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八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
那陪房媽媽已然把老醫仙當成自家夫人的救命稻草,對宋玉枝格外殷勤周到。
她将宋玉枝送進廂房我,翻出嶄新的被褥給她鋪上,還詢問說:“小哥看着瘦弱,吃食方面可有什麼忌口?
”
宋玉枝壓低嗓音回答:“我沒有什麼忌口,媽媽看着準備就成。
就是有一點,我在陌生的地方會有些害怕,師父又要準備給大夫人醫治,我不方便去打擾,又不大敢一個人待着。
”
“小哥别怕。
媽媽我本就是被分派來照顧你的,我守着你。
”
兩人說着話,一整套被褥換完,不覺也就熟悉起來。
宋玉枝得知對方姓朱。
朱媽媽也開始稱呼宋玉枝為“辛夷小哥”,私下說話的時候也不再一口一個“老奴”自稱。
後頭朱媽媽去為宋玉枝端來午飯。
考慮到宋玉枝戴着面具,面上或許有不想讓旁人知道的不妥之處,朱媽媽把飯菜放到了桌上,就拿上抹布到外間擦擦弄弄,時不時弄出一些輕微的、不會讓人感到厭煩的聲響,好叫宋玉枝知道這屋子裡不是她一個人待着,自然也就不會感覺到害怕了。
宋玉枝察覺到了朱媽媽的妥帖周到,她摘
她關心的,當然還是當年方家大夫人在豐州城産女的具體經過。
她以醫仙徒弟的身份,問出這樣的話,朱媽媽并沒有多想,隻以為她是幫着老醫仙詢問的,要根據方大夫人的生産情況調整醫案,自然是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。
“當年我正好身上有些不好,我們夫人體恤下人,沒讓我跟去豐州城,隻讓我安心在家守着。
我隻知道夫人當時生産情況艱難,月子裡也沒有好好将養。
她同大老爺回來的時候,大姑娘已經快百天了。
”
“不知道老夫人跟你們說過沒有,我們夫人從前性情很是開朗。
可那次回來後也不知道怎麼了,她臉上的笑越來越少,私下偷偷抹眼淚,被我撞見好幾次……”
朱媽媽說着就歎了口氣,“我聽聞很多婦人生養過後,都會情緒消極,心情郁郁。
便想着法子将大姑娘抱到夫人跟前,想着她看見大姑娘,總能有幾分好心情。
可萬萬沒想到,即便是對着大姑娘,夫人也沒個好心情,隻說有阿楊她們幾個照看就夠了,不必日日把大姑娘抱到她跟前。
”
宋玉枝面上不顯,安靜聽着,腦子裡卻已經想到——
難不成方家大夫人并不是她先前猜測的那樣,是随着方如珠長大,才逐漸發現孩子抱錯的?
而是打從一開始,她就知道現在的方如珠并非她的親生女,故而在方如珠還小的時候,就對她無甚感情。
可這麼想想也不對,方大夫人出身高門,即便那時候的方家,和現在不能同日而語。
但總歸不是普通百姓可以相提并論的。
她憑什麼幫農戶養孩子?
這麼想着,宋玉枝問說:“那後來呢,後來大夫人的情況如何?
她第一次發病的時候,媽媽可在場?
”
朱媽媽說在的,“那時正好是大姑娘的周歲宴,方家來了許多賓客。
其中就有我們夫人的娘家侄子……”
方大夫人的娘家侄子那會兒不過七八歲,正是人嫌狗厭的頑皮年紀。
他很喜歡自家姑母,來方府後就一直待在方大夫人身邊。
方大夫人同樣喜歡他,有他在身邊笑笑鬧鬧,人看着也比平時精神。
隻沒想到,她那侄子後頭在人前說了幾句渾話,“妹妹怎麼還長這樣,臉上還有一顆小麻子,一點都不如姑母好瞧。
”
當時衆人都把他孩子氣的話放在心上,隻同他說孩子都會越來越好看,越來越像父母的。
方大夫人的侄子似懂非懂,“可是姑父姑母臉上都沒有麻子啊,妹妹将來越長越像他們,麻子也會變不見嗎?
”
朱媽媽再次歎息,“稚子童言,老夫人和老爺他們都沒把表少爺的話放在心上,隻逗他說‘你要是再說妹妹不好看,将來就不讓妹妹和你玩了’。
表少爺雖然頑皮,卻也乖覺,也沒再揪着我們姑娘的長相說嘴。
可誰成想,宴席後卻發生了那樣的事……”
方如珠的周歲宴結束後,各家賓客都歸了家。
天公卻忽然不作美,電閃雷鳴,下起了雷雨。
方家大夫人懼怕這樣的天氣,方大老爺便歇在她房裡陪伴她。
可也不知道為何,他們夫妻二人爆發了最激烈的一次争吵。
那晚方家給了府裡的下人恩典,允許大夥兒在屋子裡歇着,不必值守。
隻有朱媽媽這跟着方大夫人出嫁的陪房,實在放心不下她,便沒顧着自已休息,而是守在門外。
“雷雨交加之際,我在屋外聽得并不真切,隻聽夫人怨怼老爺,說什麼‘事到如今都怪你’。
而老爺則是說什麼‘是我想如此嗎?
是天意!
斯人已逝,難道你想讓我把本該屬于我的東西讓與二弟?
’……幾句之後,天邊落下了巨雷,夫人就發病了,情形隻比今日稍好一些。
”
朱媽媽說到傷心處,背過身去,用帕子抹淚。
宋玉枝腦中靈光一閃,總算知道方大夫人為何會願意養别人的孩子了!
敢情是因為她生産時遭遇了意外,孩子生下來就沒了!
而同海家指腹為婚的,是方家的大姑娘,如果方大夫人那胎沒了,少不得要調養一二年,才能重新開懷生養,方家的大姑娘很有可能出生在方家其他幾房。
那時候的海家,地位已經遠在方家之上了,幾乎可以說,誰能和海家成為姻親,誰就是闆上釘釘的方家家主。
而方家二老爺,也就是豐州城的那個方鎮将,可不是省油的燈,真讓他鑽到了空子,方家大房可不是對手!
宋玉枝安慰了朱媽媽幾句,又随意問了問方家二房的情況。
還真跟她推斷的差不多,方家二房的二姑娘,隻比方如珠小了半歲。
一時間宋玉枝也有些頭痛。
因為如果是這個情況的話,即便方大夫人病愈,為了保護大房的既得利益,怕是也不會将真相公之于衆。
即便宋玉枝另外想招,曝光方如珠的身世,那麼得益的就成了那豬狗不如的方鎮将!
來日她越發不可能,為那些被方鎮将坑了的民兵讨回公道了!
這還真是前有狼後有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