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五十五章 三不沾和炒雞蛋

   “小丫頭好大的口氣!

   趙大娘揶揄地笑看了宋玉枝一眼,而後蹙着眉思索了好半晌,說:“今兒個聞了一日的鹵味和魚湯味,我想吃點清淡一點的甜食。
唔,不過我這幾日又有點泛牙疼,你就做給我做一道不沾牙齒的甜食來吃吧!

   周氏和宋知遠恰好過來,母子倆聽到趙大娘的描述,都是一臉迷茫。

   啥甜食既清淡還不沾牙啊?

   趙大娘要的就是這個效果!

   她親眼見證宋玉枝忙了一整個上午,後頭還動了腦子,想出辦法去應對那不懷好意的金麻子,她哪裡好意思再讓宋玉枝給她張羅夕食?

   她笑得見牙不見眼地道:“沒聽過是吧?
那就算咯,别的我也不想吃,我這就回家去了……”

   “誰說算了?
”宋玉枝歪了歪頭,笑道:“大娘說的這甜食我還真知道,不隻是不沾牙,還不沾盤子、不沾筷子。
用料也不複雜,家裡就有,都不用另外置辦。
大娘跟我來,咱們這就做。

   說完宋玉枝就帶了趙大娘進竈房。

   她先打了兩個雞蛋,取出蛋黃,加入一定比例的水、糖和澱粉,混合均勻。

   然後用漏勺、紗布過濾,将過濾好的金黃色蛋液倒入鍋中,用鍋鏟不停攪拌。

   慢慢的,鍋中的蛋液就變得越來越濃稠。

   宋玉枝加快了攪拌的速度,感覺到鍋中的蛋液已經熟了,再往鍋中倒入一點油,繼續用勺子攪拌。

   不久之後,鍋中的蛋液已經成為了半固體,挂了不少在鍋壁上。

   宋玉枝拿着鍋鏟的右手不停,左手拿起油刷把挂壁的蛋塊刮下。

   在她的左右開弓之下,鍋裡的雞蛋就凝成了一整塊。

   她最後調整大火,用鍋鏟把那一團流動的固體攪拌,然後接着根據火候調整火勢,攪拌也改為揉打按壓的手法。

   按壓了數百次之後,那蛋液團在鍋中變得十分絲滑,形如滿月,色澤金黃,起鍋入盤。

   這和賽螃蟹一樣,是一道用料和步驟都常見,但考驗真功夫的菜!

   宋玉枝笑眯眯地催着趙大娘快嘗嘗。

   趙大娘對着那輪“滿月”都有些愣。

   三不沾是一道很有名的小吃,原名叫桂花蛋,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對其贊不絕口,賜名“三不粘”。

   趙大娘沒吃過這個菜,或者說這個時代還沒有這道菜。

   純粹是為了“吓退”宋玉枝而胡扯的。

   現下她回過神來,驚訝地直呼:“乖乖!
我就随口一說,你怎麼還真做出來了?
還做的這麼快,變戲法呐?

   宋玉枝将筷子遞到她手裡,趙大娘聞着那誘人的甜香也是直咽口水,當即就開動起來。

   那三不沾入口,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甜,然後就是雞蛋獨有的香味!

   雞蛋和面混合在一處,整體細軟綿香,軟糯滑嫩,濃郁的同時卻又是恰好好處,甜而不膩!

   更難得的是還真像宋玉枝說的,不沾牙,不沾盤子,不沾筷子,趙大娘隻微微一抿嘴,它就像一汪活水一般滑過人的口腔,直接滑入腹中,剩下滿口的餘香,回味無窮。
令人忍不住沉醉。

   趙大娘其實并不多愛吃甜食,但這一口嘗味結束,她都忍不住眯了眯眼睛。

   好半晌之後,趙大娘才心悅誠服地誇贊道:“這滋味、這口感!
你小子……不,你這丫頭還真是沒說大話,啥都能做的好吃!
哎呦,同樣是一個人一雙手,你這雙巧手咋就這麼能幹?

   “這個其實不難,熟能生巧。
您方才已經看我做過一遭,我現下再告訴你一些訣竅。

   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。

   宋玉枝真正想回報給趙大娘的,并不光隻是一頓吃食,而是一道菜的方子。

   這樣有廚藝基礎的趙大娘就還能做吃食買賣,不用像現在似的,隻賣雞鴨那樣常見的、沒啥競争力的東西。

   所以她才特特把趙大娘喊進竈房,當着她的面做了這道三不沾。

   宋玉枝還不知道她輕巧的一句話,又給趙大娘造成了一番怎樣的沖擊。

   這可是珍貴的手藝啊!

   前頭她給一個同村的老師傅端茶遞水,砌牆洗衣,折騰了月餘,又舍去數百文錢,這才換來那老師傅教授了炸臭豆腐的手藝。

   現下她不過是路見不平,順手幫了半日的忙。

   宋玉枝居然就要教授她一道旁人根本沒吃過、沒見過的吃食方子!

   “不、不成。
這太貴重了。
”趙大娘回過神來就推辭,“而且……”

   宋玉枝會的東西太多了,若單獨列出來,幾天幾夜都說不完。

   眼下不過是跟腳淺,本錢又不湊手,家中勢單力薄,才不敢折騰那些太過新奇出挑的吃食——沒想到她這幾日就賣賣那豬血鴻運面,居然還會招來了金麻子那種宵小鼠輩!

   于她而言,教趙大娘一道菜,九牛一毛而已,實在不值當什麼。

   “您别推辭了,趁着熱鍋熱竈,您按着我的訣竅,趕緊做一次。
成功一次也就會了。

   趙大娘力氣大,宋玉枝小胳膊小腿的,在她看來真跟小兔子撲騰的力道差不多。

   但她怕傷了宋玉枝,便也不敢使勁掙脫,于是真就被宋玉枝不由分說地拉回竈台前。

   宋玉枝再來一次,把蛋黃、糖和澱粉調配成蛋液,這過程簡單,隻要回頭她把比例寫下來,趙大娘對着做就不會出錯。

   主要還是得教她攪拌和按壓揉打的手法。

   磕磕絆絆的,趙大娘在宋玉枝的教導下,手法開始變得像樣起來。

   三不沾出鍋之前,宋玉枝去了一趟茅房,回來就看到了一盤子色澤金黃、氣味甜香的……炒雞蛋。

   她就離開了一兩分鐘吧?

   趙大娘尴尬地搔了搔臉,總算把前頭沒說完的半截話給說了,“而且我這人沒悟性的很,前頭教我炸臭豆腐的老師傅直說我就不是吃這碗飯的料。
不然前頭何至于學了個把月,還炸不明白那臭豆腐,讓人抓着不放鬧将起來?
你的心意我領了,但我确實不是這塊料啊!

   宋玉枝這會兒才知道趙大娘那臭豆腐是特地跟人學過,還學了月餘都沒學明白的,根本沒有什麼廚藝基礎可言!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