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五章 哪裡有心思聽她說話?
宋知遠不情不願地被親爹“逮”到了書房。
書房裡的東西都換過了,但大體依舊是從前的布置,父子倆都有各自的書桌。
宋彥詢問了宋知遠之前的學習進度,揀了本書,翻出一頁,讓他自己先背着,說過二刻鐘來考校他。
然後父子二人就在各自的書桌前坐定。
宋知遠對待讀書還是十分認真的——從前他年紀小,不知事,宋彥帶着他讀書,他就跟着讀,談不上多喜愛。
但在外頭一年多,他深刻認識到學識的重要性,已經是自發性的想學習了。
宋知遠很快收斂了心神,靜靜背書。
他的記憶力在過去一年裡得到了極大的鍛煉,因此才過了一刻鐘,宋知遠便把那一頁淺顯的内容給背了個滾瓜爛熟。
會背之後,宋知遠也沒懈怠,先在心中自己理解了一遍,又拿起紙筆,把一些個不甚相熟的字給謄錄下來。
不知不覺間,時間早就過去了不止二刻鐘。
宋知遠擡頭,看到宋彥仍伏在案前寫寫畫畫。
想着親爹肯定是在忙公務,宋知遠就沒出聲,輕手輕腳地拿着書過了去。
結果走到宋彥身邊,宋知遠定睛一瞧,才發現他根本沒在忙正事,而是在畫畫!
過去的宋彥身有殘疾,一輩子入仕途無望,便也沒有全副身心地投入到四書五經當中,他除開與人授課之外,就愛寫詩作畫。
尤其是作畫方面,他一幅佳作也能賣個幾十、甚至上百兩銀子。
過去一家子偶爾有個青黃不接的時候,都是靠宋彥賣畫渡過難關。
但如今宋彥有官職,有俸祿,開國之初還受過賞賜,手頭不再拮據,自也不用分出時間和心力去作畫。
起碼,宋知遠回來這麼幾日,還未曾見過親爹再執畫筆。
“爹,你這是畫啥呢?
”
“我畫個花樣子。
你姐姐今日穿的太素了,我看她頭上戴着的那玉蘭花枝的銀簪怪好瞧的。
就想着在那基礎上,給你姐姐多描幾個類似的,好讓你娘給她繡在新衣上。
”
過去幾日,宋彥都忙得腳不沾地,每日都是天黑之後才着家,宋知遠也在忙着補覺,父子倆碰頭的機會并不多。
宋彥更沒送過他什麼禮物。
今日姐姐一回來,親爹提前一個時辰下值不說,還放下了手頭的公務,忙着給姐姐描花樣,制新衣。
這要是擱别人家,即便是一母同胞,心裡多少也要有些吃味。
眼下宋知遠卻隻笑道:“爹的眼光好準,那玉蘭花枝确實是姐姐喜歡的圖樣。
不隻是那根發簪,咱家從前鋪子的徽記也是這個!
”
宋彥笑呵呵地捋了下胡子,“那我給你姐姐繪上一整套。
繁複一些的,就用來當繡紋。
簡潔一些的,就用來當新鋪子的徽記。
還有她頭上那根銀簪子,看着也不是嶄新的了,不妨我再繪幾個立體一些的圖樣,尋巧匠給你娘和你姐姐一人打一支金簪……”
“說到新鋪子。
”宋知遠眼珠子一轉,“開鋪子最需要的還是……比起花樣,爹就沒有一些更實惠的給姐姐麼?
”
宋彥筆下不停,“這還要你說?
咱家的銀錢和庫房鑰匙,從前便都是你娘管着。
如今也是一樣。
”
銀錢和庫房鑰匙都在娘手上的話,那稍微轉個彎,應該今晚就能到自家姐姐手上。
宋知遠遂也不多說什麼,站在書桌旁,托着下巴看親爹作畫。
看着看着,宋知遠忽然又想起什麼,“爹,我剛去找你和娘的時候,正好碰到方家姐姐出來。
方家姐姐後頭有沒有和你說啥?
”
雖然姐姐說不急在這一時趕人,宋知遠也不知道方如珠幹了啥,但既然發現姐姐不喜歡那個方如珠,宋知遠咋可能啥也不幹呢?
首先第一條,那肯定是“知己知彼”,了解對方的動向了!
可結果注定要讓宋知遠失望了。
宋彥筆下一頓,眼中也流露出迷茫之色。
剛方如珠和他說什麼來着?
好像是誇贊自家閨女什麼來着。
那會兒他正忐忑閨女是不是同他父親離了心,又發愁要給閨女送什麼禮物,哪裡顧得上仔細聽她說話?
思索半晌不得結果,宋彥隻道:“如珠平素話不多,今日也隻是恭賀我們一家團圓。
”
說着,宋彥還是覺得給手底下的圖樣更重要一些,遂也不再分神,繼續專注作畫。
*
後院裡,宋玉枝換上新制的寝衣,一身輕松地爬上了床榻。
周氏在一旁一邊給她擦幹頭發,一邊跟她說些體己話。
說到宋玉枝的頭發幹了,人也有些昏昏欲睡了,周氏起身拿了個木匣過來,交到她手裡。
宋玉枝初時還當是親娘又給自己準備了禮物,強打着精神打開了匣子。
打開一瞧,裡頭赫然是家産單子并一把鑰匙,她頓時就清醒了過來!
“你這小财迷,也不知道随了誰。
”周氏伸手戳了戳她的額頭,又解釋道:“這裡有兩份單子,頭一份是我的嫁妝,按規矩本該是你婚前就得給你的。
隻是先前随着宋家所有家業一道充了公。
後頭今上赦免了老太爺的罪,便也把一應家産全數歸還了。
”
宋玉枝邊聽邊看。
周氏是家中幼女,早年的嫁妝還是十分豐厚的。
無奈宋家公中克扣二房用度,給他們一房的銀錢,還不如賞賜府裡得臉的下人。
一家四口等于被分出來單過,吃穿用度都要自己負擔,尤其還有個身弱又癡傻的女兒,尋醫問藥又最費銀錢不過。
故而這份嫁妝雖然完璧歸趙,卻仍然稱不上多豐厚,如今隻剩下脂粉鋪子一間,城外莊子一個,還有一些個家具、擺件和首飾那些。
宋玉枝自不會嫌少。
周氏又道:“下頭第二份,是你爹掙下的。
”
宋彥追随的是二殿下,并未親自到今上身邊做事,但多少也是有些從龍之功傍身。
二殿下又最為體恤下屬,尤其是他覺得自己的老師隻封了個從六品的小官,心裡多少有些過意不去。
因此宋彥掙下的這份家業,相對周氏的嫁妝,就顯得頗為豐厚了。
古董、名畫、古書那些,宋玉枝不懂,便略過不看,翻到最後一頁,宋玉枝看到了實惠的——莊子兩個,鋪子五間,百兩黃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