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争一口氣,佛争一炷香
很快,宋玉枝的小攤檔上就過來了午間第一個客人。
那客人似乎是懷着什麼心事,也沒仔細看就往裡進,坐下了就道:“餓死我了,快來一個大碗馄饨,多放醋!
”
喊完,他才發現這小攤子上的布置不同了,桌椅闆凳還是從前陳舊的桌椅闆凳,卻被洗刷了幹淨徹底,再不見那些油污,隻剩下木頭本來的顔色。
再擡頭一瞧,連攤子上的人都變了!
他搔了搔頭納悶道:“才個把月不來而已,我走錯了?
這裡不是古家的攤子嗎?
”
宋玉枝笑着應道:“這裡從前确實是古家叔嬸在做。
不過年後頂給了我家。
”
宋玉枝自然不會輕易“放過”這個古家昔日的熟客,便一邊打開裝酸菜和酸蘿蔔的小甕,一邊道:“相逢即是緣,今日又是我家第一日開業,客官既然來了,要不要嘗嘗我的手藝?
我額外送客官兩碟子小菜。
”
宋玉枝和周氏都在旁邊,趙大娘長得不夠親和力,就很自覺地沒靠的太近。
母女倆的模樣都十分出挑,而是盡管穿的樸素,但看着就齊齊整整、幹幹淨淨的,讓人十分有好感。
加上那客人吃馄饨都要多放醋,顯然就是愛吃酸口的人,宋玉枝的小菜正好完全對他胃口!
“那先把小菜上了,”他便坐着沒動,詢問說:“小娘子跟我介紹一下,你家都有什麼好吃的?
”
宋玉枝手腳伶俐地給對方舀出兩碟子小菜,并上筷子放到桌上。
“客官看木闆上的菜單,我們攤子上有酸菜肥腸、酸菜魚、香椿炒雞蛋、小海鮮雜燴、春筍炒肉、腌笃鮮這些,價格也都寫在上頭了。
絕對的明碼标價,客官看着點就行。
主食方面有米飯,也有面條。
”
那客人确實餓得狠了,一邊聽着介紹,一邊就先動筷子吃小菜。
他先嘗了酸菜,驚訝地發現這酸菜比一般人家自己腌的更香更入味兒,而且不隻酸味,而是酸辣爽脆,又鮮又香,讓人胃口大開!
現下要是給他一碗米飯,他都能就着這麼一小碟子酸菜吃下一碗!
終歸這小菜是白送的,那客人倒是未提隻要一碗米飯的要求,隻是道:“酸菜還能燒魚,還能燒肥腸?
那兩種東西味兒不都很大嗎,配在一起會好吃不?
多少銀錢?
”
這客人顯然是不愛看文字,愛用嘴巴打聽的。
當然也可能是對方并不識字,畢竟古代可沒有義務教育,讀書跟燒錢差不多,百姓裡的白丁太普遍了。
宋玉枝并不嫌煩,還是笑眯眯地回答:“能啊,不隻能,滋味還很好呢。
酸菜魚一盆就是一整條草魚,三十文錢。
酸菜肥腸便宜一些,二十文錢。
”
二三十文錢一道菜絕對不便宜,夠普通百姓家吃好幾頓了。
如果是還在流動攤位上,宋玉枝敢這麼定價,保管客人掉頭就走!
但在固定攤位上稍微好些,畢竟都知道這邊租子貴,而且一般也隻有手藝過硬的人家敢在固定攤位上做買賣。
那客人想了半晌,說:“那就我就來一份……”
也就在這時,隔壁的攤檔上傳來一聲吆喝:“上好的木瓜螺、大黃魚、饅頭蟹、大海蝦……好吃清蒸海鮮诶!
便宜賣,便宜賣!
四十文,全部四十文,不好吃不要錢!
”
那客人被這響亮的吆喝聲打斷了思路,眼神也不由自主地看向隔壁。
同樣被吸引注意力的還有其他客人。
有隔壁的熟客還大聲問道:“胖嬸,你家的海鮮之前不都是五六十文一道嗎?
怎麼今日賣的這般便宜?
”
隔壁那胖嬸對着宋玉枝的時候那是尖酸刻薄、沒事找事,對着客人那是換了一副面孔,和善又爽朗地答道:“托大夥兒的福,我們老夫妻兩個過去這些年買賣做的不錯,年頭上給我家兒子買了條小漁船。
現下他不用在船老大手底下讨生活,自己就捕了自己賣,多的就送我們攤子上來……今兒個賣的是我兒子第一次自己出海捕回來的東西,我也難得高興,就便宜做給大夥兒吃。
”
“胖嬸真厚道,該你家發達!
我先來一隻饅頭蟹。
”
“那我要木瓜螺!
”
“别搶别搶,讓我挑挑!
”
隔壁熱鬧的宛若菜市口,宋玉枝跟前的客人哪裡還坐得住?
這邊二三十文錢還隻能吃普通肥腸、草魚之類的東西,隔壁多加十文、二十文的卻能吃現殺現做的上号海鮮!
傻子也知道怎麼選!
“對不住了小娘子,我不在你這兒吃了。
”那客人說着就急匆匆的站起身,唯恐趕不上隔壁的好事兒。
但他還算厚道,想着自己把人家的小菜吃完了,還付了一個銅闆,讓宋玉枝不至于虧錢。
之後,兩家午市的境遇徹底調換,隔壁門庭若市,而宋玉枝這兒則門可羅雀。
足足兩三刻鐘,她攤子上一個客人都沒有,大多都是才經過隔壁就站住了腳!
偶爾有過來這邊的,知道了價格也并不往裡進。
“這隔壁的可真是……是真趕上了她口中的好日子,還是知道了咱家的定價,特地給咱家找不痛快?
”趙大娘沒好氣地隔空啐了一口,蹙着眉詢問宋玉枝說:“咱們要不要降一降價?
”
四十文錢一道的海鮮固然便宜,但那是相比平時的五六十文錢的來說的。
手頭沒那麼寬裕的普通百姓,不年不節的可不會掏那麼多銀錢吃一道菜,還是會選擇平價吃食。
但是宋玉枝想了想,還是搖頭拒絕了這個提議。
誠然,她的家常小炒如果降個幾文錢,就跟隔壁就完全不是一個賽道了。
但她就是為了多掙一些銀錢來應對日常的開支,才精心準備的午市。
像酸菜魚這種菜,她滿打滿算也就掙個十幾文錢。
這還是托了魚價降了的福。
要避開和隔壁的紛争,那起碼得降個五文、甚至十文錢。
那麼利潤是真的不剩多少了。
隔壁也說了,她家的海鮮是自己捕的,那等于是不要本錢,宋玉枝攤子上的食材可都是真金白銀買的,打普通的價格戰怎麼可能赢?
她降了,隔壁也能找借口再降!
而且人争一口氣,佛争一炷香。
隔壁再三挑釁,她把價格降了,就真的成了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了!
沉吟半晌,宋玉枝說:“我們不降炒菜的價,但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。
我有個辦法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