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七章 七月就請大家喝喜酒!
沈遇想了想,回答道:“應該是認出來了吧。
”
他同故去的父兄容貌頗為相似,且同霍知州也隻是八九年未曾相見。
這幾年的時間,并不足以讓他完全變成另一個人。
尤其是今日他在人前施展了過人的武藝。
一衆看客作證的時候就提到了這一點。
霍知州遠不到老眼昏花的年紀,能認出他來,再正常不過。
趙大娘一聽這話,哪裡還坐得住呢?
她嚯的站起身,圍着桌子繞起圈來。
沈遇不由想到方才宋玉枝說自己走來走去,繞得她眼暈。
别說,休息室就這麼點大,有個人在旁邊繞來繞去,确實看的人眼花缭亂的。
他抿了抿唇。
趙大娘見了,氣不打一處來道:“都這檔口了,你怎麼還笑得出來?
霍大人确實是有目共睹的好官,可到底是給朝廷辦事的。
這萬一他……”
沈遇淡了笑,拉過趙大娘坐下,正色寬慰道:“娘先别急。
我已不再是……隻是沈遇罷了。
便是讓人認出來了,又如何呢?
”
“娘别忘了現下的境況。
南邊戰火紛飛,北邊有水匪和北戎虎視眈眈。
朝廷風雨飄搖之際,霍大人哪怕完全不念舊情,把我的事上報朝廷。
宮裡的那位是什麼德行,難道您不知道?
”
趙大娘自是知道的。
小皇帝遠不如老皇帝有本事,卻跟他親爹如出一轍的小肚雞腸。
真要這會子知道沈遇還活着,他必然會連帶着霍知州一道怪罪,怪他早不發現、晚不發現,偏偏在眼下這樣的檔口鬧出事來擾亂人心。
甚至還會猜疑霍知州包藏禍心,不然怎麼沈遇在豐州城一待這樣久,他如今才給發現呢?
當年那樁事,牽涉的人可太多了。
小皇帝一個震怒,必然得把當年經手那樁事的官員都給查辦了。
所以哪怕霍知州不念舊情,都隻會對沈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否則隻會加速危如累卵的朝廷迅速衰敗,對他自己更是大大的不利。
還有一遭,今日霍知州既然已經發現了端倪,真要有那種心思,他完全可以當堂就拿下沈遇。
何必釋放出善意,然後對沈遇視而不見呢?
他又不是不知道沈遇的本事,放他一次,若是沈遇想再躲着,可就不好尋了。
今日霍知州既沒有發作,雙方可就是同一條船上的了。
沈遇或者霍知州的政敵,想借此事拉他一同下水,再簡單不過。
“最重要的是,我對父親有信心。
他一手帶出來的人,哪怕時移世易,也不可能面目全非。
”
趙大娘鎮定下來,心有戚戚然道:“我自也知道老爺識人用人的本事。
可遇兒你也别忘了,當年要不是……總之,人心隔肚皮!
我是被這些朝廷命官給害得怕了!
今遭你太冒進了!
”
沈遇點頭,“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在。
但是娘,我想過了。
我躲了這些年,不可能躲一輩子。
尤其是來日和枝枝成婚後。
難道還要藏頭露尾的嗎?
這樣的人怎麼做人丈夫?
不說昭告天下,但起碼在豐州城,我想堂堂正正陪在她身邊。
”
趙大娘聽得直點頭,“咱們又不是陰溝裡的老鼠,當然不能一輩子躲在暗處。
你跟枝枝成婚後,就更應該承擔起為人丈夫的責任。
”
說到這,趙大娘猛得頓住,又從凳子上蹿起來。
“原說你剛咋和枝枝說了那麼久的話?
!
你們這是……”
沈遇總算能自在地笑出聲來,“嗯。
剛她和我說了,她是願意的。
前頭是我誤會她不情願,才連夜進了山,也同她道了歉。
我們決定要一起往前看。
”
“好!
好啊!
”趙大娘重重地拍了下大腿。
要不是現下還在鋪子裡,她真是恨不能仰天長笑三聲。
現下,趙大娘憋笑憋得滿臉通紅,隻有些語無倫次地道:“上回和你嬸子商量出了初步的章程。
但你小子一跑沒影兒,除了一對大雁,啥都沒準備呢!
你嬸子又一直說從簡就行。
這下子時辰更匆忙了,她肯定又會堅持讓我弄得更簡單些。
不成啊,真不成,哪兒能委屈枝枝呢!
真委屈了她,我這輩子都得心裡不安生。
”
說完,方才還對自家兒子憂心不已,生怕他有個好歹的趙大娘,此時連一個眼神都沒再給沈遇,着急忙慌去尋周氏接着商量了。
沈遇一陣失笑,随即便按着同宋玉枝商量好的,先回了清水巷更衣休整。
*
夏日裡天黑的晚,宋玉枝回到清水巷的時候,還不見一絲黯色。
打烊之前,趙大娘和周氏已經達成了初步的一緻。
周氏同意趙大娘收下他們母子所有的積蓄,用來籌備婚禮、喜服、喜宴、喜糖……
當然趙大娘也要讓步,該省的地方也得省,不能啥都想給宋玉枝弄最好的。
不然十幾兩銀子看着雖多,是豐州城裡普通人家一年多的收入,卻也不是花用不完。
特别那十幾兩銀子裡,絕大部分都是沈遇先前在柴炭行當管事賺來的。
那是他的辛苦錢,且已經辭掉了那份高薪的工作,選擇來宋記當幫工。
周氏私心裡還是不希望掏空他們母子的家底的,有心想給他們留一些。
回來的路上,趙大娘就直調笑周氏,說她當丈母娘的這就心疼上未來女婿了!
後來一行人遇到街坊四鄰。
見到趙大娘手裡提着一對肥嘟嘟的大雁,大夥兒自然問起。
現下宋玉枝已經答應下來,自然不用再藏着掖着,趙大娘樂呵呵地宣布了喜訊,說七月裡就請大家喝喜酒!
與兩家相熟的街坊四鄰雖早就多少知道了一些,但此時還是送上了最真摯的祝福,還說到時候一定去赴喜宴。
還有如隔壁張大嬸那樣更妥帖的,就說:“你們事忙。
我得閑在家,如果有啥要幫忙的,盡管張口。
千萬别客氣!
”
熱熱鬧鬧地說過一陣子話,宋玉枝回了家。
天色黯淡的時候,趙大娘和周氏、宋知遠仍在興緻勃勃做着婚禮計劃。
宋玉枝和沈遇在家門口碰了面。
二人一道出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