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六十八章 晚了可就不趕趟兒了!

   今兒個宋玉枝隻準備盡心去做臘八粥的買賣。

   所以家裡兩個竈眼上都是熬粥。

   她先把豆子全都泡上,再把蓮子和栗子仁那樣的東西處理好。

   一直弄到天邊泛起蟹殼青,宋玉枝才開始熬粥。

   趙大娘掐着開城門的時辰進的城,沒過多久就到了小院。

   周氏把她迎進屋裡,趙大娘也多說什麼,立刻投入到幫廚工作中。

   很快,第一批粥熬好了,足足裝了七桶。

   盛完之後,宋玉枝接着熬其餘的,趙大娘和周氏就帶上前頭芳夏所寫的清單,去給各家送粥。

   晨光熹微的時候,她們回來了,宋玉枝也就熬好了第二批。

   如此反複了幾趟,很快就隻剩下最後七桶還沒送。

   這先後路線也是宋玉枝特地設計過的,所以最後一批的其中五桶是給霍家的,另外兩桶所屬的兩家也都相距不遠。

   周氏跟着忙了半個早上,有些折騰不動了,唇色都有些發白。

   宋玉枝就讓她去休息,她自己和趙大娘送這最後七桶。

   反正昨兒從清淨寺那邊離開的時候,她問過了附近的攤販,清淨寺在辰時才開始接待香客,故而那邊的商戶也多是辰時才開業。

   現下時間還充裕。

   從清水巷出來走了兩三刻鐘,宋玉枝和趙大娘到了這最後一批裡頭的第一家。

   推車占地大,沒得擋了人家大門。

   宋玉枝就讓趙大娘在原地等候,她提着粥桶去叩響門扉。

   叩了十幾下,門房姗姗來遲,見到宋玉枝,他攏着袖子朝旁邊努努嘴,說擱地上就成!

   宋玉枝往地上一擱,他再擡腳往旁邊踢了踢。

   見門房這做派,宋玉枝心裡就清楚這家主人瞧不上自己,亦或是說昨兒個在清淨寺下單的絕大多數的主顧都沒瞧上她,隻是看在霍老夫人的面子上給出了訂單。

   他們并不準備真的喝她的粥,至多也就是讓下人們分了,才會這般。

   她心裡早就有數,便隻當沒瞧見,神色不變地道:“承慧八十文錢。

   昨兒個她打聽過了,吉祥酒樓的臘八粥一碗就要賣十五文錢。

   若按桶買,一桶能出十來碗,會稍微優惠一些,要一百五十文錢。

   去年赢下那粥會的是如意樓,他家的略便宜些,一碗十文錢,一桶一百文。

   而且他規模再小一些的酒樓食肆,一桶粥的價格就大多在五十文到八十文錢不等。

   宋玉枝自知規模不能和吉祥如意兩家相提并論,就取了個一桶八十文的價格。
畢竟她還白送一個嶄新的木桶呢!

   百八十文對于普通百姓而言,那可是半個月、甚至一個月的嚼用。

   于城東的富戶而言,那可能還不夠主人家一頓半頓的飯錢。

   所以那門房并未多說什麼,看了芳夏手寫的那單子,确認無誤之後就結清了錢款。

   後頭宋玉枝再去第二家,那一家的門房和之前那家一樣,不冷不熱的,但他家沒有那麼看不上她的粥,隻是把裝臘八粥的木桶仔細檢查一番,确認是幹幹淨淨的,便提進了府裡。

   卯時末,宋玉枝來到霍家宅邸前。

   這次剛敲了第一下,霍家的門房就立刻迎了出來,笑道:“小娘子來的可真早!
外頭風大,快進耳房喝口熱茶,暖暖身子。

   宋玉枝笑着婉拒,“謝過您的好意,送完粥我還得去清淨寺外支攤,就不多留了。

   門房也不勉強,讓她稍等一陣,很快就去竈房裡頭喊了人來。

   他們不隻來了,還帶了府裡的器具,把五桶粥分裝完畢,也把五個空桶還給了宋玉枝。

   宋玉枝臉上的笑意更濃。

   這可是十文錢一個買的木桶啊!

   送去唐木匠那裡回收還能得五文錢,留在自家使用也很不錯。

   “我們老太太一會兒就得去清淨寺上香,我還得張羅馬車,就不送小娘子了。

   宋玉枝自然請他留步,不必相送。

   *

   辰時初,霍繁星收拾妥當去了自家祖母院子裡。

   霍夫人見了她就壓低聲音道:“越大越沒個正形兒了,竟叫你祖母等你!

   霍繁星被訓得耷拉下了腦袋。

   霍老夫人就笑道:“說她作甚?
這個年紀的孩子本就貪睡,再者今兒個也不過是臘八節,不值當什麼。

   “對嘛!
”霍繁星挨到自家祖母跟前,嘟囔說:“臘八而已。
後頭過年我肯定不會這麼憊懶的。
而且清淨寺的主持和祖母那麼相熟,肯定會給祖母留一間廂房的。

   有老夫人幫着她撐腰,霍夫人也不好說什麼,隻催着她喝一碗臘八粥墊墊肚子,便立刻出府去了。

   霍家就在城東,馬車行駛了不到兩刻鐘,就已經到了清淨寺附近。

   今兒個不隻有來參加粥會的,更還有其餘地方特地趕來上香的信衆。

   寺外的長街上更加熱鬧,已然是水洩不通。

   霍老夫人就讓車夫把馬車停在接口,他們一行人步行過去。

   走過去的時候,霍老夫人偏過頭問起芳夏說:“那小娘子跟門房說她要過來開攤,你昨兒個可都安排好了?

   在旁人看來一位難求的攤位,于知州家而言,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。

   甚至都不用芳夏親自出馬,她應道:“您特地交代的,奴婢當然都知會下去了。
不過不知道具體是哪個位置,可要奴婢去尋一尋?

   正說到這兒,有兩人行色匆匆地擦着霍家随行的丫鬟婆子身側往前跑去,口中還不忘道:“兄弟們趕緊呐!
霍老夫人施粥,晚了可就不趕趟兒了!

   有人笑他:“霍老夫人心善,三五不時就施粥送糧,就算施的是吉祥酒樓的粥,也不至于急成這樣!

   “兄台這話一聽就是昨兒個沒來參加粥會的。
今年赢下那比試的可不是吉祥酒樓,而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娘子!

   “沒錯,昨兒個我留到了最後,昨兒個看那小娘子穿着寒酸,還覺得怪異。
可是後來……”

   “後來咋了?

   “後來清淨寺的小師傅把小娘子熬剩下的半鍋粥拿出來分給我們!
那真叫一個好喝,我嘴笨不知道怎麼形容,反正是我這輩子喝過的最好喝的臘八粥!

   衆人說着就火急火燎地往長街某個角落擠去。

   這下霍老夫人也不用讓人去問了,長街上人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是宋玉枝所在!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