣心疼。

   時間緊迫,現下不是母女倆說體己話的時候,宋玉枝說完就讓等在院外的小子們的進了來。

   如何推銷蓋澆飯,半大小子們已經是熟手中的熟手,并不需要再另外交代。

   隻有一點,是宋玉枝今日新提出來、并反複強調的。

   “别管客人有沒有主動問起,你們一定要讓客人認準這條幅上玉蘭花枝的圖樣!
教他們知道,往後帶着這種圖樣來售賣的,才是咱們正宗宋記出品的飯食,明白不?

   半大小子們已經很有當夥計的覺悟,根本不多問,就齊聲應道:“明白!

   宋玉枝滿意地看着一衆小子領過條幅,挎在身上。

   後頭他們便各自領上飯食,出門散開——

   方才他們等在門外也不是白等的,而是跟上次宋知遠做過的那樣,他們也把日常玩耍的幾個地方,劃成了幾個分區。

   然後以猜拳決定出選擇的順序,先後選擇了自己的分區。

   離開清水巷之後,時隔一旬、重新上崗的小夥計們,就直奔自己的分區而去了!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