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七章 可不想染上‘寶鈔’的味道
一家子還回偏殿的座位上說話。
蘭貴妃身邊的宮人依舊跟在宋玉枝身邊,寸步不離,讓人換上新的熱茶和吃食。
宋玉枝喝了幾口水,心神定了下來,同那宮人道謝。
宮人忙道:“奴婢隻是奉娘娘的命令行事而已,宋……侯夫人不必客氣。
”
說着,宮人便行禮告退。
等她退出去了,其餘宮人也都識趣地退開一些,讓宋玉枝一家子自在說話。
宋玉枝這會兒才發現,殿内已經空無一人,連宋玉錦都已經不在這裡。
她吐出一口長氣,看向趙大娘,“娘。
今日這狀況,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。
等回了家,我會好好問問沈大哥的。
”
皇帝要給武安侯府做臉,給予诰命嘉獎。
于情于理,都應該先嘉獎趙大娘才是。
她雖不是沈遇的親母,但她對沈遇的付出有目共睹,是一般的母親都不一定能為親生子做到的!
怎麼能把她這當娘、當婆婆的越過去,直接把嘉獎落到宋玉枝頭上呢?
要是一般的婆婆,此時就算面上不顯,心裡肯定不是滋味。
即便不敢非議皇帝,但少不得要腹诽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。
趙大娘聽了這話,明白了宋玉枝的意思,卻隻是笑,“我從前就是沈家的下人,是沈家給了我安身立命的機會。
我為遇兒做的,都是我覺得該做的,又不求什麼回報。
再者說……”
“再者說,剛才如果突然讓我上前,在大夥兒面前聽封接旨,我指不定得慌成什麼樣呢!
我可不如枝枝你這般沉得住氣,沒得鬧笑話!
咱們都是一家子,分啥你我的。
我兒如今是武安侯,枝枝你又是陛下親自嘉獎封賞的一品诰命。
誰敢還能因為我少了個诰命,就小瞧我了去?
”
“得虧你們勸着我來,不然今日可真是錯過好事了……對了,枝枝方才貴妃尋你過去說啥了?
”
說着話,趙大娘環顧了一番,确定四下無人,才壓低了嗓音道:“早年我到沈家做工的時候,貴妃娘娘已經去了海家,沒來過沈家拜訪,隻有夫人出去同她相聚。
我沒同她相處過,并不知道她的性情,隻聽說她年少時頗為恣意,也不知道她性情變了沒有……她沒有為難你吧?
”
眼看自家婆婆确實沒有在意封賞的事,反倒關心起自已來了。
宋玉枝彎了彎唇,輕聲道:“貴妃娘娘的性格雖與一般的世家出身的女子不同,但我感覺她是很好的人。
她就簡單同我說了幾句家常,說了些公爹和婆母過去的事給我聽,最後還送了我一套頭面當作見面禮,并沒有為難我。
”
周氏和趙大娘齊齊松了口氣。
宮中到底不是說話的地方,她們便沒再具體發問,隻讓宋玉枝多吃一些。
禦廚的手藝當然毋庸置疑,是可惜這種大型宮宴上,禦廚為了不出錯,做的多是蓋碗菜——通俗點說,跟後世的預制菜差不多,提前了數個時辰把食材和調料都放進蓋碗裡,上菜之前隔水加熱就行。
一般的賓客或者嘗不出區别,但宋玉枝嘗過幾道就覺得還不如尋常簡單的小炒好吃。
她簡單吃了個半飽,就擱了筷子。
此時距離太後和其他官眷去往南花園聽戲,已經過去了快二刻鐘。
她們一家子一直待在仁壽宮,不去和大流會合也不是個事兒,便在宮人的指引下過去了。
南花園戲台極大,分上下兩層。
戲台之上,鑼鼓開場,旦角登場,熱鬧非常。
太後、皇後、蘭貴妃并上一些得臉的皇室宗親和世家夫人,坐在二樓的看台上。
其他官眷則是各自揀了位置坐在一樓。
有位坐在入口處的夫人,注意到姗姗來遲的宋玉枝,自然笑着發出邀請,“武安侯夫人,宋夫人,你們來的正好,好戲正要開場呢,我這有空位。
”
她那位置并不算好,先前在仁壽宮的時候,這位夫人也是一樣,同樣在偏殿裡不起眼的地方落座,就在宋玉枝她們附近。
宋玉枝聽人同她寒暄過,依稀記得對方也是翰林家的夫人。
不過跟自家不同的是,那位翰林大人并沒有從龍之功,而是前朝就在翰林院任職的,日常做的就是修書那樣的清閑活計,更沒有機會進宮面聖,隻是因為資曆深,才有幸能受邀,攜帶家眷赴宴。
宋玉枝對這位說話輕聲細氣的翰林夫人感觀不壞,便應承着坐了下來。
戲台上咿咿呀呀地開唱了,周圍說話聲頓時小了下來。
宋玉枝兩輩子都沒怎麼聽過戲,并聽不大懂,便揀了把幹果在手裡剝着,同時以餘光去搜尋宋玉錦的身影。
倒也不是說她真的對宋玉錦多上心,就還是生怕自已一個不注意,宋玉錦又被人當棒槌使,給自家添亂。
奇怪的是,宋玉枝把一樓看台仔仔細細都看了遍,都沒瞧到宋玉錦的身影。
那位翰林夫人發現了,裝若無意地道:“武安侯夫人如此年輕,想來未必愛聽戲。
先前太後娘娘發了話,說不拘着小娘子們,陪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一道聽戲,放她們去花園玩了。
侯夫人若也不愛聽戲,不妨也過去散散,賞花看景。
”
宋玉枝心道難怪看台上的官眷,比在仁壽宮時少了許多,更是少見年輕的女孩子。
原是都得了太後的恩典,去了别處玩耍。
宋玉枝對翰林夫人道了謝,對方回了個微笑,然後便往南花園去了。
南花園比宋玉枝之前去的東邊的禦花園,規模略小一些。
從戲台離開不過走了小半刻鐘,宋玉枝就聽到了獨屬于年輕女孩的嬌嫩嗓音。
一衆官家小姐正在花園裡賞花閑聊,膽大一些的,更是捉着手絹去撲蝶。
柔和明媚的春光下,歡聲笑語一片。
宋玉枝循着聲音過去,才剛要進垂花門,忽然就聽一道含笑的女聲道:“宋玉錦,你沒看出來姐妹們都不愛搭理你嗎?
識趣的話,你快離我們遠一些。
我們可不想染上你家‘寶鈔’的味道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