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五章 戳肺管子
說話的也算是宋玉枝的“老熟人”了。
就是年頭上宋玉枝做了酸菜魚來賣,想借機訛宋玉枝酸菜的陶婆子。
前頭這攪屎棍讓宋玉枝借着律法,吓得屁滾尿流的,逃也似的跑回家。
回家後戰戰兢兢了好幾天,縮在家裡不敢出門,生怕宋玉枝執意去告官,給她坐實誣告的罪名。
後頭等了好幾日,眼見事情過去了,陶婆子這才敢重新出家門。
隻是到底在人前丢了大醜,有時候她再做了那等讨人嫌的事兒,旁人說不過她,少不得就會牽扯出年頭上那樁事來笑話她。
每每弄得陶婆子又羞又惱,還沒話可以反駁。
上次沈遇回來,擔了兩大捆柴回來。
一捆給了宋玉枝,一捆留在自家。
趙大娘連着在宋家吃夕食,一直沒開火,想着春日裡雨水多,柴火放家裡容易受潮,也是浪費。
左右自家兒子在柴炭行上工,兩家總歸不會缺柴燒。
趙大娘就把柴分成了小捆,給附近每家每戶都送了一些。
至于那陶婆子,她自然就沒去送。
要是從前,陶婆子慣是掐尖落鈔的,哪裡能見這種情況?
肯定得氣勢洶洶找上門,問問憑啥家家都有,就她家沒有!
偏偏她已經在宋玉枝手底下鬧出過笑話,趙大娘又看着格外不好相與。
她自然是隻敢在背後生悶氣,想着來日方長,總有自己找補回來的時候!
趙大娘都已經在扶着宋玉枝上騾車了,聽了這話,尤其是編排沈遇,順帶還敗壞宋玉枝名聲的話,哪裡能忍?
她把宋玉枝扶穩,然後蹭蹭蹭幾步上前,怒目圓睜道:“你說什麼?
有本事當着老娘的面再說一遍?
!
”
背着個小包袱的陶婆子被唬了一跳,當即後退了兩步。
發覺所有人都看向自己了,想到上次在人前丢了醜,被人恥笑到現下的情形,那陶婆子強撐着沒跑,道:“我說啥了?
我就說你兒子天黑不着家,不知道去哪裡鬼混了!
難不成你真是去買炭?
啥菜非得今天做了,冒着黑天路滑也得買炭,不能等明日了嗎?
!
”
誠然,趙大娘之前想的借口确實有些蹩腳。
畢竟她本身是個直腸子,并不是多會扯謊的人。
又是對着素日裡交好的街坊四鄰,臨時說出口的,便沒有想那麼多。
哪裡想到角落裡會跳出來這麼一個潑皮貨,揪着她的話來搬弄是非?
!
了解雙方為人的街坊四鄰,沒人站到陶婆子那邊。
隻是有人剛來不明就裡,跟着說了一句:“是啊,天黑路滑總歸不便,買炭等白日也是一樣的。
”
就這麼一句話,陶婆子聽了立刻抖了起來,“可不是?
明明說的是假話,還不讓人說了?
!
老婆子吃過的鹽比你們吃過的米還多,看人從不出錯,趙家那小子看着就不是啥正派人,正派人能長成那樣招姑娘喜歡的樣子嗎?
”
論口舌,趙大娘絕對不是這種愛嚼舌根的攪屎棍的對手。
這婆子慣會裝相訛人,宋玉枝生怕她真的激得趙大娘動起手來。
她走到趙大娘身後,拉了拉她的衣袖,而後才開口道:“我們是去買炭還是尋人,跟你有什麼關系?
”
說着,她在陶婆子手臂上的包袱掃了一眼,聯想到早先張大嬸提過,這陶婆子之前去跟兒子住了,不知道怎麼自個兒回來過年了,直接就道:“别是你想坐嬸子家的驢車,卻讓我們捷足先登,所以才不說人話?
”
說着,宋玉枝假模假樣地歎息一聲,“也是可憐見的。
生養了兒子,卻連兒子都不願意奉養你,還得你自個兒想法子回去。
可見你平時有多讨人嫌。
”
搬弄是非誰不會呢?
早先不過是宋玉枝沒把這種小人放在心上,沒那個工夫和心力去和她糾纏。
現下陶婆子主動來招惹,宋玉枝自然不留情面,專揀戳她肺管子的話說。
然而宋玉枝不知道的是,她無形之中還真猜中了實情——
那陶婆子早先已經去了兒子家養老。
偏偏是狗改不了吃屎,到了兒子媳婦家也是一樣的不得閑,把一個家攪的風風雨雨。
一衆小輩苦不堪言,偶爾規勸兩句,陶婆子直接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,鬧得人盡皆知。
直到去年,陶婆子的兒媳婦懷上了孩子,找了個算命的來,說陶婆子和未出世的孫子屬相相沖,孩子出生的時候得避上一避。
陶婆子對未出世的孫子還是上心的,去年年底,眼看着孫子快出生了,她就自個兒回家來了。
結果等到現下,算算日子,她兒媳婦早該生了,卻遲遲不見有人來接她,甚至連個消息都不曾遞過來!
跟事先說好的完全不同!
陶婆子想回去,偏又摳門到家,舍不得坐車的銀錢。
今日是特特來巷子口湊熱鬧,就是想借那婦人家的騾車,去她兒子家。
她也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見,在巷子口站了那麼久,愣是一個人都不跟她搭話。
所以一直沒提,想等那婦人的丈夫把騾車趕出來,自個兒再張嘴。
實在不行就直接一屁股往車上坐!
到底是街裡街坊的,誰也不能真的動手推她趕她不是?
想也知道隻能把她給送去。
沒成想她好不容易等到這會,從下午等到傍晚,宋玉枝和趙大娘給她截了胡!
新仇舊恨的,陶婆子這才耐不住性子,當面就開始嚼舌根!
眼下她一下子被宋玉枝說中了實情,陶婆子登時把手裡的包袱甩了,目眦欲裂道:“你這小娘皮,滿口胡吣什麼,老娘非得撕了你的嘴!
”
當然了,她也就是嘴上厲害,宋玉枝看她摔包袱就退了開來,趙大娘擋在二人中間。
同樣是說對方的壞話,趙大娘和宋玉枝這邊不徐不疾,進退有度。
陶婆子卻是不顧顔面的直接跳腳。
街坊四鄰也不是傻子,這哪裡還能不知道誰說的是真,誰說的是假呢?
!
當即衆人就議論起來。
“原說這陶婆子怎麼年節上自個兒單過,原來是讓兒子媳婦趕出家門了!
她家兒子媳婦我都見過,可都是一等一好脾性的人呢……”
“怪不得她說趙大娘家的兒子鬼混什麼的,敢情是被趕出家門,人也瘋癫了。
”
“可不是瘋癫,當着趙大娘的面還想動手,再來三五個她這樣的,都不是人趙大娘的對手!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