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1章 回師的兀裡烈?
那位拿激将法來激太子殿下的将軍,當然不是想讓兀燼術把那些全是十三胡家族主家後代的“皇家重騎兵”派出去沖一下延壽教。
而是知道他不可能把這麼珍貴的人質損失在這種血戰中,就算能打赢,萬一損失太大,說不定十三胡的某些家族就會用這理由和皇家翻臉。
那可是他們交給兀裡烈當人質用表忠心的人選,而有資格當人質的,當然都是血脈親近十三胡家族族長的男丁。
這麼一激,當然是為了讓太子殿下閉嘴――沒有重騎兵你讓我們怎麼沖重步兵陣,有本事您試試?
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,兀燼術對他們隐瞞了一些消息:十三胡家族中有人叛亂的消息。
這讓兀燼術對這些十三胡家族的“人質”也充滿了不信任,特别是赫連家和鮮于家的人質,他現在恨不得把他們直接拿去送死。
于是他開動了“聰明”的小腦瓜,忽然想到一個可能讓周宇和反叛家族離心離德的方式。
“好!
就把皇家騎兵派出去,讓他們沖陣,要快!
”
此時延壽教教兵已經将沖陣的騎兵殺了一大片,能跑的都跑了,不敢再沖這麼可怕的步兵陣。
整隊之後,延壽教的軍隊就要準備繼續往東城牆推進了。
“殿下,您真的要把皇家騎兵派出去?
”
“對,我确定。
立刻下令集結出發!
”
兀燼術忽然覺得為什麼不趁此機會把這些十三胡的後代全幹掉呢?
在北原帝國受到這麼嚴重的敵軍威脅的情況下,讓他們上陣為國捐軀,何嘗不是十三胡家族的一種榮耀?
最主要的是,裡面有鮮于家和赫連家的人,讓他們死在延壽教的手裡,肯定會離間延壽教和他們之間的關系。
在兀燼術的眼裡,依舊是将鮮于家和赫連家當成了十三胡家族的附屬物,根本沒有思考過延壽教直接與底層牧民們“合作”的可能性。
因此在将軍們面面相觑之後,也隻能硬着頭皮開始執行命令。
然後當然有人來私下勸兀燼術還是網開一面,不要因為與将領們置氣,而把火撒到皇家騎兵的頭上。
可是他們越是如此,兀燼術越覺得這些人不夠忠誠于北原皇室,那些人隻不過是一群人質而已,他們身為北原皇家騎兵,此時不獻上他們的生命來證明忠誠,準備何時獻上他們的忠誠?
在兀燼術的心裡,北原十三胡最終還是得慢慢變成隻有兀家掌握所有權勢,皇室擁有全部權力的情況才是最穩定最好的。
不然就會像現在這樣,北原十三胡之中不就除了叛徒?
兀裡烈原本是想利用拿下興漢的過程和結果,一邊削弱十三胡家族一邊将自己的威望推高到最高點,然後理所當然地将十三胡家族限制在現有的權力範圍之下,不允許他們擴張。
未來北原皇室統治的更繁華的興漢土地才是兀家的根本。
兀燼術的内心深處比兀裡烈更激進,他幻想着自己接過父皇打下的天下之後,最好把十三胡都消滅了,兀家獨大。
因此别人越勸,兀燼術越堅定。
最終将領們勸不動,也隻能遵照太子殿下的命令,把“皇家騎兵”派了出來。
這些所謂的“皇家騎兵”們當然不樂意了,他們的叔伯舅舅們都在北原軍隊裡擔任着将領和軍官呢,這種殘酷的作戰任務怎麼能輪到他們來?
不應該是最輕松的擊潰戰,或者面對連長矛都沒一根的輕甲步兵時才輪到他們沖陣奪功勞嗎?
可是沒有用,軍令如山。
而且太子殿下的态度很堅決,兀裡烈陛下不在的時候,大家必須聽從他的命令。
如果真的惹惱了他,不遵軍令直接砍頭,也沒人敢說什麼。
就算告到兀裡烈面前,兀裡烈肯定也要拿不遵軍令的事情說事,不會覺得他的太子有錯。
各個十三胡家族後代組成的騎兵與其說是“皇家騎兵”不如說是“貴族騎兵”。
他們這群比牧民們尊貴得多的人,如今也隻能穿上铠甲,騎上披甲的戰馬,開始集結。
他們的數量不多才600騎,是由12個家族每一個家族出50人組成。
戰馬、铠甲、武器都是他們自備,當然檢查不過關的不行。
可幾年前是這樣,随着“皇家騎兵”的人質屬性愈發濃重,他們的軍備愈發偷工減料。
這些人甯願在铠甲上鑲珍珠來展示他們的“富有”,也不願意鍛煉鍛煉自己,然後穿更好但是更重的铠甲。
反而不斷縮減铠甲的重量,讓它表面光鮮,實際上也就比皮甲重一點。
現在他們穿上縮水的铠甲,拿起輕飄飄的武器時,不禁後悔起當初為什麼要在铠甲和武器這麼重要的東西上偷工減料。
有人甚至當場哭了出來,不願意上馬。
有人假裝突發急病,即使被人擡上了馬也要假裝暈厥摔下馬,甯願把自己弄傷也不想上陣送死。
這些當然是“聰明人”,他們要麼是看到了延壽教步兵陣的厲害,覺得自己這600騎根本沖不下人家,要麼是得到了自家當将領的叔伯舅舅的叮囑,知道此去九死一生,甯願被當成怯戰也不想上陣。
集結點當有這些人開始鬧事時,一些人還真的不知道拿他們怎麼辦,畢竟她們都是貴族。
于是有人跟着學,導緻遲遲不能集結完畢出擊,變得一片混亂。
兀燼術聽到這件事之後十分生氣,延壽教的軍隊都已經快到東城牆下了,他們竟然都不願意出擊。
于是他親自下城牆處置,将那些就算裝病和弄傷自己也不願意上陣的“貴族騎兵”抓起來。
卻也不敢當場殺掉,隻能囚禁起來。
然後向這些人許諾他們的身後肯定有更多的騎兵一起沖鋒,才讓剩下的人不得不完成集結,往城門外開去。
這600騎裡其實并不都是高級貴族,也有一些隻是部落頭人的兒子,他們其實是渴望建功立業的。
他們比那些十三胡主家的後代要努力,此時獲得戰陣上建功的機會,也是把生死度外,其實是願意上陣的。
所以當隻剩560多騎的“皇家騎兵”出場時,還是有一股所向無敵的氣勢。
畢竟是重騎兵,他們的戰馬和他們身上都穿着铠甲,他們騎乘的戰馬也是特意挑選的高頭大馬。
這外表在北原人看來簡直無堅不摧,十分唬人。
因此當他們出現時,北原騎兵們都為他們歡呼了起來。
之前他們沖鋒失敗之後,第一時間其實就想到了為什麼不讓重騎兵沖呢?
皇家重騎兵的大名他們可是都聽過。
此時終于見到了他們的蹤迹,都覺得興漢人的重步兵陣就算再厲害,也要被這樣的重騎兵一下就沖垮!
當延壽教教兵發現這支外表看起來就不一樣的重騎兵時,也是十分謹慎地停下了腳步,讓盾弩兵開始“設陣地”,給了重騎兵足夠的尊重。
之前集結時扭扭捏捏不願意,現在不得不出戰,得到了這麼多北原騎兵的歡呼,這些貴族騎兵們也挺起了胸膛,一副舍我其誰的樣子。
可沉浸在歡呼聲中的他們并不知道,剛剛要回到東城牆上的太子殿下在得到一個消息之後,快步往北城牆走去。
上城牆後,兀燼術看到了遠處正在奔馳而來的,大量騎兵組成的騎兵線,黑壓壓從北面壓了過來。
兀燼術看過之後臉上露出輕松的神色:“不用驚慌,這肯定是父皇的援兵。
他一定是解決了北面的叛亂回師了。
”
旁邊的人相互交換着顔色,有人問道:“太子殿下,您知道有人發動了叛亂?
”
兀燼術這才發現自己不小心把一直憋着的秘密說出來了,隻能說道:“投靠了延壽教的小部落而已,不值一提。
”
有人問道:“太子殿下,那您怎麼确定這不是敵軍呢?
”
“荒謬!
”兀燼術罵了一句:“父皇5萬大軍北上,難道敵軍不用與父皇的大軍交戰嗎,哪裡還派得出這麼多騎兵南下?
這肯定是父皇的大軍。
”
大家隻能稱是,不敢反駁。
但他們的心裡隐隐覺得不妥,要真是兀裡烈陛下的大軍過來,為什麼沒有提前派快馬報信呢?
可是他們也不敢質疑,畢竟質疑就是在懷疑陛下戰敗了……
這種疑問誰敢宣之于口?
過會兒發現真的是陛下的軍隊,因為多嘴說一句話就被厭棄可太虧了。
可兀燼術忽然問了句:“那……我們派騎兵去查看了嗎?
”
“殿下,呃…派了的。
”
原來您的心裡也不是十成十的确定啊。
也不怪兀燼術心裡打鼓。
雖然他相信英明神武的父皇肯定能戰勝敵人,但現在轉念一想父皇擊潰敵人拿回古爾車城能這麼順利嗎?
算算時間,他除非一路上都在飛奔,而且得毫無阻礙,無比快速解決北面發生的事情才能這麼快回來。
這麼一想,他的心裡就開始有些怦怦跳,一股不安悄悄襲來。
然後北城牆上的人就看到了正在往回飛奔,像是在逃命的偵騎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