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四百一十七章 投拜貼

   說到這,李家姐妹不由都擱了筷子,蹙起了眉頭。

   豐州城每年一次的商宴,說來并沒有固定名單,每年都會增減一定的座席。

   她們是真心覺得,宋記這樣的後起之秀,很是有資格赴宴。

   但說到底,這還是得看主辦方的意思。

   她們家的清風客棧雖然經營得不算多好,但資曆和根基是有的,尤其是是李家二老還在世的時候,那更是上到知州,下到小吏,多少有些接觸,積攢了不少人脈關系。

   若還是如往常那樣,由官宦之家舉辦那商宴,她們怎麼也能幫着宋玉枝使使勁兒,讓她不至于被不公平地刷下去。

   現下,得知了主辦方是魏家。

   魏先生前兩年才辭官緻仕,帶着家人回到豐州城老家。

   回老家後,他們一家更是沒有到處結交本地的官員、富戶,反而深居簡出,低調的仿若隐世之家。

   她們家同魏家,真是一點淵源都談不上,就更談不上使勁兒了!

   “聽說已經有商戶開始走動了。
我摸不清魏家人的喜好和忌諱,便也不敢輕舉妄動。
妹妹你看今年是不是要參加。
若是決定好了,便不能落于人後了。
我倆再去托人仔細問問。

   李大姐說着話,越發正色。

   相比之下,宋玉枝則顯得鎮定多了。

   她跟那魏家還真是有過一段淵源——

   去年剛到豐州城的時候,一家子連個住處都沒有,還住在客棧裡。

   宋玉枝在客棧裡做過海鮮粥,被客棧的廚子給“借”走,送到了正在因為老太太胃口不佳、而發布懸賞花紅的魏家。

   結果那廚子手藝不過關,并沒有拿到花紅,反而給了宋玉枝一個契機,前往魏宅,憑借一道鮮蝦滑蛋羹,拿到了那花紅。

   當時魏老太太對她還十分和氣,贈了她一壇子自己釀的酒。

   後來自家日子好了,宋玉枝也沒忘了魏家,年節和才過去的中秋,都備了節禮送過去。

   午間曆來是各家商鋪正忙的時候,李家姐妹卻抛下了自家鋪子的事務,特特來給宋玉枝傳遞消息。

   其真心不言而喻。

   宋玉枝也不瞞他們,把自己同魏家的淵源說與李家姐妹聽。

   說完,李家姐妹臉上的擔憂之色徹底褪去。

   李大姐笑道:“要不我爹娘在時,常說有手藝的人不愁沒出路呢?

宋妹妹居然還有這樣一份際遇!

   李二姐又把筷子拿起來,“是啊,倒是我和姐姐杞人憂天了。
那魏先生是出了名的孝子,看在先前那件事的情面上,想來也會賣妹妹一個面子,不會平白給看宋記小看了去……我先給妹妹道喜了!

   “不錯。
等宋記坐穩了管家食肆的位置,又有如此美味的吃食,妹妹真是啥都不用愁了。

   說完,李家姐妹一邊誇贊起宋玉枝的手藝,一邊接着動起了筷子。

   又是一刻鐘,她們姐妹吃完了,還不忘按着李英傑的口味,給他打包了一份回去。

   說來倒也不怪她們想得簡單,實在是幾番相處下來,宋玉枝給她們的驚喜就沒斷過——

   手藝厲害就不說了,好像腦子裡揣了使不完的食方似的。

   她為人處世更也是老練,仿若沒她相處不來的人一般。

   甚至也不用說旁人,就說她們姐妹,素日裡也不是輕易就會同人交心的,不也是才跟宋玉枝見過幾面,就不覺把她引為知己嗎?

   這她們還發愁個什麼勁兒呢?

   宋玉枝則還是不驕不躁的。

   她心裡明白,自己同魏家的淵源談不上多深,尤其事情已經過去了快一年。

   加上前頭兩次宋玉枝過去送節禮,看别家準備的節禮都十分貴重,自己隻是帶了一點表心意的吃食,便沒有讓魏家人在百忙之中,再抽空來招待自己。

   隻很識趣兒地送了東西就走。

   說不定魏家人都不知道那兩份小禮物,是出自她手。

   她隻是不想讓李家姐妹再為自己的事兒着急,所以才沒有過多解釋。

   送走她們之後,宋玉枝又回了前頭支應。

   一直忙到下午晌,骨湯麻辣燙收獲好評不斷,宋玉枝越忙,腦子也越發清明。

   老話常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。

   雖說那官家食肆的好處實在是大,面子裡子俱有。

   若是宋記能赢下這個名額,前路自然會越發一帆風順。

   但自家鋪子根基淺,是不争的事實。

   且她也不太喜歡那種走後門的方式,今年就以平常心盡力試試,讓對方知道自家有心想參加那個商宴。

   若是魏家覺得宋記就是不成,不給赴宴的名額,那還有明年嘛!

   要是明年不成……

   隻要按着眼下的光景,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,宋玉枝還就不信了,明年自家還沒資格去赴宴!

   想好之後,宋玉枝去隔壁找了周氏一趟,讓她幫忙寫了個拜帖。

   然後宋玉枝就趁着午後的閑暇時間,揣上拜帖,攢上一盒子點心,去往魏宅。

   魏宅并不在城東富戶區,距離宋記頗有一段距離。

   尤其現在的魏宅正身處輿論中心,不知道多少人在明裡暗裡關注着。

   沈遇自不放心她一個人過去,趕了驢車送她。

   現在這驢車可不是從車行租賃而來的了,而是宋玉枝花了公費置辦的。

   驢子體質健壯,車廂更是寬敞,沈遇駕起車來又很平穩。

   宋玉枝靠在引枕上迷瞪了會兒,都沒怎麼覺得,馬車就已經停在了魏宅門口。

   還未下車,宋玉枝就已經外頭的鼎沸的人聲——

   “我家老爺說了,此番主辦宴席并不收禮!
若是想通過送重禮開後門的,我勸諸位趁早歇了心思!
慢走不送!

   “要是往年已經參與過的人家,則更别着急,我們老爺本也會參照往年的賓客名單,并不會刻意為難任何人。

   “最後,就是往年沒參加過,今年才剛嶄露頭角的,則更不需要送禮。
隻需要附上拜帖,回頭我們老爺得了空會一一細看,但凡是真有實力的,絕對不愁沒機會!

   魏家門房扯着嗓子,把魏先生定的規矩給吆喝了三四遍,接着就開始退禮物,收拜帖。

   宋玉枝一邊心道魏家人辦事果然敞亮,一邊立刻從車上下了去,把拜帖給遞上前去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