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甜軟糯綠豆湯
綠色素來是最平複治愈的顔色,更别說那綠豆涼粉呈現半透明狀,讓人莫名聯想到了同樣晶瑩剔透的冰塊。
離的近了,甚至還能聞到獨屬于綠豆的清淡香氣。
方才還直說一點胃口也無的婦人,莫名覺得身上的燥熱消退了好幾分,出聲詢問道:“這是什麼?
”
據《東京夢華錄》稱,北宋時汴梁已有細索涼粉。
豐州城這樣偏遠的北地,自然是不能跟北宋時的汴梁相提并論的。
起碼宋玉枝在碼頭上隻見過别家賣冷面,還未見過有人涼粉。
所以宋玉枝并不見怪婦人不認得涼粉,笑着為她解惑道:“這是我家新做的綠豆涼粉。
有酸辣和紅糖兩種口味,酸辣的三文錢,紅糖的五文錢,您可要試一試?
”
那婦人才剛差點暈倒,本就是準備吃上一口東西的,便立刻點頭道:“那我要一碗酸辣的。
”
宋玉枝笑着應了一聲,轉身走到推車旁,拿出刮刀,利落的把從大塊涼粉上刮出一碗細絲。
既然早就想好今日午市要賣涼粉,宋玉枝做飯菜的時候,就用醋和醬油、鹽等調料,調配好了料汁。
現下她在涼粉上澆上料汁,再碼上一點蒜泥、一點辣椒末,一碗酸辣口的涼粉就端到了那婦人的面前。
宋玉枝做出來的這綠豆涼粉口感細膩,跟豆腐似的軟嫩,卻又比豆腐彈牙爽滑,清香怡人,再搭配上那酸辣的料汁,更是讓人胃口大開!
婦人剛吃過一口,眼睛立刻就是一亮,接着就捧着那大碗,吃上第二口、第三口……
很快就吃完了一碗。
婦人吃出了一些薄汗,讓碼頭上的風一吹,頓時也不覺得熱了,渾身通泰,每個毛孔都透出一股子熨帖。
她意猶未盡地看向還擺在門口的那一大盆涼粉。
一般來說,胖人的胃口是比瘦子的人大一些的。
婦人就是如此,她沒吃飽,但是又不想在人前顯得太過貪吃。
她體型比常人豐滿很多,往宋玉枝家攤檔旁邊一坐,好些路過的人都會多看她一眼。
要不是剛才差點暈倒,讓人攙扶到了這處坐下,又被那稀罕的綠豆涼粉吸引了注意力,她可不會在人前用飯。
再吃第二碗,也不知道他們背後怎麼嘲笑她。
可要是不買,晚上回去少不得記挂着——這樣熱的天氣,她這身體可不方便經常出來。
宋玉枝察覺出來婦人的性子腼腆和為難,她素來不怎麼喜歡和客人反複推銷吃食的,眼下便一反常态詢問道:“客人吃着可還喜歡?
若是喜歡,不妨帶一些回去給家人嘗嘗。
這料汁簡單的很,客官可以回去自己搭配,不放辣椒末,光放醋和蒜泥也是好吃的。
要光粉的話,我給客官算兩文錢一份。
”
天氣一熱,綠豆的價格比平素貴了一些,但也就七文錢一斤。
而一斤綠豆能出六到八斤涼粉,一碗涼粉不過半斤左右,就算賣兩文錢,宋玉枝也有不少賺頭。
婦人這才笑開來,“小娘子手藝真是好,這一碗涼粉下肚,我身上舒坦多了。
是該帶一點給家裡人嘗嘗。
這樣,小娘子給我裝個六份。
”
六份光粉十二文,加上前頭的三文錢,也不過十五文錢。
十五文錢,若是在碼頭上自個兒吃一頓,那絕對不算便宜了。
可這是買給全家吃的,就顯得非常物美價廉了。
婦人很爽快地付過了銀錢。
這種需要外帶的,宋玉枝就不給人刮絲了,而是估摸着斤兩直接給人切了一塊下來。
攤檔上隻有稱銀子的小戥子,還沒有大秤。
宋玉枝就說讓婦人回去吃之前,可以先用秤稱上一稱,絕對隻多不少。
婦人聽了,一邊笑着接過,一邊笑着擺手道:“小娘子說的哪裡話?
我自然相信你。
”
方才她又不是真的中暑暈過去了,隻是眼前有些發黑而已,便瞧見了好些人避之唯恐不及。
也瞧見了宋玉枝這本是置身事外的,特地搬條凳、拿蒲扇上前幫忙。
更别說别家都門可羅雀,就宋玉枝這兒看着還怪熱鬧。
宋玉枝要真是做起買賣來不實誠的人,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好生意?
送走這婦人之後,宋玉枝很快迎來了第二個吃涼粉的客人。
那是一對父子,同樣是一頭熱汗的過了來。
那父親約莫三十來歲,穿一件細布書生袍,狀況尚且還好一些。
他兒子瞧着隻比宋知遠大一些,熱的小臉绯紅,跟小狗似的吐着舌頭,喘着粗氣。
那孩子爹沒好氣道:“都說了近來天熱,你非要來吃這蓋澆飯。
回頭中了暑,你娘肯定得連帶着我一通罵!
”
一邊罵,一邊他難掩心疼地拿出汗巾子給自家兒子擦汗,用手給他扇風。
那小孩沒有頂嘴,隻是小聲嘟囔道:“要不是爹把碼頭上的蓋澆飯帶回家,讓我吃了一遭,我會一直記挂着嗎?
再說了,咱們說好的,我在學塾的考校裡得了甲等,爹就要帶我來吃的。
爹自己就是教書先生,總不能言而無信。
”
“别剛學了個詞兒就亂用。
我那是言而無信嗎?
我明明說了可以我來買了帶回去。
你非說就是天熱,才要過來吃,不然容易走味兒甚至馊了。
這下好了,到了人家攤檔前頭了,熱成這樣,你還吃得下熱飯嗎?
”
那能言善辯的小孩沒出聲了,蔫蔫哒哒地垮下了肩膀。
父子倆這般逗趣,宋玉枝見了聽得好笑,出聲道:“吃不下熱食也不礙事,我家新做出來的綠豆涼粉,是冷食。
若是連冷食也吃不下,那還有剛熬好的綠豆湯,擱了白糖,軟糯香甜,二文錢一碗。
喝上一碗正好解暑。
”
宋玉枝這邊午市曆來都是有湯水的。
今日既然買了那麼多綠豆,宋玉枝就沒做别的,做了綠豆湯。
隻是前頭又是燒菜,又是煮飯,還煮了一大鍋涼粉,竈上的鍋被用個不停,最後才開始熬綠豆湯,而綠豆湯又需要時間熬煮,便到了現下才煮好。
“那我喝綠豆湯!
”小孩頓時又來了精神,“還要涼粉!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