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章 被流放後的第一個年節
看着那陶婆子狼狽逃竄的背影,也不知道是誰起了個頭,“噗嗤”一聲笑了出來。
接着便是第二人、第三人……所有人都忍不住跟着笑起來。
“這麼多年了,我就沒見過那陶婆子這般丢醜!
”
“可不是?
她今天遭丢了這麼大的醜!
怕是有日子沒臉出門呢。
”
“要不世人常說讀書開智呢?
我們要有小娘子這份口才,這份對律法的了解,過去也不會讓那陶婆子倚老賣老,作威作福的!
”
既已經出了來,衆人前頭也下好了訂單,便說好明日來送魚給宋玉枝加工。
送走了她們,宋玉枝就把自家大門帶上了,請了張家夫婦進堂屋說話。
張屠戶這會子也知道宋玉枝差點讓那陶婆子欺負了,詢問說:“我知道那婆子住哪兒,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!
枝枝可要我去幫你把陸捕頭請回來上門抓人去?
”
張大嬸也跟着點頭,夫妻倆都是半點不嫌麻煩,唯恐那陶婆子後頭在他們照拂不到的時候,來找宋玉枝的麻煩。
宋玉枝心中熨帖,“謝過叔嬸。
不過倒也不用,一則那‘誣告反坐’是我自個兒想出來的,可能跟實際的律法有出入。
二則那婆子說破了天,也不過是要訛我一缸酸菜,一道酸菜魚的方子。
衙門年節上事多,剛又出了周家的那樣的大案,想來也不會受理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,至多口頭教育那婆子幾句便罷了,我還是隻把那陶婆子的把柄捏住,留上一線。
”
有句老話說得好,今日留一線,他日好相見。
宋玉枝對于這句話的理解可能跟很多人不同,她那“一線”可不是為了給對方留臉面,而是為了防備對方破罐子破摔,狗急跳牆的。
畢竟陶家在清水巷有些根基,而現在的宋玉枝可不是孤家寡人一個,她自己不怕這些人,但自家親娘和弟弟未必應付的來。
便隻點到即止地給對方幾分顔色。
說完,宋玉枝又問起陸捕頭那邊怎麼說?
張屠戶道:“陸捕頭聽了我的轉述,好像想到了一些旁的,我也沒敢多問。
他就隻讓我回來等着聽消息。
”
能想到的都上報了,後頭具體怎麼查案,就跟他們這種平頭百姓沒關系了。
兩家人遂也不多說什麼,各自歸家用飯不提。
*
除夕一大早,天還未亮,外頭爆竹聲就響成了一片。
宋玉枝也習慣在這個時辰起身了,醒了之後就準備起來找點活兒幹。
周氏和宋知遠日常也在這時候起身幫着打下手,便也跟着醒了。
一家子一起去門口放了一串挂鞭,後頭還是分工合作——
宋玉枝進竈房去把年夜飯的食材都收拾出來,畢竟中午開始就要給街坊四鄰做酸菜魚了,自家準備年夜飯的時間反而不算多。
周氏和宋知遠還是在家裡擦洗灑掃。
另外除夕還有“不汲水”的講究,就是黃昏前給水井蓋上木蓋,焚香祭拜,三日後方可打開使用。
所以還要打夠一家三口未來三天需要用的水。
宋玉枝端着一盆炸藕合從竈房出來的時候,周氏和宋知遠已經互相接力,将家裡的幾個水缸都填了個七七八八。
除夕的中午,家家戶戶都吃的十分簡單。
那藕合被宋玉枝炸的表皮金黃,酥酥脆脆,一口咬下去就能吃到裡頭的肉餡。
清甜的蓮藕配上特殊調制、鮮美多汁的肉餡,一點不膩人,隻有滿口的藕香和肉香!
周氏和宋知遠吃着都很好,尤其是宋知遠這小家夥吃的滿嘴油光,見牙不見眼,好不享受!
解決完午飯,昨日訂好酸菜魚的鄰居也上門來送魚了。
昨日周氏就幫着分了組,讓他們兩家一來,做好了兩家的,就去通知另外兩家。
反正宋玉枝做的這酸菜魚放涼後也不會變腥,回頭架到炭火爐上再咕嘟翻熱一下,正好在另外燙菜吃!
這些個街坊也都知情識趣,怕宋玉枝一人忙不過來,輪到自家的時候,還會幫着殺魚、打下手。
而等到宋玉枝開始做魚的時候,她們又會很有眼力見兒地躲出去,并不去探究做法。
一批又一批的,趕在黃昏之前,宋玉枝訂出去的十鍋酸菜魚都先後做好,由各家自個兒領回去了。
一時間清水巷附近都彌漫着濃郁的酸辣濃香,勾的人饞蟲直冒!
不是人人昨兒個都去了周家看熱鬧的。
不少人家現下才知道宋玉枝幫着街坊四鄰燒大菜,一份還隻收人二十文錢!
便有另外好幾家特地尋來問的。
宋玉枝今日的工作量跟過去兩個月相比,還真是不值一提。
她都沒怎麼覺得累。
但時間上肯定是來不及了,掙錢固然重要,卻不及她想給好好家裡人做頓豐盛大餐重要。
她一一婉拒。
“這也不打緊,”早先第一個給出針線訂單、讓周氏幫着做虎頭鞋帽的李家媳婦說,“我家親戚大多都在村子裡,初一之後他們才會陸續來拜年。
到時候小娘子可不許再推脫了。
”
其餘人一想也是,年夜飯固然是最重要的,但後頭親戚來拜年走動,怎麼也得留對方在家用午飯。
這招待親戚的飯弄得好看,說出去也很有面子!
“我家也是,年初二我家幾個大姑姐回來,我也得回娘家去,偏我婆婆這幾日身子不好。
總不能讓幾個大姑姐難得回娘家還冷鍋冷竈的,便也要麻煩小娘子來幫襯幫襯。
”
宋玉枝想着自家親娘唯恐自己休息不夠,而且過年這種阖家團圓的日子,偏原身的爹下落不明,生死未蔔,自家娘和弟弟的情緒這幾日都有些不好。
便索性都應下來,她也有更多的時間在家陪伴家人,撫慰他們的情緒。
這樣一來,宋玉枝初一到初五的日程就也排滿了。
粗粗算來,一日給三四戶人家各燒一個大菜,那也是大幾十文進項。
不比去碼頭擺攤差了,還不用那麼辛苦。
暮色暗淡的時候,家家戶戶的爆竹聲又響過一輪。
衆人各回各家,宋玉枝最後忙活了半個時辰,把早就準備的差不離的食材下鍋,很快堂屋的飯桌上就擺了個滿滿當當——
油焖大蝦,紅燒肉,四喜丸子并上酸菜魚,再來一道清炒芹菜,并一個蘿蔔排骨湯。
剛好六個菜,圖個六六大順的意頭。
一家三口順遂喜樂地度過了被流放後的第一個年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