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味浮動
能跟宋玉枝一道從家裡出發的,自然也不會是外人。
就是仍在宋家住着的老醫仙。
自家酒樓開業之前,宋玉枝已經在家中辦過了敬師酒,成了老醫仙名正言順的入門徒弟。
到了馬車前,宋玉枝特地讓人換了個更高更穩當的腳凳,伸出一條胳膊,方便他老人家上下。
後頭等老醫仙在馬車裡坐定了,宋玉枝和趙大娘、辛夷才先後上了去。
宋玉枝又不忘叮囑道:“師父這兩日腿腳不舒坦,可得仔細些。
一會兒您要是累了,千萬别硬撐,隻管和我說,我讓陳叔先送您回來。
”
老醫仙這日臉上無甚笑模樣,隻攏着袖子道:“今日你倒是有孝心,心裡還記得我這師父。
”
說完,他也不等宋玉枝接話,便把眼睛閉上開始假寐了。
前一日,珍馐百味樓開業,老醫仙并不在剪彩嘉賓之列。
但那絕對不是宋玉枝沒有孝心,覺得自家師父的平民身份不夠格,和方大夫人她們同列。
恰恰相反,宋玉枝早早地就給老醫仙留了個剪彩嘉賓的名額。
無奈天有不測風雲,就還是因為方才宋玉枝提到的那樣——
老醫仙突發腿疾,卧床休養了好幾日,到了今晨才稍微好些。
宋玉枝昨日便特地沒提那茬。
眼下聽老醫仙跟孩子似的拈酸發脾氣,宋玉枝既無奈又好笑。
辛夷挨着宋玉枝一起坐的,他朝着宋玉枝擠了擠眼睛,說:“師姐别跟師父一般見識。
他就是覺得‘醫者不能自醫’這種事,居然發生了在他身上,正氣兒不順,跟自已發脾氣呢!
不是針對你哈!
”
他們乘坐的還是家裡的小馬車,地方攏共就那麼點大,老醫仙又沒有眼花耳聾的,自然聽到了這話,他掀開眼皮瞪了辛夷一眼,沒好氣道:“臭小子,隻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的,沒聽過有了師姐就忘了師父的!
”
辛夷理所當然道:“我雖然是師父帶大的,但是師父醉心醫術,忙起來别說記得我了,連自個兒吃飯睡覺都顧不上。
也就是師姐來了,我才知道原來有人疼是什麼滋味。
”
他能平安長到這麼大,一靠老醫仙醫術高超,三不五時給他開些補藥吃。
二靠辛夷本身體質好,運道佳。
否則就老醫仙那散養養娃的模式,換到别人家,早就把娃養沒了。
也就是在宋家住下了,老醫仙看着宋家人照料宋知遠和辛夷,才恍然反應過來,養娃不是給娃一口飯吃,不讓他生病就行了!
這事還真是老醫仙理虧,他老人家氣焰上頓時矮了一頭,摸了摸鼻子說:“師父一輩子沒成家,哪裡知道養個娃娃需要那般仔細?
”
辛夷輕哼一聲,“昨日師父給自已開了猛藥,連床都下不得,早早就睡下了。
師姐在外頭忙了一整個白日,夜間回了來,立刻去探望您了,在您床前守了好一會兒,又仔細問了我,您白日胃口好不好?
疼得厲不厲害?
聽我說您一切都好,她才回屋安心睡下。
您今日身體好了,卻說這樣的話給師姐聽,我替師姐抱不平。
”
老醫仙越發尴尬地看向宋玉枝,“你這孩子也是,昨日那般忙,夜間居然來還特地去瞧我了?
”
說着,老醫仙察覺出什麼,又問辛夷說:“不對啊,那會兒我睡着,不知道你師姐過來了,你卻是跟你師姐說了好一會子話的。
你這會子知道替她抱不平,晨間為何沒提她來過?
害我以為她光想着酒樓的營生,把我抛到了腦後。
”
方才還理直氣壯滔滔不絕的辛夷立刻語塞。
還能是因為啥呢?
就是因為昨日宋玉枝下工前還帶了些燒烤回來,讓辛夷一個人都給包圓了,一串都沒給自家師父留。
一老一少名為師徒,其實跟親爺孫沒差。
老醫仙觑着辛夷逐漸變得心虛的臉色,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?
“你小子是不是背着我吃獨食了?
”
“我哪裡就是吃獨食了?
”辛夷很努力給自已找了個合理的理由,“病人本該戒油膩和葷腥,我那是不舍得浪費師姐的好意和手藝!
”
活寶師徒熱熱鬧鬧地鬥起嘴來,把宋玉枝和趙大娘看得直樂。
沒多大會兒,馬車在珍馐百味樓前停穩。
老醫仙沒再和辛夷繼續掰扯,正色同宋玉枝道:“我第一回做這樣的事,怕達不到效果。
枝枝,你再同我說一遍,我要做什麼。
”
宋玉枝笑道:“師父,流程我晨間已經和您說過一遍了,對您而言簡單的很。
您不必緊張,按着那流程來就好。
”
*
天光大亮的時候,朱雀大街上的行人和商販多了起來。
小販的叫賣聲不絕于耳,各色吃食的香氣彙聚于一處。
珍馐百味樓雖然前一日才正式開業,但推出的燒烤、火鍋和葡萄酒三件套反應頗好,故而剛到了朝食的時辰,便有不少前一日消費過,或者是被消費過的親朋好友推薦來的食客登門了。
也就在這時候,珍馐百味樓前的空地上又熱鬧起來。
呂掌櫃指揮着夥計搬出來一個巨大的蒸籠,還架在前一日壘起好的土竈上。
初次登門的食客瞧着新鮮,頓時放慢了腳步,詢問這是在幹啥?
已經來過的食客幫着解惑道:“老兄一看就是昨日沒來湊這百味樓的開業的熱鬧的。
他家就喜歡利用這處的空地鼓搗新鮮吃食,請大夥兒嘗味兒。
大夥兒吃着好了,自然就往酒樓裡進了。
”
這麼說着,那食客觑了一眼那蒸籠,搖頭歎息道:“隻是今日這法子怕是不起效咯!
”
旁邊的人問他為啥這麼說?
他便繼續道:“昨日很多人,包括我在内,都是奔着喜錢和舞獅來湊熱鬧的。
加上昨日他家推出的燒烤、火鍋和‘羅浮春’,都是在普通炙肉、熱鍋子和葡萄酒的基礎上改良的,既讓人覺得新鮮,又味道濃烈……百味樓今日拿出的是蒸籠,清蒸的吃食大多味道清淡,今日又沒有喜錢,沒有舞獅可瞧,哪裡能聚集到多少人呢?
”
他這般分析着,一衆食客仔細嗅了嗅,發現還真跟他說的一樣——
酒樓前香味浮動,除開吃食的香味外,還隐隐帶着一絲藥香。
但确實是沒有濃郁到一下子就把人勾住的地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