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六十三章 “侯夫人未免欺人太甚!
”
宋玉枝輕而易舉點出了錢掌櫃話語中的漏洞。
王泰平狠狠瞪了錢掌櫃一眼,錢掌櫃頓時漲紅了臉,聲音小了下去,嗫嚅道:“我哪裡知道那人具體給了蔣木匠多少銀錢?
我就是這麼猜……對,我就是亂猜的!
”
這樣無力的解釋,莫說到公堂上分辯,就算是诓騙三歲小兒都是不能夠。
雖從自家酒樓來到珍馐百味樓前,也不過半個時辰,但王泰平卻隻覺心生俱疲。
心生俱疲的王泰平放棄了掙紮,歎氣道:“明人不說暗話。
武安侯夫人,您有蔣木匠這人證在,卻沒有把事情鬧大……您到底想如何?
直接開出價碼來吧。
”
宋玉枝如果想把事情鬧大,大可以直接喊上蔣木匠,直接去對簿公堂,何必私下裡讓蔣木匠當着“君又來”的人,說這些“供詞”呢?
總不至于是有什麼奇怪的癖好,在去報官之前,還要給被告來點預告和提示。
他說的不錯,宋玉枝确實沒準備把事情鬧大。
這次倒不是看在霍老夫人的份上了,畢竟宋玉枝自覺已經給霍老夫人的娘家留夠體面了。
而是事先宋玉跟蔣木匠商量的時候,蔣木匠明确表示,他家并沒有那個膽子去狀告“君又來”。
且不說毛蛋的借據還在對方手裡,欠了半年,分文未還,蔣家本就理虧,光說王泰平這樣的叱咤商場的人物,就是蔣木匠這樣的平頭百姓開罪不起的——即便這次告倒了王泰平一個,王家和“君又來”卻不會倒。
他們但凡做點什麼,都夠蔣木匠一家子狠狠喝上一壺了。
還有一層,蔣木匠這樣的一般人可能不清楚,“君又來”如今真正的東家是大皇子海明。
海明的手段,那更不是一般百姓能承受的起的。
宋玉枝也過過苦日子,知道平頭百姓的不容易,自也不能威逼利誘或者哄騙隐瞞,讓蔣木匠上公堂作證。
見王泰平已經明白了自已的用意,宋玉枝話鋒一轉,繼續道:“聽說蔣木匠家欠您家一百兩銀子。
也是趕巧,他手頭正有一百兩銀票,想來那意圖逼他誣陷我家的賊人,也沒那個膽子再要回去,正好可以還上那筆欠款,平了那筆賬目。
王老闆意下如何?
”
王泰平臉色鐵青,沒有第一時間言語。
錢掌櫃氣憤道:“侯夫人,你未免也太欺人太甚了!
”
那一百兩是他們給蔣木匠做事的報酬,蔣木匠既沒幫忙,自該把銀錢退還,另外再想辦法去籌措銀錢,還上前頭的欠款!
哪能不辦事還眛下報酬,這樣平賬的道理?
宋玉枝還是笑盈盈的,“錢掌櫃莫急。
我沒有想欺負人,隻是想同王老闆商量。
商量個你情我願出來更好,若是商量不出來,那就……”
那蔣木匠償還不起那百兩巨賬,同樣要面臨家破人亡,未必就沒有魚死網破、鬧到公堂上的決心!
頓了頓,宋玉枝似笑非笑道:“我言盡于此,王老闆自已掂量吧。
要是真的覺得不可行,我也是贊同的。
”
是了,宋玉枝作為差點誣告的苦主,自然是希望蔣木匠徹底同“君又來”交惡,好把事情鬧大的。
這麼想着,王泰平看向錢掌櫃,“毛蛋的借據何在?
你去取來。
”
錢掌櫃動了動嘴唇,還想再勸,王泰平卻不再看他,根本不給他再開口的機會。
錢掌櫃沒辦法,隻得往酒樓回,沒多會兒就取來了毛蛋簽字畫押的借據。
後頭蔣木匠拿出銀票,錢掌櫃歸還借據。
雙方的巨賬從此兩清。
蔣木匠如釋重負地呼出一口長氣,臉上多少多了一些笑意。
王泰平見了,更是氣不打一處來,不陰不陽道:“從前隻聽說蔣木匠老實木讷,此番蔣木匠連百兩銀錢也不看在眼裡,也不知道你是真老實還是假老實。
”
蔣木匠被說得有垂下眼。
他确實是真正的老實人。
但老實人不等于蠢人——
要擱從前,“君又來”攜帶借據和百兩銀票上門軟硬兼施,他少不得會有點動心,會想着往“君又來”那邊倒。
無奈宋玉枝像未蔔先知似的,拟定的那條款甚多、洋洋灑灑三頁紙的契書裡,早就說明如果珍馐百味樓發現蔣木匠跟其他人勾連,意圖對百味樓不利,那可得賠款上千兩。
甚至契書最後還有一條保密條款,蔣木匠如果将契書内容告知外人,那同樣也得賠償!
哪有人會為了眼前的一二百兩銀子,去冒賠償千兩銀子的風險呢?
“君又來”再能耐,哪怕陷害百味樓成功了,也不是神仙,不可能攔着百味樓這邊事後調查和清算不是?
他自然是不會更換立場,自始至終都站在百味樓,也就是宋玉枝這邊了!
他不吱聲,錢掌櫃隻感覺自已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,再無話可說。
王泰平今日丢夠了醜,實在是不想在這多待,喊上錢掌櫃,擡腳就走。
隻是兩人腿腳還是不夠快,才剛走出去兩步,便聽到蔣木匠地同宋玉枝緻謝道:“今日之事,多虧了侯夫人。
小的嘴拙,不知道如何表達!
往後但凡侯夫人有用得着小的的地方,隻管開口!
刀山火海,赴湯蹈火,小的在所不辭。
”
蔣木匠确實不善言辭,緻謝的話完全是照搬說書人的說辭。
但他語氣無比誠懇真摯,說到激動處甚至有些哽咽,沒人會懷疑他話語的真實性。
可他越是這般,王泰平聽到耳朵裡,隻覺得越刺耳——
蔣木匠說對虧了宋玉枝,可她宋玉枝做了什麼呢?
她什麼沒有做!
她隻是照常舉辦開獎,然後收獲了一大批對百味樓越發滿意的食客、“君又來”過去一個月的利潤、蔣木匠真心實意的感激和忠心,順帶還有些看不見的“進項”,例如接着“君又來”更上一層名聲和口碑的。
反觀“君又來”,則是實打實的竹籃打水一場空,賠了夫人又折兵!
蔣木匠的話,宛如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王泰平隻覺得胸口一口濁氣上不來,眼前一黑,便一頭栽倒了下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