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二百零三章 另辟蹊徑

   與此同時,李貴正心情大好。

   他家從前境況好,祖宅更是修的比一般人家闊氣。

   一通變賣,他到手上百兩銀子。

   前頭又是跟城裡富戶的下人拉關系,又是孝敬碼頭上的官差衙役,還有支付小弟們的湯藥費,和采買特殊的蓋碗送給商戶,那上百兩銀子眼瞅着就要花銷殆盡。

   好在,自從把宋玉枝家當筏子立起來後,他再去别家談合作,順利得令人咂舌。

   近來碼頭上随意一個閑漢,每天至少就能接三五趟跑腿,得到六文到十文的茶水費。

   這還隻是碼頭上商戶給的,還有城裡富戶的下人主動發起的跑腿單子,他們另外還能得幾文錢。

   兩邊相加,一天二三十文進項總是有的,比碼頭上絕大多數人都掙的多!

   李貴作為領頭人,費時費力、忙前忙後地把一衆閑漢組織起來,自然也不會虧待自己。

   閑漢的收入裡頭,他會抽成十分之一。

   一個閑漢,他就能抽到二三文錢,手底下幾十号人,一天就能抽到一百文錢。

   這還不算,他的收入還在猛猛增長——

   前頭是他用了武力手段,使碼頭附近的閑漢都對他心生忌憚,不敢在明面上和他對着幹。

   近來都看到在他手底下幹活兒,能賺的那般多,真心願意歸順他的人就更多了。

   甚至都不用李貴再特地吩咐什麼,一衆閑漢都默認把沒跟李貴達成合作的宋玉枝,放到了對立面。

   再不接宋玉枝家熟客的跑腿單子!

   還把這件事宣傳的碼頭上無人不知,再有人想去宋玉枝那邊光顧,都得掂量掂量自個兒後頭需不需要用到閑漢幫忙。

   想想碼頭上那些個攤販,夏日裡不畏酷暑,每日守着那一畝三分地汲汲忙忙,忙得天昏地暗,掙的也就這麼些。

   反觀他現下,每日什麼都不用幹,就讓幾個心腹盯着些,翹着腳也能有這麼多進項!

   加上這日午後,那曆來負責幫他探聽消息的閑漢告訴李貴,說根據他連日來的觀察,宋玉枝家的小攤檔生意越發越差,眼瞅着掙得都隻夠交租了。

   李貴自然就越發高興了,連誇他做得好,還摸出兩個銅闆給他,讓他再探再報!

   那閑漢就還是前頭宋玉枝見過兩次,頭上受了傷,繃着紗布的那個。

   這幾日他傷好的差不多了,已經把紗布拆了。

   得了兩個銅闆,他笑得見牙不見眼,卻沒有立刻離開,而是斂起笑容,有些吞吞吐吐地道:“老話常說‘兔子急了還咬人’呢。
貴哥,咱們是不是做的過分了些?
當然了,我不是說貴哥你做的不對,就是有些擔心……”

   這個小弟什麼都好,就是膽子比一般人小。

   李貴不以為意地擺擺手,“你擔心個啥?
咱們又沒讓人去那宋小娘子的攤檔搗亂,她就算是去告官,且不論碼頭附近的衙差我都打點好了,就算鬧到公堂上,咱們也不虛什麼。
官府還能逼着咱們給她家遞送東西不成?

   “可那宋小娘子家不止那麼幾個老弱婦孺,還有……”

   “哦,你是說那壯漢。
我盯了有一陣子了,那壯漢還有旁的營生,等閑不往碼頭上來。
上一次不過是那宋小娘子病了,他才連着露面幾天……”

   說到這兒,李貴咧了咧嘴,痞氣一笑,“再者說,真要他上門來找咱們要說法。
就尋幾個演技好的,直接‘受個傷’往地上一躺,他們有理也變成沒理兒了。

   那閑漢就是佩服李貴讀過書,腦子比一般人活絡,才一早就甘心跟在李貴身邊的。

   看李貴這麼老神在在的,閑漢松了口氣,笑道:“貴哥不急,那我也不瞎着急了。
我就是還有些擔心,貴哥前頭把城裡大酒樓的關系,透漏給那小娘子了。
她看着像是也讀過書的,還知道什麼律法。
若是拿那件事當筏子……”

   聽他這麼說,李貴笑得就更厲害了。

   那會兒他和宋玉枝才第一次碰面,完全談不上是一條船的人。

   他又不是傻子,怎麼可能上去就跟宋玉枝交底呢?

   他城裡的門路倒還有些,卻不是什麼大酒樓的二廚,就還是城裡富戶的下人的關系。

   可别小看那些個家奴,雖不是自由人,在律法上隻算是賤民。

   但不少人手頭都頗有權利,一些管竈上事務的,隔三差五就會偷一些食材變賣。

   反正對上就報說菜在夏日裡不經放,爛了壞了。

   這種背着主家、眛點東西的操作,在大戶人家太常見了。

   隻要不鬧的太過分,層層下人都會幫忙互相掩護,主家根本發現不了!

   當然了,一家富戶裡頭偷出來的食材,自然是不能跟頗具規模的大酒樓相提并論的。

   但前頭他部署那麼久也不是白部署的,聯絡的不止一家。

   幾家富戶加起來,差不多能夠支撐一個攤檔運作。

   那天宋玉枝沒應下,他轉頭就借着幫人跑腿的名頭,把那批偷出來的食材,另外散給别人家賣掉了。

   還有,他當天小攤檔上就雙方人馬,再沒有旁人可作證,他透露的又是假消息,他不怕宋玉枝不查,反而還希望宋玉枝揪着這個不放呢!

   等宋玉枝查來查去,都查不到什麼有用的信息。

   要麼就隻能低下頭顱,來主動來談合作。

   到時候他就會想法子,在宋玉枝身上好好多刮一點油水。

   要麼,就是宋玉枝為了找他的罪證,分散了精力,越發阻擋不住生意下滑——要知道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,顧得了一頭,另一頭自然會怠慢一些。

   到時候碼頭上其他商戶看到了宋玉枝家的慘狀,便越發不敢開罪他。

   不說任他予取予求,隻說他稍微把那個茶水費,稍微上漲個一文錢,總歸是沒人敢置喙的!

   這麼想想,李貴自然越發優哉遊哉,翹着二郎腿哼起了小調。

   然而注定要讓李貴失望了。

   宋玉枝還沒有傻到那個份兒上,在跟先前跟包打聽詢問李貴城裡的親戚,而沒有得到結果後。

   她就已經知道李貴同她說的那些話摻了假,自然也就不會再在這上頭浪費心力。

   她要做的,是另辟蹊徑,開出一條時下人根本想不出的路來!

   轉機就發生在端午節前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