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章 定制幹糧
發出邀請之後,江鵬舉便自報了家門,“我們江記船行雖不算多大,但也是老字号了,常年行船的。
小哥若不知道,可以和其他人打聽一番。
不會虧待你的!
”
眼前的青衣少年出手大方,包圓了宋玉枝攤子上的所有吃食。
開出的條件也足夠誘人。
宋玉枝卻并沒有一口應承下來。
她要真是對方口中的“小哥”,去船上待一夜,做上一夜的飯,少說能掙個幾兩銀子,何樂而不為?
無奈她是女子,就算大楚民風還算開放,但跑到全是男子的船上過夜,委實是離經叛道。
宋玉枝作為穿越人士,自己倒并不覺得如何。
但現在她不是孤家寡人,家裡還有母親和弟弟。
周氏是這個時代的普通婦人,讓她知道這樁事,指不定得擔心成什麼樣。
一家子好不容易完全一條心了,屬實是沒必要為了眼前的幾兩銀子,讓她再懸心憂慮。
還有一遭,江記船行再有口碑、再老字号,她跟對方是初次合作。
在人家的地方過夜,又是船上,說句誇張的,這船要是突然開走,她連哭都沒地方哭去。
宋玉枝想了半晌,試探着問:“我家中不太方便離人,過夜怕是不行的。
若不是不上船去……”
“啊,這樣啊。
”江鵬舉略有些遺憾地歎了口氣,他倒是沒想到宋玉枝的性别問題,隻突然想手藝可是很珍貴的,旁的不說,便是船上的老舵頭、老船工,指點個徒弟都得經過各種考察,受了拜師禮,才願意指點一下新人。
眼前的小哥做的吃食又格外美味,可能是什麼家傳秘方,當然就不方便當衆示人。
“是我唐突了,那就不去船上,小哥今晚做了,咱們明早交貨如何?
”
這當然是可以的!
宋玉枝笑得眉眼彎彎,一口應承了下來。
兩人很快商量起細節來。
出海行船,短則月餘,長則小半年。
鹵下水、菜包肉包之類的都不算特别耐放。
江鵬舉就道:“那白面夾馍和各色包子,各來五十個就好。
至于旁的饅頭、餅子,不拘什麼東西,隻要味道好,小哥看着做,能做多少我要多少。
”
說完,江家的賬房先生又上前給了一些定金。
當然了,定金不多,也就半錢銀子左右。
畢竟人江記船行是有口碑的老字号,那麼大一艘商船就停靠在碼頭,又不會跑。
宋玉枝這邊隻是個流動攤子,揣着銀子跑了都沒地方找人去。
說定之後,天陰沉下來,眼看着就要下雪,江鵬舉便帶着人回船上去了。
宋玉枝也趕緊推上已經空了的推車,腳步輕快地前往碼頭出口。
出口那裡有衙門設置的一個閘口,交清二十文臨時攤位費就能離開。
排隊交銀錢的時候,宋玉枝已經在腦子裡想做什麼東西了。
說到耐放的幹糧,時下的人想到的都是饅頭餅子之類的東西。
但作為現代人,宋玉枝第一個想到的卻是方便面!
試問哪個華國人在長途旅行的時候,沒被列車上的方便面香迷糊過呢?
這東西既香,又能儲存,做起來對她而言也不難。
就是成本方面,比饅頭和餅子之類的高不少。
而且她還隻有一晚上的時間,要先确保交夠足定數額的包子和夾馍,時間上頭緊的很。
那就不去弄面條,先弄個調料包出來,做成火鍋底料那樣的固體狀,隻要保存得當,能放不少時間。
而且江家少爺不是說了嗎?
他們船上的廚子手藝普通的很,隻要有了方便面那種調料包,用後世網上誇張的說法,那是涮鞋底都好吃!
這吃食買賣本也不是一錘子買賣,若隻是做普通的吃食,等到幾個月之後江家行船回來,還能記得她才有鬼。
就得做出個新奇的、别家沒有的東西,才能确保這條線能長此以往做下去。
而且碼頭上那麼些商船呢,隻等一傳十、十傳百的,這買賣的規模自然就擴大了。
回到清水巷的時候,宋玉枝心裡已經有了成算。
家裡靜悄悄的,周氏和宋知遠都沒想到她這會兒就回來了,都還在屋裡睡着。
宋玉枝放輕了手腳,進屋去瞧了他們一眼。
看他們都沒舍得燒炕,便在炕洞裡添了一把炭火,而後便立刻出了門。
别的不擔心買不到,她隻怕沒了好肉,畢竟明兒個一早就要交貨。
像前一日似的,等着張屠戶起身再去買肉就來不及了。
跟鄰居打聽了一番,宋玉枝很快找到了張家的肉檔。
快要下雪的正午,天色陰沉地像要入夜似的,還好張屠戶那壯碩的身形惹眼的很,隔着大老遠,宋玉枝就看到穿着單衣、外圍襜衣的張屠戶。
她小跑着上前,脆生生地喊了聲“張叔”!
看見宋玉枝,張屠戶臉上帶出一點笑,“枝枝怎麼過來了?
可是遇上了什麼事?
”
不怪張屠戶多想,今兒個是宋玉枝第一日擺攤,萬事開頭難,這時候又正是碼頭上人來人往的時候,照理說宋玉枝怎麼也不該出現在這兒才是。
宋玉枝笑着說沒有,“今兒個遇到了個大主顧,讓我給他們船上做些幹糧,明兒個天亮前就要交貨,我便想着再來買些肉。
叔這裡可還有好肉?
”
張屠戶前頭正滿臉愁容呢,連着幾日生意好,賣的一點不剩,連自家兒子想打牙祭都不夠。
他今兒個特地多切了一些來賣。
卻沒想到剛過晌午就變了天,豬肉生意又跟别的不同,俗話說早不買豬肉,晚不買豆腐的,每天中午前後,才是肉檔生意最好的時候。
這些豬肉已經從地窖中取出,還切下來了,再凍回去影響口感,一些懂行的客戶也不會買賬。
兩人一拍即合,張屠戶立刻說有!
很快宋玉枝就選好了自己要的肉,這次她要的多,左右街上也沒什麼人了,張屠戶索性就把檔子收了,用攤檔上的闆車幫着宋玉枝送回去。
後頭知道宋玉枝還要再買些面粉和旁的,張屠戶也沒有二話,跟着她拐了好幾個地方,都放到闆車上送到宋家小院。
宋玉枝結清了豬肉錢,跟張屠戶道了聲謝,“今兒個事忙,等忙過今日,我再給您家送些吃食答謝。
”
“街坊四鄰的,你又買了我家的肉,幾步路工夫而已,不值當什麼。
”
滿頭大汗的張屠戶不以為意地擦了把汗,笑着擺手讓宋玉枝兀自去忙。
宋玉枝撸起袖子,轉頭就進了竈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