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一百八十八章 積攢開店啟動資金

   隔天沈遇休沐,他沒有睡懶覺的習慣,晨間跟着趙大娘一道起身,把新帶回來的柴火、菌子和适合小猞猁用的草藥,送到隔壁,還幫着宋玉枝把吃食裝上推車。

   母子倆沒有隔夜仇,今日趙大娘臉上已經看不出一點不高興,隻心疼地念叨:“在外頭風餐露宿了幾日,怎麼也該多睡會兒才是。
哪怕睡不着,在炕上躺着養養神也是好的。

   沈遇一邊做活一邊說不礙事,等到把吃食都裝弄好了,他還要幫忙把推車送到碼頭上。

   趙大娘又不肯,他隻說今日本來就要去鋪子裡,去碼頭兜一圈散散正好。

   他決定好的事,輕易不會改變。

   加上趙大娘私心裡,也願意跟近來常不在家的兒子多待會兒,更還想着讓他在周氏和宋玉枝跟前多多表現,便由他去了。

   有了沈遇在,推推車這樣的活計就也不需要人插手了。

   甚至宋玉枝他們都不用放緩腳步等他,一行人到碼頭的時候比平素早了不少。

   “小娘子今日來的真早。
”有個熟客一邊打着呵欠一邊道,“我還當今兒個且等上一陣子呢。

   宋玉枝照常招呼客人,很快就忙碌起來。

   等到朝食賣空,她轉頭發現沈遇還在。

   小攤檔分成裡外兩間,裡頭的桌椅是前攤主留下的,後來的則是宋玉枝從先前的流動攤位上帶來的。

   都不是什麼好木料,做工也很一般,前攤主更也稱不上什麼仔細人,一些個家夥什用到現下都有些不好了。

   尤其是裡間一張桌子,上回招待了兩個不太講究的客人,等小炒的時候不耐煩起來,哐哐拍桌子催菜。

   雖然後頭宋玉枝應對得當,又憑借手藝征服了他們的味蕾,沒滋生出别的亂子來,但是那張飽經摧殘的桌子越發晃晃蕩蕩的,看着随時要散架似的。

   沈遇幫着往竈台旁邊擱東西的時候,發現了它,不知道去哪裡借了把錘子,趁着早市沒什麼人往裡進,他直接把那張桌子搬到了外頭,拿着錘子敲敲打打。

   身形魁梧的青年今日穿的是家常的短打。

   那短打的袖子有些磨損了,不大方便做活兒,他便把袖子撸到大臂上,露出鼓鼓脹脹的肌肉。

   敲打了一陣子之後,他發了一些汗,肌肉在陽光下仿佛渡了一層油。

   路過的大姑娘、小媳婦,在經過他身邊的時候,都會不由自主地放緩腳步。

   說來也不怪她們,連作為穿越人士、上輩子見慣了各種男明星的宋玉枝,都不禁多瞧了沈遇兩眼。

   就很常見的粗活,也不知道為何,他做起來就格外賞心悅目,招人稀罕。

   大概這就是長得好的人的優勢?

   宋玉枝正看着沈遇的背影出神,就聽趙大娘問:“枝枝這是看啥呢?

   鬼使神差的,宋玉枝忽然有些心虛,連忙調轉視線,盡可能的語氣如常道:“沈大哥還會做木工活兒?

   趙大娘笑眯眯地接口:“從前我們在别處的時候,賃過一個老木匠家的屋子住,那老木匠教了他幾天,他就會了。
莫說是修個桌椅闆凳,就是打櫃子、打床那些,也難不住他……主要是聰明,學啥都是一點就通。
枝枝,你家裡的桌椅好像也是舊的。
趕明兒等臭小子再休沐,讓他給你們家裡重打一套。

   宋玉枝一邊聽,一邊倒出一碗溫水來,端到外間遞給沈遇。

   沈遇聽了自家義母的話,不覺有些臉熱。

   到底前一日才惹了趙大娘不快,沈遇放下袖子,接了水碗,無奈地同宋玉枝解釋了一句:“我真的隻會皮毛,隻修過桌椅闆凳。
做旁的家具怕是不太成,倒是可以幫你尋一尋山裡的好料子。

   宋玉枝抿唇笑了笑,同他眨了眨眼,示意自個兒知道。

   趙大娘素來喜歡這樣誇張說話的方式,她也是被這麼誇過來的呢!

   有時候誇她,說辭比這個還誇張呢。

   沈遇跟着笑了笑。

   自有一股難言的默契在其中。

   後頭沈遇休完桌子,便去了鋪子,而宋玉枝這兒照常做活。

   中午之前,沈遇去了柴炭行,知會了宋玉枝的報價。

   東家正好也在,他沒有異議。

   那日他巡鋪的時候,看見一群夥計下了工還不走,興高采烈地圍在沈遇身邊,七嘴八舌說着什麼。

   他好奇過去問了一嘴,才知道沈遇帶來了好吃的小魚幹,把這些個夥計都給吃美了。

   有個夥計特地留着沒吃,用油紙仔細包了一些,本是準備帶給媳婦孩子的,趁機就借花獻佛,獻到了東家跟前。

   小魚幹放了三日,如宋玉枝預估的那樣,并沒有放壞,還越放越入味。

   東家吃着挺好,下了那麼幾十斤,自然不可能全是自家人吃的,而是準備拿來送禮。

  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,光送銀錢是不夠的,還得添一點酒水、茶葉和吃食,才顯得有誠意和用心。

   不然城裡那麼些個柴炭行,憑啥就他家一年四季生意好呢?

   既然是拿來送禮的,那一斤十文錢的價格,就實在是九牛一毛,不值一提了。

   鋪子裡的其他夥計自然沒有東家那麼财大氣粗,十文錢稱不上便宜,但絕對跟貴不沾邊——

   城裡的物價不比碼頭,隻帶鹹味的小魚幹都要三五文一斤。

   宋玉枝家的小魚幹用到了番椒,口味還好的出衆,他們一人又隻要了一二斤,合計起來也不過是十文、二十文的,還是負擔的起的。

   于是也沒人退單,還跟在東家的後頭給了一半定金。

   晚些時候沈遇回到清水巷,自然是第一時間,将銀錢送到宋玉枝這邊。

   正逢月底,宋玉枝下工後并未跟往常一樣午睡,而是和弟弟一道盤帳。

   這個月雖然有李娘子家打擂台,影響了一陣子生意,但是總體還是穩中向好,毛利潤接近十八兩。

   當然實際宋玉枝手裡是沒有這麼多銀錢的。

   一家子吃用,攤位上開攤的成本和損耗、再加上固定攤位的租子……都是一邊掙,一邊花出去的。

   月底還要再交掉家裡兩口人,也就是二百文的臨時戶籍銀錢,還有給周氏、趙大娘和宋知遠發工錢……

   雜七雜八一通扣,最後剩下的實際淨利潤還有十二兩多。

   合上前頭剩下的八兩,宋玉枝手裡的存銀已經超過二十兩!

   二十兩在富戶那裡可能就隻夠吃一兩頓飯,但在宋玉枝這兒絕對算得上是一筆巨款了。

   宋玉枝心情大好,又收到了柴炭行的定金,那更是笑得眉眼彎彎。

   當天她就開始着手準備小魚幹的訂單。

   周氏有心讓她多歇歇,說左右家裡境況越來越好,沒必要再那般拼。

   宋玉枝卻并不敢歇,眼瞅着為期四個月的禁漁期間就要來了。

   未來幾個月的生意勢必要受到影響,而等禁漁期結束,她這固定攤位的租期也就到了。

   好光景不多了,她必須得在這段時間裡攢夠開店的啟動資金!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