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二百一十三章 計劃的第二步

   碼頭上人山人海,閑漢們的活計多了,李貴得到的抽成自然也跟着水漲船高。

   從前不夠一天一二百文,現下是三五百文錢都能閉眼掙到!

   有這麼多進項,幹點啥不好呢?

   李貴自然不願意冒着酷暑去碼頭折騰了,隻讓幾個信得過的心腹盯着,他則揣着銀錢渾玩了兩日。

   這日他正在小酒館裡,一邊和身邊小弟吃酒,一邊計劃着再過段時間,去租賃個宅子當落腳點。

   地方他都看好了,就是之前孫直搞苦力行會,租賃過的那個院子。

   地方夠大,又離碼頭夠近。

   而且因為苦力行會倒的突然,孫直臨時退了租,房主事先沒做好準備,現在正在急着往外租賃,要的租銀比之前便宜了兩三成!

   小弟們自然捧着他,誇他比孫直還厲害,長江後浪推前浪雲雲。

   就在李貴洋洋得意的時候,他那曆來負責探聽消息的耳報神尋了過來。

   “貴哥。
”耳報神愁容滿面地坐下,打開了話匣子,吐苦水道:“連着兩日了,那宋小娘子雇的人,搶了兄弟們兩日的生意了。

   李貴聽了這話,臉上的笑淡下去了幾分,連着抛出好幾個問題:“她哪裡雇的人?
碼頭上誰有這麼大的膽子,敢去幫她家做工?
雇了多少人?

   “不是碼頭上的。
是宋小娘子從外頭雇的人,一共十人,都是十歲左右的半大小子,個個都收拾得十分齊整,還能說會道的很。

   耳報神細說起來,“第一日他們隻是搶走了三單龍舟隊的生意,第二日是七單和若幹散客。
今日更是不得了,小半數龍舟隊都從他們那裡訂飯食了。
散客那些我更是數不清楚了……前兩日一直沒尋到你,兄弟們這才啥也沒幹,你看需要不要兄弟們給他們一點顔色看看?

   李貴初時還有幾分正形兒,聽着聽着,他又歪下了身子,沒好氣道:“還幹點啥?
幹啥啊幹!
你也說了都是收拾齊整的半大小子,又不是咱們這些沒家沒業的人,真動了他們,他們家裡人不得來和咱們拼命?
再者,還有幾日就是端午了,衙門曆來重視的很,每日巡邏的差役比從前多了一倍不止!
這會子尋釁滋事,我看你是不想讓兄弟們再在碼頭上混了!

   那耳報神被他訓了一通,讷讷道:“好些個攤主知道了,都怪有意見的,說他們也想像宋小娘子家那般,雇些短工來招攬生意。
隻是前頭和咱們約定好了,不能另外雇人來幹這份跑腿送飯食的活計。
若是咱們放任不管,長此以往怕是……”

   李貴越發不耐煩,連連擺手道:“我都說了,還有幾日就是端午了。
等端午過了,差役都撤走了,那些個小子若是還在,豈不是任你們施為?
還擔心什麼‘長此以往’?
攤販那邊則更别理了,他們也隻敢私下和你們抱怨,有本事讓他們當面來找我說!

   把耳報神馴得沒話說了,李貴又抿過一口酒。

   對方到底是一片好心,又很是能幹,正是托了這種小弟的福,他現下才能過上這樣逍遙似神仙的日子。

   李貴又道:“好了,那姓宋的小娘皮不過是個女子,今遭也不過是前頭被咱們壓的很了,才變着法兒從外頭找了人來幫忙。
剛你也說了,那些個半大小子攏共才十人,就算他們三頭六臂,也不能把兄弟們的生意全搶了!
你就别瞎操心了。

   這倒是事實。

   碼頭上常駐的閑漢不過小幾十人,而近日因為龍舟操練而聚集過來的看客,卻有成百上千。

   閑漢們的差事根本忙不過來。

   即便那些個半大小子橫叉一杠子,搶走了一部分的客人,一衆閑漢還是跟陀螺似的,忙得停不下來。

   真要接不到活計,閑漢們早就坐不住了,不會這會兒才報到李貴跟前。

   而攤販們則也不會是隻在背後說些小話,多半是真的要推翻和他們合作的約定了。

   那耳報神就是忍不住擔心,端午過後,宋玉枝還會再出些别的花招。

   宋家攤檔這“筏子”若是不在了,其他攤主都不是傻子,可不會像現在這般好拿捏了!

   但耳報神察覺到李貴不耐煩聽這些,又覺得李貴的話沒錯,一個女子能翻起什麼風浪呢?

   便沒接着往下說了。

   *

   說回宋玉枝這裡。

   她當然早就知道請半大小子們做工不是長久之計。

   一來是端午過後,碼頭又要恢複之前冷清蕭條那副光景。

   縱然張栓子和鐵牛他們再有本事,那也拉不來多少客人。

   二則那會兒碼頭的治安又會恢複從前,張大嬸他們必然不會放心讓自家孩子,跟閑漢們對着幹的。

   所以這天結束營業後,宋玉枝就按部就班地展開了原計劃的第二步。

   開小會的時候,結算完工錢,宋玉枝主動問起這次有希望獲得頭名的龍舟隊有哪些?

   半大小子們已經在碼頭上待了三日,每一場操練比試都沒落下,看到現下,便是再不懂行的,都能說出些門道來了。

   “我覺得是孔叔他們。
”張栓子第一個回答。

   他口中的孔叔就是化人廠的舵手。

   “不是我跟孔叔相熟,就幫他說話。
是近日的比試,他家赢下了好幾場。
我覺得他們赢面很大!

   “還有衙門裡頭差役那隊,”另一個小子說,“他們前頭也常赢。
隻是這兩天他們的舵手病了,才落後了一些。
聽說這兩日就快調養好了。

   小子們有理有據地讨論起來。

   宋知遠輕輕拉了拉宋玉枝的衣袖。

   宋玉枝附耳過去,就聽到自家弟弟輕聲細氣地詢問:“姐姐,你是不是要去押注啊?
你準備押誰?

   有盛大比試的地方,自然有人開盤口。

   要不然碼頭上怎麼會聚集那麼些看客呢?

   不全都是去瞧熱鬧的,還有好些人是去做“功課”的,隻等着端午那日,押準了隊伍,把銀錢翻上幾倍,甚至幾十倍!

   “姐姐不是要賭錢!
”看着小管家公臉上不贊同的神色,宋玉枝好笑地解釋,“不過也算是一種押注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