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九十三章 黨參老鴨煲
沈遇将她攬進懷裡,伸手輕拍,“枝枝,别煩心。
車到山前必有路。
你累了兩日了,該好好休息了。
總不能事情還未分明,就先把你熬倒了對不對?
”
說完,不等宋玉枝應答,青年就将她打橫抱起,一路抱進了淨房,動作輕柔地伺候她洗漱盥發。
最後,宋玉枝換上幹淨的寝衣,躺到了床榻沒多會兒就沉沉睡去。
一覺好眠,宋玉枝翌日起身的時候,沈遇已經給霍知州飛鴿傳書,同時調用了近來他尋回的、過去武安侯府的舊部去往豐州城。
隻無奈即便那些舊部是行伍出身,趕路速度極快,但兩地實在遙遠,少說也要一二旬時日,他們才能把金家人給尋來。
這段時日裡隻能等待。
就跟方大夫人最終診治結果一樣,隻能等着時間去确定。
白日裡,沈遇還要忙着去修葺老宅,宋玉枝沒讓他陪自已幹耗着,便還讓他去忙自已的事兒。
她自已則一頭鑽進了竈房。
晨光熹微,宋家小宅的竈房裡便散發出一股難以忽視的濃香。
一聞到這樣的香味,一家子自然知道是宋玉枝在鼓搗吃食了。
葉兒和宋知遠手拉手小跑着過來。
“姐姐昨兒個傍晚才從外頭回來,怎麼沒多歇會兒,就想着給我們做吃食了?
”
“是呀,本來我想着朝食給師父您送過去呢。
沒想到師父起的這樣早。
”
一大一小都很乖覺,一邊關心着宋玉枝的身體,一邊就揀了眼前的活計幫忙。
宋玉枝看着他們,目光不由變得柔軟,“我心裡有點煩,就想做點吃食定定心。
老醫仙正好不是沒回來麼?
我看他前面兩日,在方府吃的都不多,可能是那邊的飯菜不合他的胃口。
多做一些,正好也給他老人家送去。
”
宋玉枝一邊解釋,一邊手下不停地揭開了鍋蓋——
老鴨切成适當大小的塊狀,焯水後在鍋中和黨參、姜片一起,炖煮了半個清晨,再加入山藥和紅棗,用小火接着炖煮過半個時辰,肉質緊實卻又不失軟爛,皮色微黃,散發着淡淡的光澤。
湯鍋中的湯汁濃郁醇厚,呈現出誘人的金黃色澤,咕嘟嘟作響,散發出一種醇厚而溫暖的濃郁香氣,讓人食欲大增。
葉兒和宋知遠跟在宋玉枝身邊,從來不缺可口吃食,但此前還未嘗過宋玉枝做的藥膳,不約而同地咽了咽口水。
宋玉枝好笑地睨了兩個饞貓一眼,在湯鍋裡擱了一點鹽,又蓋上蓋子焖煮了一刻鐘,先盛出兩碗給他們試味。
都是一家子,葉兒和宋知遠也不同她客氣。
一大一小自已端了碗,坐在小馬紮上就開動起來。
老鴨的肉質細膩,富有嚼勁,每一口都能品嘗到鴨肉的鮮美。
黨參、山藥和紅棗的加入,則為這道菜肴賦予了一絲淡淡的甘甜和獨特的藥香,使口感更加豐富多彩。
連那湯汁都不帶一絲鴨腥氣,清甜又絲滑。
到底是藥膳,小孩子吃多了不好,宋知遠分到的那碗小一些,他飛快地連肉帶湯都吃完了,咂吧着嘴說:“難怪老醫仙先前催着姐姐快點看完手劄,學做藥膳。
這也太好吃了!
也是奇怪了,隻是比一般的菜肴多加了一點藥材而已,怎麼能好吃成這樣呢?
”
葉兒吃得慢一些,跟着道:“這還隻是師父第一次嘗試藥膳呢,我都不敢想如果師父把老醫仙給的入門手劄看完,把所有藥材的特性都學透了,後續會做出多少種這樣可口又特别的藥膳來……”
宋知遠老神在在地點頭,“這幾日,朱雀大街的鋪子也該翻新的差不多了。
至多夏初時節,也該開業了。
普通的吃食未必能立刻站住腳,咱們不妨把藥膳系列當做招牌?
”
葉兒直說好,還幫着發散思維:“如果老醫仙不介意,師父不妨把藥膳的師承直接宣告出去。
”
“師承于醫仙谷的藥膳,不論口味,光說名頭,就不知道比旁人家的普通藥膳,響亮了多少倍!
一道賣個三五兩銀子,怎麼也不算漫天要價吧?
”
論起生意經,他們肚子裡的東西都是宋玉枝教的。
他們也知道自已提出來的東西,自家姐姐
師父都能想到,要擱平時,未必會這麼多話賣弄。
今日這般,純粹是因為聽宋玉枝說心裡煩悶,便特地揀了宋玉枝感興趣的話題來說。
宋玉枝察覺到他們的用意,心頭熨帖地笑道:“這倒不失為一條路子,回頭我會考慮把藥膳加入招牌菜的。
好了,你們去玩吧,我再自已待會兒。
”
見她臉上總算有了笑模樣,葉兒和宋知遠這才悄悄松了口氣。
隻是兩人也不肯就那麼走了,都堅持要陪在宋玉枝身邊,還說如果宋玉枝不想聽見動靜,他們可以不說話、不動,隻把他倆當成不存在就好!
宋玉枝一陣失笑。
有這麼兩個活寶陪在身邊活躍氣氛,宋玉枝在竈房裡做完包子和粥湯後,心情便也好轉起來。
辰時初,宋玉枝回屋換上了前一日的打扮,又讓辛夷去拿了一些老醫仙的換洗衣裳,就準備去往方府。
葉兒和宋知遠還不放心她,小尾巴似的跟進跟出。
無奈宋知遠現在日日都要讀書,朝食過後就得去書房寫功課了,不然親爹和魏大人那裡都不好交代。
他是不好跟着宋玉枝出府了。
葉兒現下倒是清閑,把宋玉枝送到門口,她問說:“師父方便帶我一起去嗎?
”
宋玉枝腳下一頓,“你想跟我去方家?
”
葉兒乖巧地點頭,“您這食盒裡裝了湯水,看着就怪重的,我做慣了活計,力氣比您大,我幫您提過去吧。
”
說完,葉兒就仰起一張白淨的笑臉,笑眯眯地看向自家師父。
然而等了半晌,都沒等到回答,葉兒就知道肯定有不方便的地方,又道:“我就随口一說,師父别放在心上。
您快去忙吧。
”
卻聽宋玉枝輕歎道:“也是我思慮不周。
你去尋塊面紗來,同我一道去吧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