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二百七十一章 開業大酬賓

   時下店鋪開業,不隻得仔細挑選良辰吉日,還得舉辦開業儀式。

   歸根到底,就是為了圖個好兆頭。

   宋玉枝本人不大相信這些,隻是估摸着初十前,能把事情都料理完,便選定了這個日子。

   直到前幾日,周氏忙完了活計,騰出空來,跟鄰居借來了一本老黃曆。
翻看之下,才發現這日并不算多吉利。

   無奈宋玉枝已經對外宣布了,臨時再改實在不妥當。

   周氏就想在開業儀式上使把勁兒,怎麼也給跟好兆頭沾點邊。

   說來當天也是周氏名下針線鋪子開業的日子,宋玉枝不想掃親娘的興兒,特地去打聽了一番,詢問請個舞龍舞獅的隊伍得多少錢?

   一問之下,宋玉枝就立刻打消了念頭——

   這種隊伍的出場表演費,居然要十兩銀子起步,抵的上時下很多普通人一年的工錢了。

   若是想隆重又盛大,請成名日久的師傅,那幾十兩銀子都打不住!

   籌備開業的這一旬時間裡,宋玉枝一天都沒敢徹底歇下,仍然讓清水巷的小子們幫着自己售賣飯食。

   此時端午遊街已經過去了月餘,廣告效應随着時間流逝,越發不明顯了。

   小子們拿出去的飯食雖然還算暢銷,但已經不會被哄搶一空了。

   一共掙了七兩多銀子。

   合計上前頭剩下的十四五兩,那就是二十兩出頭的活動資金。

   可宋玉枝根本沒在手頭見到過那麼多現銀,修葺鋪子、預付菜錢、添置家具……零零碎碎的,一邊掙着,一邊流水似的花出去。

   到了開業前一日,宋玉枝手裡就隻剩下二兩銀子了。

   哪裡支付的起這筆費用呢?

   她讓弟弟把賬目報到周氏跟前。

   所謂情勢比人強。

   周氏便也不想着什麼吉不吉利了,隻想着趕緊把營生做起來。

   不然這日子真是越過越回去了!

   宋玉枝就隻買了兩塊紅布,一串挂鞭。

   等到開業這日,天光大亮的時候,宋玉枝把挂鞭點了,在“噼裡啪啦”熱鬧的動靜中,揭開紅布,就算完成了開業儀式。

   此時宋記食府周圍,已經彙聚了不少人。

   一部分是是托殘存廣告效應的福,城裡光聽說過宋記食府,而未曾光顧過的生客。

   另一部分則是時常出入碼頭上、和前些日子被小子們在城裡活動時,拉攏維護住的熟客。

   最後一部分人做多,那就是本就在附近活動的百姓,注意到了食府外頭的開業告示,記住了時間,過來瞧熱鬧的。

   看到開業儀式這般撿漏,有人不滿地嘟囔道:“啥啊?

這就算開業了?

   旁邊有人附和,“就是!
這附近的鋪子,不說請舞龍舞獅隊,怎麼也請幾個耍把式的來……”

   他們這些人就是奔着這樣的熱鬧,才在大熱天特地尋摸過來的。

   此時都覺得敗興無比。

   絕大多數人嘟囔幾句,也就準備散了。

   偏還有不好相與的,有個漢子嘟囔抱怨完還不算,撇嘴道:“開業儀式都這般簡陋了,可見這食府的東家沒啥實力……這宋記早晚要黃!

   這時候便有熟客聽不下去,打抱不平道:“人家宋記開業的大好日子,不過就是沒給你們瞧上熱鬧,至于在大好日子裡,說這種晦氣話嗎?

   “就是!
人家宋小娘子好手藝,城外碼頭誰不知道?
老兄,你這話說的忒沒見識!

   那說晦氣話的漢子被人當衆一通說,自覺臉上無光,嗓門也越發大起來,“我家就住在這塊,比你們這些城外的下九流富裕多了!
到底誰沒見識啊?

   嚷嚷完,他又伸手指着宋記的門臉,嚷嚷道:“你們自個兒瞧這門頭,好端端分作兩間……誰家食肆就隻弄這麼小一個大堂啊?

能擺下兩張桌子嗎?
這宋記的生意能長,我‘李’字倒過來寫!

   “好端端的論着事兒,你嚷嚷什麼?

   “還有什麼叫‘我們這些城外下九流’?
都是豐州城的老百姓,你看不起誰呢!

   雙方的動靜鬧得有些大了,自然而然地傳到了宋玉枝耳朵裡。

   做買賣這麼久,宋玉枝對這種情況已經司空見慣,基本上隻要鬧得不太出格,宋玉枝都不會橫加幹涉。

   畢竟雙方都是客人,得罪哪邊都不好。

   但這次不同,眼看着雙方就要因為自家産生争論,開始地域罵戰了。

   宋玉枝就立刻笑盈盈道::“宋記新開業。
往後還指望各位多關照。
今日這開業儀式确實欠缺了一些……不過我是想着,與其浪費人力物力在儀式上,不如給諸位一些實際的優惠。
今日宋記酬賓,所有消費都隻要九成價。
每位進店的客人,還送一碗粥湯。
另外還有其他優惠,諸位進店後一看便知!

   作為宋記食府的東家,宋玉枝這日總算是把周氏看不慣久矣的、半新不舊的衣裙給換下了。

   她梳着女兒家常梳的垂鬟分肖髻,發上隻用了一根木簪,并無其他任何裝飾,身上穿的是一件鵝黃色細布對襟衫子,用一條桃粉色的襻膊綁住衣袖。

   整個人看着既清爽,又幹練,再配上那明媚的笑容,就跟鄰家姑娘似的,親切無比。

   這話從她嘴裡出來,并不會讓人覺得油滑,隻會不由自主相信,她是真的想回饋客戶,這才在别的地方削減了開支。

   再加上,宋玉枝雖然是為了打斷争論,才特特此時出聲。

   但她沒說假話,她雖然在儀式上省了銀錢,卻也知道有些地方的銀錢不能省,尤其是開業酬賓這一環節。
早就做好了相應的安排準備。

   故而随着話音落下,趙大娘就拿出一張嶄新的、紅紙黑字的告示,貼到了兩邊門臉正中間。

   新告示第一行,就是“宋記開業大酬賓”幾個大字。

   下頭的内容還真跟宋玉枝說的差不多!

   方才幫着宋玉枝說話的熟客,越發有理有據了。

   “看看!
人家小娘子哪裡沒實力了?
就是想把銀錢花到刀刃上。

   “小娘子真真大方!
老兄快别和他廢話了,趕緊進店去。
晚了可真不趕趟了。

   被這麼一提醒,大夥兒才注意到有不少人已經往鋪子裡沖了!

   這會子哪裡還顧得上同人争論?
他們趕緊跟上。

   那姓李的漢子還在不屑地撇嘴,“一碗粥湯才值幾文錢?
至于這樣猴急嗎?
果然都是沒見識的鄉巴佬……”

   說歸說,這人還是擡腳往鋪子裡進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