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一年開攤
趙大娘是晚些時候才聽說關于那樁傳聞的。
又歇過了一日,她風寒已經徹底好了,總算能出門散散了,結果就聽到了附近的的人都在傳自家兒子那方面不行!
她沖上前正要發作,說閑話的幾個婦人立刻作鳥獸狀四散逃開了。
旁人怎麼說她可不管,也懶得解釋什麼,更也不好解釋。
總不能追到人家家裡說自家兒子那方面龍精虎猛的很,絕對沒有問題吧!
她隻立刻往宋家小院來了,讓周氏和宋玉枝絕對不要相信那空穴來風的傳聞,又憤恨地道:“讓我知道是哪個多嘴多舌的亂嚼舌根,老娘非撕爛他的嘴不可!
”
那會兒沈遇被她一道拉了過來解釋。
他這始作俑者本人被趙大娘罵了這麼一大通,偏還能面不改色,不顯半點心虛,語氣如常地勸着說要仔細身體、氣大傷身雲雲。
宋玉枝不禁又在心裡贊歎一聲,這人的心理素質是真硬啊!
“昨日遇兒是給姐姐你抓藥,哪裡就是給他自個兒看大夫抓補藥了?
我們都是知道的,自是不會信那些傳聞的。
”周氏拉着趙大娘的手拍了又拍,保證自己絕對相信沈遇沒問題。
轉頭看到宋玉枝神色有異,周氏誤會了,詢問道:“枝枝怎麼是這麼個表情?
可是知道些什麼?
”
宋玉枝當然不能說實話,不然桃花債是過去了,趙家新一輪的教子風波就要開始了!
趙大娘那蒲扇大的巴掌可不是吃幹飯的,氣性上來了劈頭蓋臉扇沈遇都有可能!
所以宋玉枝立刻搖頭說不是,“我是在想明日開攤的事兒。
”
買賣營生才是真正的大事,尤其都知道宋玉枝租了那固定攤位後手邊就沒剩什麼活錢,不然也不至于出去一日一夜做工,就為了賺那半兩銀子當做買賣的流動資金。
現下宋玉枝歇過了一日,徹底緩了過來。
年也徹底過完了,固定攤位這個月租子卻已經在衙門那裡交過了,空一日就是虧一日的銀錢,自然是該計劃着開攤了。
宋玉枝:“從前用那推車的竈房不好用,加點柴炭實在有限,受到火力限制,隻能熱一熱包子,煮一煮面條。
現下換到前頭固定攤位,有遮擋有竈頭,我就不隻想做那些簡單的吃食,還想做炒菜。
”
包子面條什麼的實在是不掙錢,單個掙那半文一文的,都是辛苦錢。
固定攤位的租子那麼高,合下來一天得五十文錢。
另外趙大娘從年前幫工到現在了,她也沒有雞鴨兔子那些需要售賣,再不給人開工錢實在不像話。
兩邊一加,不提高收入是不行的。
這方面周氏都不會發表意見,趙大娘也是聽宋玉枝的,“枝枝想做就做!
我昨兒個還問我家遇兒了,他說在那村裡的時候,幾次幫着去席上送菜,曾家那麼些個賓客就沒有不誇你手藝的,還有人說活了大半輩子就吃過那麼好的席面呢!
那種大菜你都燒得,區區幾個小炒那更是難不住你!
”
宋玉枝對自己的手藝當然也有信心,隻是有些歉然地看向自家母親和弟弟。
流放過來也快三個月了,除了落腳采買的時候,她給家裡添置了些東西。
後頭她就給了一兩銀子過年,周氏還把大部分銀錢用來給她置辦新衣的材料。
母親和弟弟現在連身換洗的外衣都沒有。
那襖子說到底是流放路上官差給置辦的,自然稱不上什麼好。
即便周氏幹活已經足夠仔細,但一家子都是愛幹淨的人,尤其宋玉枝做的是吃食生意,這方便就更是得注意,總不能怕襖子壞而放任不洗。
洗洗弄弄到現下,每件襖子都有了破損,打上了補丁。
宋知遠這個年紀又正是長身體的時候,個頭已經比三個月前高出了一截。
宋玉枝早先給他買的兩身小中衣小中褲都短了,周氏手巧,用碎布頭給他接了一截。
長度方面是補足了,但身量方面還是不大合适了。
有時候宋玉枝看着他的衣領和腰身都替他勒的慌。
宋玉枝現下再準備開辟新菜單,手頭的活錢就都得備着買菜了,并不能用來改善家裡的生活,自家親娘和弟弟還得穿的破破爛爛的。
家裡的年貨并曾家送的魚肉也全都吃光了,往後又得回到攤子上多什麼,自家就吃什麼的境況。
衣食住行,她忙前忙後那麼久,好像就“食”方便算是給家裡改善了一些。
母女連心,周氏一看她的樣子就知道她的想法,好笑道:“想什麼呢?
一切肯定以咱家的營生為先。
娘沒覺得現在的日子有什麼不好的。
”
宋知遠也跟着小雞啄米似的點着小腦袋,“就是!
咱家日子可好了,栓子哥還老嘟囔說他咋沒有個這麼能幹又會做飯的姐姐呢,他們都可羨慕我了!
”
勤能緻富,現在緊巴一點,好日子在後頭!
宋玉枝笑着看他們一眼,也不再糾結什麼,開始拟定菜單。
現在開了春,天氣一日暖過一日,淺灘和河面早就解了凍,更能方便垂釣和捕魚了,小型漁船也能暢通無阻。
魚蝦蟹的價格都降了。
今日她雖說是休息,但也沒有完全閑着,上午就出去打聽食材的價格了。
像年前還得十五文錢一尾的草魚,現在十文錢就能買到了。
至于小蝦小蟹小蛤蜊就便宜了,十文錢能買一大兜。
外地的客商來到沿海的地方,應該多少都會想嘗嘗河鮮海鮮才是,物美便宜的小魚小蝦絕對是首選。
上好的海鮮宋玉枝暫時不敢奢望,雖然比内陸價格便宜不少,但終歸不是現在手邊活錢不多的她負擔的起的。
而且海鮮實在不經放,得仔細養着,若是當日沒賣出去又給養死了,那也太得不償失了!
宋玉枝就并不準備自己賣好海鮮,而是準備開辟一個幫着加工的業務,跟前頭一樣,一道大菜收人二十文加工費。
蔬菜方面,現在春筍、香椿芽和韭菜正當季。
她年前囤的白菜、腌制的酸菜、酸蘿蔔也還有不少,鹹肉也剩下一些,且随時可以接着再腌。
宋玉枝就圍繞這些食材先拟了酸菜肥腸、酸菜魚、香椿炒雞蛋、小海鮮雜燴、腌笃鮮、清炒韭菜和清炒白菜等幾個菜。
拟定之後,宋玉枝鋪開之前特地買的筆墨紙硯,讓周氏幫着寫菜單——她一個現代人,原身從前又是個傻子,可不會寫毛筆字。
周氏雖是商戶女,但也讀過幾年的書,更在宋彥的指點下練過幾年的字。
寫個菜單什麼的,于她而言還是小菜一碟。
一張普通宣紙就要一文錢,宋玉枝準備把菜單貼牆上的,所以讓周氏往大了寫,一張紙上寫一道菜就行,這樣回頭哪道菜不上了,就單獨把那張揭下來就成。
那麼至少就要用到六七張紙。
周氏很久沒碰筆墨了,便也不敢立刻動手,先用毛筆蘸了清水在桌子上練習。
宋玉枝則和趙大娘出去買菜,沈遇幫着挑了回來。
他們買完回來,周氏也把菜單給寫好了。
翌日一大早,宋玉枝就前往碼頭上的固定攤位開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