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四百五十九章 沈教頭和宋東家

   事情進展到這一步,再沒人對沈遇有一點不服氣的。

   更沒人還想着去挑戰能一當十的沈遇。

   霍知州當場宣布沈遇為民兵營的教頭,又讓人把牛二擡下去治傷。

   一衆兵丁沖進場内,将沈遇團團圍住,争先恐後地對着道喜。

   宋玉枝見了,不由也跟着彎了彎唇。

   時辰不早,宋玉枝便沒再多留,同霍知州和賀同知提出告辭。

   霍知州使了文書相送。

   一直送到兵營大門,宋玉枝請了對方留步,剛準備登車。
就聽到了熟悉的腳步聲。

   沈遇拿着外衣快步趕了過來。

   文書很有眼力見兒地折返回去,将空間留給他們夫妻二人。

   宋玉枝眉眼一松,問他怎麼跟出來了,又說:“快把衣裳仔細穿上,若是着了涼就不好了。

   沈遇一邊将衣服穿上,一邊道:“我送送你。

   宋玉枝自然說不用。

   他才當選教頭,正是穩固人心的時候。
這檔口還圍着她轉,回去指不定又讓人說嘴和笑話。

   而且宋玉枝近來已經學過駕車,驢子的性格又相對來說比較溫順。

   回程這麼一段路,自己一個人完全可以。

   “到底是在北邊,又是在城外。
”沈遇言簡意赅地提了一句,然後便徑自坐上了車轅。

   宋玉枝總不能在兵營門口和他這教頭起争執,便無奈笑道:“那先說好,隻把我送到城門口。

   說着她便搭上沈遇伸出的手,登上了驢車。

   回城的路上,宋玉枝少不得不放心地問起他的眼睛。

   方才他和牛二離得那麼近,是個人都會覺得他中了牛二那出其不意的下三濫招數。

   不然宋玉枝當時也不會詢問霍知州能不能要叫停比試。

   沈遇一邊穩穩當當駕車,一邊回答:“真沒事。
我同那牛二打過數月的交道,還算對他有些了解。
打從他說要先救治傷員,我就知道他打的是歪主意。
後頭他揚土的時候,我早就把眼睛閉上了。

   這經過其實宋玉枝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。

   但終歸還是得聽沈遇親自說了,她才能徹底放下心來。

   辰時末,宋記的驢車抵達北城門。

   沈遇轉身,單手将宋玉枝從車轅上抱到車轅上坐定。

   短暫的相擁一觸即離,沈遇隻來得及略顯貪婪的在宋玉枝脖頸邊深嗅一口。

   分開之後,沈遇跳下車轅,幫宋玉枝把披風系好,

   溫和聲道:“我不在家的時候,照顧好自己。

   語氣裡多少帶出一點歉意和愧疚。

   宋玉枝坐在車轅上,才剛好勉強可以和站在平地上的沈遇平視。

   這樣的視角還挺新奇的,宋玉枝看着他,不覺笑道:“說的好像多少時日見不到似的。
我覺得這樣很好。

   是真的很好。

   看到沈遇跟她一樣,有了真心喜歡的、并甘願為之奉獻的事業。

   縱然往後得聚少離多,宋玉枝卻隻有打心眼裡為他高興的份兒。

   “家裡有兩個娘,還有知遠那小管家公,更還有幹爹幹娘和祖母。
鋪子裡就更别說了,十好幾口人在呢。
我不會有事的。
倒是你……雖我和霍大人說好了,宋記不會負責運送飯食,但若是鋪子裡人手充裕,我也會派夥計跟過來的。
若是回頭讓我發現,你光顧着操練,沒有好好吃飯和休息。
我可是……”

   宋玉枝頓了頓,一時間還真想不出可以威脅沈遇的話。

   沈遇笑得更厲害了,應道:“好,我會好好吃飯和休息,定不讓夫人不高興。

   “你知道就好。

   還挺湊巧,兩人說話的時候,恰好就有一對比他們略年長一些的夫妻過了來,也在城門口分别。

   其中的丈夫穿着書生袍,作書生打扮。

   他的妻子則是荊钗布裙的普通農婦打扮。

   那婦人把丈夫送到城門口,就說得回去照顧家裡的孩子和喂雞喂鴨了。

   書生不情願地把妻子拉住了,頗為幽怨地說:“你這就走了?
你看人家,來的比咱們早,到現在還舍不得分開呢。

   那婦人沒好氣地把他的手給撇開了,又好笑道:“人家看着就是剛成婚。
小夫妻正是膩歪的時候,咱們老夫老妻的,跟人小夫妻比,你好意思嗎?

   夫妻二人旁若無人地說着私房話。

   聲音剛夠一旁的宋玉枝和沈遇聽到。

   宋玉枝一陣臉熱,便也不再和沈遇說話,讓不必再送,抖落缰繩驅趕驢車進城。

   午前,宋玉枝回到了宋記。

   在準備午飯之前,宋玉枝開了個簡短的員工會議。

   一則是把今晨由趙大娘出面聘請,才剛到崗的張大嬸和狗蛋他娘,正式介紹給衆人。

   二則把葉兒和葵兒升為鋪子裡的二廚。

   三則知會剛談成的民兵營訂單。

   民兵營的訂單對前堂影響并不很大,至多也就是需要呂掌櫃調遣人手,負責把飯食裝車罷了。

   而對于後廚,則是增添了巨大的工作量,絕對是不小的挑戰。

   因此說完三件事之後,呂掌櫃立刻去定制宋玉枝所需的特大鐵鍋。

   宋玉枝就讓前堂的人都散了,領着後廚人員去了竈房細談。

   張大嬸和狗蛋他娘知道宋記正是需要人手,才特特在年前聘請她們,自也沒有怨言。

   而且切菜備菜那些個活計,她們這個時代的婦人都是做慣了的,尤其是張大嬸,日常在家還幫着張屠戶殺豬,比尋常的女子還多了一把子力氣。

   二人都沒被新訂單吓退,反而幹勁滿滿。

   葉兒和葵兒就更别說了,兩個小姑娘自願幫自家師父幹活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,今日她們升職之後,工錢上漲到二兩銀子一個月了。

   誰家會給十三四歲、學廚才半年的學徒,開這樣的工錢呢?

   要不是方才宋玉枝當着宋記所有員工宣布的,她們肯定又該跟着自家師父掰扯推拒起來了。

   領這樣多的工錢,她們再不多做點活兒,晚上睡覺都得不安生!

   宋玉枝見她們都沒有表現出一點為難或者不情願的模樣,遂也不再多說什麼。

   後頭宋玉枝照常上工,得了閑便把提供食材的供貨方全都拜訪了一遍,說清自家最近上漲的供貨需求,另外在原有的折扣上,又給談下去半成……

   轉眼就到了臘月初一,宋記正式向民兵營提供飯食的時候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