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四百五十一章 怎麼就這般熱鬧了?

   眼見二殿下總算回心轉意,得償所願的熊成高聲應諾,立刻組織人手清理痕迹。

   那護衛首領站在原地沒動,輕聲詢問道:“殿下,既得知沈小将軍就在附近,咱們當真就什麼都不做嗎?
誠然,屬下等人能力有限,未必能尋到沈小将軍的蹤迹,但咱們大可以給他留下訊息,曉之以情,動之以理……”

   就好像隐世不出的老醫仙那樣。

   他一開始也不願意跟塵世糾葛牽扯太深。

   後頭得知受傷的二殿下來自義軍,又親自見過了二殿下,聽他說起了雄心抱負,老醫仙便改變了态度,為他悉心醫治。

   “沈小将軍出自武安侯府,胸中有丘壑,眼裡存山河,以天下為己任,若是能讓他為殿下所用,來日殿下何愁……”

   二殿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。

   護衛首領止住話頭,略顯慌張地道:“屬下不是要勸殿下利用沈小将軍。
屬下就是覺得沈小将軍壯志未酬,和殿下志同道合。
讓他加入,對他、對您都有裨益……”

   “天下,從來都不是沈家的責任。
沈家人為天下的犧牲,還不夠嗎?
”二殿下再次望向遠方,歎息道:“我們海家不如他們。

   護衛首領讷讷語塞。

   先帝暮年時忌憚握有兵權的沈家和二殿下所在的海家。

   沈、海兩家也不是傻子,早在圖窮匕見之前,就已經發現了端倪。

   海家激流勇退,提前轉移了族人和精銳,避到了南方休養生息。

   這才有了重整旗鼓,稱王起義的今日。

   而沈家的下場就慘烈多了——

   二殿下猶記得,昔年舉家避禍之前,他私下約了沈扶安見面,想勸他們沈家早做安排。

   少年将軍坐于馬上,意氣風發,“輸如何?
死又如何?
沈家男兒生來便做好了馬革裹屍的準備!
何況,不戰至一兵一卒,誰能料定結局呢?

   後來啊,沈家人領導的馭獸軍,真的将背後的百姓護衛到了最後一刻。

   直到戰旗傾倒,全軍覆沒,屍橫遍野,血流成河,染紅了霧霭沉沉的天際。

   二殿下勾了勾唇,哂笑道:“臨陣退縮的我,去和自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沈扶安,談論什麼天下大義,不是很可笑麼?

   “殿下切莫妄自菲薄!
屬下都知道當年的事兒不是您能決定的。

   二殿下正色道:“當年我身不由己,現下我同樣是有所掣肘。
隻等……”

   隻等改朝換代,他能掌握話語權的那一日,才有資格對着沈扶安發出邀請。

   那護衛首領會意過來,得知自家主子不是要真的要放任良将不用,便也沒再勸說什麼,而是問起:“宋家那邊,可還要安排人手看顧着?
畢竟咱們不日就要攻入京城,北戎人和水匪恐會生亂。

   不等二殿下回答,已經收拾妥當的熊成回了來,開口道:“宋先生說過,宋家其他人與他們一房關系并不和睦,當家的宋老夫人昏聩糊塗。
當日他險些喪命,更是為宋家人所害。
否則咱們也不必大費周章四處打聽消息,大可以直接同宋家人把話說開。
現下既然知道宋先生的妻小不在宋家,還管他們個球?

   熊成的話糙,理卻不糙。

   二殿下并未反駁,隻道:“扶安到底姓沈,便是再沒有逐鹿天下的雄心,也不會放任一城百姓不顧。
那霍知州也不是隻知魚肉百姓的庸碌昏官,有他們二人在,保一個豐州城還是綽綽有餘的。

   那護衛首領一想也是,宋家其餘人跟他們有什麼關系呢?

   隻要豐州城沒有動亂,别說他們那樣的一大家子,便是宋先生的妻小還活着,流落在豐州城裡,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。

   于是護衛首領也不再多言。

   夜色中,一行人整裝待發,離開了豐州城境内往南而去。

   *

   這一晚,宋玉枝都沒什麼睡意。

   說到底,她還是一介凡夫俗子,頭一遭遇到白日裡那樣的事兒,心裡多少生出一些忐忑和擔憂。

   尤其還擔心孤身在外的沈遇,和那夥人對上之後落于下風。

   所幸,她這一晚也沒太多時間胡思亂想——

   老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。

   現在她自己,周氏、趙大娘加上魏夫人和魏老太太,五個年紀不一的女子聚在一起,能聊的話題就更多了。

   尤其魏夫人和周氏出身和經曆相似,還很巧的都是江南人士,便越發熱鬧。

   一聊就聊到半夜,宋玉枝連自己什麼時候睡着的都不知道,隻記得自己睡着的前一刻,趙大娘和魏老太太正在嗑着瓜子,看着周氏和魏夫人描花樣子。

   醒來的時候,她躺在魏老太太屋裡的碧紗櫥裡。

   她輕手輕腳地起身,自有丫鬟服侍她更衣洗漱。

   等她洗漱完畢,魏老太太也起了,使人擺了朝食。

   宋玉枝自然問起:“祖母,我娘我弟弟和幹娘他們呢?
可是昨晚聊得太晚了,現下還未起身?

   昨兒個已經歇了小半日,宋記今日得照常營業。

   如果周氏他們起不來身,宋玉枝就準備自己先過去了。

   魏老太太卻并不回答,隻催着宋玉枝快用朝食,又神秘地沖宋玉枝眨眼道:“你快吃,吃了就忙自己的去。
回頭你就知道了!

   宋玉枝不明就裡,但想着魏老太太總不會害自己,便也沒多問。

   晚些時候,宋玉枝坐上了馬車——

   這也是魏老太太要求的。

   說她如花似玉的小娘子,出入坐個驢車不好看,還是坐馬車更合宜些。

   反正魏家的馬車不止一輛,魏老太太大門不出,她名下那輛馬車日常就放在家裡吃灰,撥給宋玉枝用也不妨礙什麼。

   魏家終歸是富貴得勢過的人家,低調不顯隻是他們自家的選擇,并不是他們家已經沒了講究的能力。

   他家的馬車,可比宋玉枝從外頭購置的牛車,更寬敞更舒坦,腳程也更快。

   宋玉枝便沒有推拒。

   晨光熹微的時候,馬車停到了宋記附近。

   還未下車,宋玉枝就聽到了熙攘熱鬧的人聲——

   這個時辰,還不到早市,怎麼就這般熱鬧了?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