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五百六十六章 一品侯夫人

   提到方如珠,二殿下臉上的笑意頓了頓。

   但很快他又神色如常地道:“方姑娘和我的婚事,是兩家老太爺在世時就訂下的。
前些年咱們避入南地,難為方家頂着壓力都不曾悔婚。
等到父皇起事,方家更是在暗中鼎力相助……”

   蘭貴妃揮手,“我的兒,雖說婚姻大事,并不是你們兩人的事,而是兩個家族的事情。
可總歸得你情我願,郎情妾意,方能錦上添花……你怎麼光提起方家?

   二殿下笑道:“母妃别打斷我,我正要說方姑娘呢。
她蕙質蘭心,賢良淑德,一言一行,皆是名門淑女的典範。
兒子也不是那等隻看重女子顔色的俗人,能娶到她,兒子并沒有什麼不滿足的。
至于母妃說的郎情妾意……”

   “從前兩家離得遠,别說見面,便是通信也不方便。
後頭方姑娘到了軍中,我又那般忙,忙得全仰仗先生照拂她。
如今一切都好了。
等我們成了婚,多的是時間相處,想來自然是能處出感情的。

   他侃侃而談,分析的頭頭是道。

   可越是聽他這般說,蘭貴妃臉上擔憂之色卻越發重了。

   男女之事,又如何能如此以理智來分析呢?

   情愛真上了頭,那可是會全然沒有理智的。

   海晏這樣态度,足可證明他對方如珠半點都沒有生出風花雪月的心思!

   話到嘴邊,蘭貴妃張了張嘴,突然想到自已同丈夫早年那般恩愛兩不疑,那般情深義重又如何呢?

   如今還不是猜疑橫生,貌合神離嘛?

   而且如果海晏真的因為不屬意方如珠,而試圖悔婚,必然會教旁人捏住把柄,再無可能問鼎太子之位。

   遂也沒了勸解的立場,蘭貴妃又把那些話給咽回了肚子裡,轉而道:“你也别賴着了,還回前頭去。
别讓你皇兄又捉到你錯處做文章。
我也該回仁壽宮了。

   母子倆說了會子話,二皇子的酒氣也散得差不多了,便暫且分别,各自去忙。

   *

   宋玉枝這邊,從涼亭出來後,還是先前那個去請她過來的宮人,沿着原路送她回去。

   兩人一前一後才剛到仁壽宮前,就看有另外的宮人腳步匆匆地出了來。

   為首的宮人見到宋玉枝,明顯松了口氣,“宋娘子回來了就好。
快請進去,聖上有旨!

   宋玉枝再次錯愕了一瞬——聖旨不是昭告沈遇的身份麼?

   這種宣告意味的聖旨,怎麼還指名道姓需要自已接旨?

   來不及思索更多,宋玉枝随着宮人,快步進了正殿。

   正殿之上,所有人已經到齊。

   宋玉枝按着宮人的指引跪定之後,手捧聖旨的大太監清了清嗓子,開始宣讀聖旨。

   聖旨是經過翰林學士修撰的,辭藻極為華麗。

   前半截内容确實跟宋玉枝猜想的沒差别,就是說尋得了武安侯府的遺孤,然後對沈遇誇贊了一番,恢複其身份,歸還武安侯府的産業,讓沈遇直接襲爵。

   後半截内容,則是突然話鋒一轉,以各種溢美之詞誇贊起了宋玉枝,給她加封了一品诰命,順帶還進行了一些例行賞賜,绫羅綢緞、金銀首飾等等。

   半盞茶的工夫不到,聖旨宣讀完畢。

   宋玉枝從從六品翰林之女,一下子變成了被建元帝親口嘉獎、诰命在身的一品侯夫人。

   她自已尚且懵着,其他人就更别說了,都是錯愕異常。

   “武安侯夫人,快結旨吧。
”大太監并不見怪,輕聲提醒。

   宋玉枝定了定神,“臣女……臣婦接旨,謝陛下隆恩。

   聖旨交接過後,大太監請宋玉枝起身,又躬身上前,和太後言語了幾句,解釋說:“陛下今日十分高興,宴上吃多了酒,怕是一時半會兒過不來了。

   太後不以為意地笑道:“今日雙喜臨門,确實是難得的好日子。
皇帝平日辛苦,今日松散些也無甚。
你讓他隻管高興,不必記挂哀家這裡。

   大太監應喏一聲,從仁壽宮離開。

   那個跟在宋玉枝身邊的宮人快步跟了過去,奉上蘭貴妃早就備好的賞銀。

   等前朝的宮人散了,太後讓衆人繼續吃宴,鴉雀無聲的大殿恢複了熱鬧。

   宋玉枝捧着裝有聖旨的錦盒,下意識地就要往偏殿回。

   “武安侯夫人這是去哪裡?

   “先前我瞧着我武安侯夫人便不凡,正想同侯夫人攀談,卻苦于沒個由頭。

   “沒錯。
武安侯夫人别急着走,好歹同我們說說話。

   “武安侯夫人頭上這支翡翠簪子,水頭真好,造型也雅緻。
看着像是有銀錢也買不到的,可是宮裡貴人賞賜?
侯夫人插戴着,也太相襯了!

   一衆整個上午,都沒分出一個眼神給宋玉枝的官眷,笑盈盈地将宋玉枝圍住,攔住了宋玉枝的去路,寒暄道喜。

   要擱平時,宋玉枝自然能進退得宜地應對。

   但今天才過去了半日,就已經接連發生了數樁連宋玉枝都始料不及的變故,她眼下實在有些疲憊,需要找個地方安靜一會兒,沒心情同陌生人交際應酬。

   無奈老話常說,伸手不打笑臉人。
眼前這些又都是官員家的夫人和小姐,并不是宋玉枝從前日常招待的普通客人,輕不得的,重不得的。

   宋玉枝便隻能強壓住翻飛的思緒,同她們應酬了幾句。

   好在,這情況并沒有維持多久。

   蘭貴妃後腳過了來,同太後道:“晨間天還陰沉沉的,這會兒卻成了好天氣了。
母後,咱們不妨去聽戲?

   皇後聞弦歌而知雅意,“妹妹說的不錯。
晨間看着天氣不好,本宮還當南花園的戲台子是白搭了。
如今正好熱鬧一番。

   太後接了帕子擦過嘴,扶着宮人的手站起身,“蘭兒說的在理,前幾日鐘鼓司才排了新戲,哀家早就想聽了。

   壽星發了話,衆人自不好再“揪”着宋玉枝不放。

   且一品侯夫人再煊赫,那怎麼也不及宮中貴人的分量。

   衆人齊齊跟着太後一道前往南花園。

   眨眼的工夫,殿内清靜下來。

   宋玉枝松了口氣,捧着錦盒和自家人碰了頭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