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六章 待沈大哥和旁人不同
近來生意不好,但宋玉枝午市還是要做大幾十份蓋澆飯。
那麼些飯菜,若不是沈遇休沐能幫忙,光靠趙大娘和周氏兩個女子,少不得需要折騰好幾趟。
沈遇出馬的話,一趟就能送完。
而宋玉枝則隻需要做一頓大鍋飯,不必去碼頭。
小院的條件怎麼也比那簡陋的小攤檔好,她做完後就能直接進卧房休息。
不會耽擱休養身體。
周氏和趙大娘都沒有異議,宋玉枝對着沈遇緻謝道:“那就麻煩沈大哥了。
”
商議結束,周氏和沈遇、趙大娘出去買菜。
宋玉枝作為病号,自然就留在了家裡。
轉頭,她看到了宋知遠正捂着嘴笑個不停。
“這是笑什麼呢?
”宋玉枝朝弟弟招招手。
宋知遠挨到他身邊,小小聲地跟她說起悄悄話:“姐姐,你待沈大哥和旁人不同。
”
沒頭沒尾的,宋玉枝都被他說的有些懵,問說:“怎麼不同了?
”
宋知遠打開了話匣子,小大人似的分析道:“早先沈大哥給姐姐帶來了山貨,姐姐轉頭就想着回禮了……這次姐姐病倒,先是讓沈大哥幫忙送到醫館,現下又同意讓沈大哥舍出休沐的時間,幫着做活兒……”
宋玉枝被他一番話說的有些恍然。
是啊,自己有一點跟大娘很像,就是輕易不願意麻煩旁人,不喜歡欠别人的。
若是換成别人,宋玉枝肯定已經跟人商量起工錢了。
不會隻是道一聲“麻煩你了”,輕輕揭過。
可方才對着沈遇,她是全然沒有那種“親兄弟也要明算賬”的想法。
也真是奇怪。
宋玉枝納悶地蹙了蹙眉。
宋知遠便笑得越厲害了。
兩家長輩心中都默許宋玉枝和沈遇相處,宋知遠雖然還才過完生辰,剛七歲整,但他比普通的小孩聰慧早熟,知道長輩默許他們相處是什麼意思。
見到自家姐姐和未來姐夫相處的這般好,宋知遠打心裡覺得高興。
在他心裡,自家姐姐當然是頂頂厲害的,不需要依附任何人。
但是頂頂厲害的人也會累會病,他又太小了,很多事都幫不上忙。
如果有沈大哥這樣也很厲害的人,一直在旁邊,便能好好照顧姐姐了。
才七歲的孩子,再早慧也不會掩藏自己的心思,所有心事都寫在了臉上。
“人小鬼大,”宋玉枝擡眼見了,好笑地伸手戳了戳他的腦門,“不許再胡說。
”
宋玉枝才病過一場,小家夥正是黏她不夠的時候,一點也不躲,任由自家姐姐軟軟的指尖戳在腦門上。
“我哪有胡說嗎?
我是真覺得沈大哥很好嘛!
那天姐姐才從醫館回來,沈大哥帶我睡覺,對我也可好了。
我真的很喜歡他,也願意他當我姐夫。
”
宋玉枝失笑道:“你這小東西,人家帶你睡一次覺,你就想把你姐姐給‘賣’了?
他是你給你講故事了,還是給你吃什麼好吃的了?
”
“講了故事,還……還……”宋知遠小臉通紅,憋了半晌才閉了閉眼,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表情,壓低聲音道:“是我尿炕了,沈大哥幫我洗被褥和褲頭了。
而且他還答應幫我保密!
”
那天宋玉枝才從醫館回來,大夫雖然說了她已經不礙事,但宋知遠還是提心吊膽的。
沈遇耐着性子陪他磨了半宿,又是說故事,又是當着他的面逗弄小猞猁玩,這才把他哄睡着。
小孩子的思維總是天馬行空,夜裡不知道怎麼,宋知遠就夢到了自家姐姐變回了從前呆傻的模樣。
他被那夢魇着了,吓得直哭。
被沈遇喊醒之後,他才發現自個兒尿了炕。
他自打五歲後就沒尿過炕了,尤其家裡發生變故後,宋知遠更是把自己當成了小大人。
發現之後,他鬧了個大紅臉,躲在被子連聲道歉。
沈遇安慰他說沒什麼,還說自個兒小時候也這樣,然後起身把被褥和宋知遠換下來的小褲頭都給洗了。
晨間沈遇把他的小褲頭給烘幹了,讓他穿上,被褥則現下還晾在院子裡。
宋知遠說完這樁事,又臊得滿臉通紅,把臉埋在宋玉枝的胳膊上,不好意思擡眼。
宋玉枝樂得不成了,但看弟弟一副羞憤欲死的模樣,她還是止住了笑。
姐弟倆說了會子悄悄話,辰時前後,周氏他們買菜回來,一道洗菜淘米。
往常後頭就都是宋玉枝的工作了,但今遭沈遇在,他刀工上頭比一般人有天賦。
有他充當切墩兒,宋玉枝便越發輕省了。
等隻剩下炒菜的步驟了,宋玉枝就讓沈遇和趙大娘回去休息,隻留周氏和宋知遠幫忙打下手。
沒過多大會兒,宋玉枝剛把第一個菜下鍋,就聽到隔壁傳來趙大娘的聲音,說:“這被褥我昨兒個才拿出來的,你咋給我洗了?
”
沈遇嗓門不如趙大娘,他說了什麼,宋玉枝這邊就聽不清了。
隻後頭依稀能聽到趙大娘在嘟囔說:“使不完的牛勁兒,閑出屁來了!
”
也不知道怎麼,宋玉枝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一幅畫面——
濃重的夜色中,身形魁梧的青年縮在小水盆前,做賊似的、費勁巴拉地搓着被尿出地圖的被褥和小孩子的褲頭。
實在忍不住,看周氏沒往這邊瞧,宋玉枝笑了出聲。
中午之前,宋玉枝的飯食按點出鍋,甚至因為家裡的竈頭和家夥什,比小攤檔上的更得心應手,比平時還節省了不少時間。
接下來的事務就不需要宋玉枝操心了,就按着前頭商量好的,沈遇借好了闆車和捆繩,一趟就把蓋澆飯全部送去了碼頭。
宋玉枝休息到了黃昏時分,一行人回了來。
都不用宋玉枝多問,宋知遠這小賬房就主動報起了賬。
今日生意跟前幾天沒差别,但不少客人都問起說:“怎麼不見小娘子?
”
聽說她病了,在家休養,一些熟客更還捎帶了祝好問候的口信。
如此過了兩日,沈遇休沐的時間到了,宋玉枝也休養好了,開始照常出攤。
小攤檔上卻迎來了不速之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