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?
廚藝在手,天下我有

第四百零七章 回家團圓過節去

   宋玉枝做出來的吃食,素來是不會讓人失望的——

   那桂花酒釀湯圓裡的湯底被熬煮透了,呈現半透明色,稠稠的,浮着圓滾滾的白色小丸子,最上層飄着一層金黃芬芳的桂花。

   吃到嘴裡,小丸子軟糯Q彈,糯叽叽的,酒釀香氣濃郁,酒味卻不會太過濃郁。
桂花更是經過蒸制,輔以一點蜂蜜,去除了原本的澀味。

   總體甜甜糯糯,令人口齒生香,心脾沁然。

   豐州城民風開放,中秋燈會這樣一年一度、在晚間舉行的燈會,多得是未婚男女相約一道前來的。

   這樣的客人,正是最講究形象的時候,自也不會選擇臭豆腐那種味道大的,或者分量太大的吃食。

   小小一碗的桂花酒釀丸子正好,既不會花掉很多銀錢,又不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。

   還能留下一段帶着芬芳味道的記憶。

   另外若說誰對這種香甜的味道,最沒有抵抗力。

   那自然是小孩子了。

   來宋記自家小攤檔前消費的客人裡,最多的就是年輕男女和帶着孩子出來遊玩的家長。

   李英傑幫宋記抽到的這個攤檔,除開市口跟第一檔差了一些,其他真是再挑不出毛病。

   位置寬敞的很,除開推車和放各色月餅的架子外,另外還能擺四張矮桌。

   華燈初上的時候,四張矮桌已經坐得滿滿當當。

   好在就那麼一小碗東西,剛夠人甜甜嘴,再慢條斯理的客人,至多花費上一刻鐘,也能喝完,不怕後頭的客人久等。

   更别說,多得是那種急着四處逛逛,一邊喝甜湯,一邊心思已經飄到其他地方的客人。

   宋玉枝見了,幹脆就允許客人外帶,隻需要多付兩文錢押金。

   都知道他們這些能在花燈會上擺攤的商戶,是衙門那裡過了明路,登記在冊的。

   所以哪怕是沒聽過宋記名号的客人,也不怕宋記眛下兩文錢,通常都會爽快地付款。

   另外他們吃着高興了,少不得也會關注一下宋記攤檔上的其他吃食。

   酒釀丸子的利潤并不算厚,但大過節的,宋玉枝也不會吝啬,早就把三種口味的月餅,都制成了拇指大小、切成小塊的試吃裝。

   凡是表現出月餅感興趣的客人,宋玉枝都會邀請對方品嘗。

   絕大多數品嘗過宋記月餅的客人,難免都會有些意動。

   尤其是同心上人結伴而來的男子,更是不會放過這樣的表現機會。

   他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,就開始為中秋花燈會積攢銀錢了。

   手頭寬松一些的,三種口味的月餅會一并打包購買,讓心上人帶回家去,和家人一道分享。

   而銀錢不湊手的,起碼也會買上其中一種,湊個過節的好意頭。

   不知不覺,燈會的時間過去了一小半,宋玉枝熬煮的那鍋酒釀丸子銷空了。

   好在這道江南特色甜湯的做法,十分簡單,就是将糯米粉用開水和成團,搓成小丸子後,放到開水鍋内煮沸,最後依次放入酒釀、冰糖和處理過的桂花,一道熬煮就成。

   宋玉枝依舊節儉,這次使用的推車,還是先前她在碼頭上開攤的那輛,火塘的問題一直未能徹底改善,火力并不強勁。

   但熬煮個甜湯還是夠用的。

   在第一鍋即将售罄之前,宋玉枝就把推車挪到了攤檔最前頭,開始熬煮第二鍋。

   也正是這個舉動,宋記攤檔上的生意很快又上了一層樓——

   宋玉枝見到了很多熟面孔:

   有之前參加龍舟隊的苦力,日常都在船隻附近活動的船工,城西附近村子裡的村民,古家夫婦……還有從前的鄰居,胖嬸和老劉頭。

   都是從前在碼頭上時常見到的故人。

   這些人日常都不進城,也就一部分人,在宋記開業那日,他們特地過來捧了一次場。

   後來見宋記開業就舉辦了,别出心裁的轉盤抽獎活動,不再缺人氣。

   逐漸他們便不會特地過來了,和宋記漸行漸遠。

   他們都帶着喜出望外的笑意,同宋玉枝寒暄。

   “一晃小半年,小娘子可真是變了個人一般。
要不是看到這推車,我們都不敢過來了。

   “都說城裡的風水養人,我從前還不信呢!
我如今見到小娘子才算是相信了。

   “小娘子現下的鋪子經營得咋樣了?

   “小娘子現下都梳起婦人發髻了。
也不知道誰家小子這麼好福氣!

   宋玉枝見到他們也很高興。

   哪怕是早先起過龃龉、鬧過不快的胖嬸,随着事過境遷,宋玉枝都隻覺得親切。

   她耐心地回答衆人的問題,說解釋自己的夫婿正在鋪子裡的值守,另外也會抛出一些個問題,問問大夥兒的近況。

   大過節的,又是在熱鬧的花燈會上,加上這些跟宋玉枝攀談的人,都是與她有些交情的。

   便也沒人會說不好的事,都是揀好的說與宋玉枝聽。

   連胖嬸也早就改了過去掐尖要強的性情,樂呵呵地同宋玉枝分享自家又添了個孫女的喜訊。

   一邊寒暄,這些久未嘗到宋玉枝手藝的故人,都會買上宋玉枝做的吃食。

   哪怕再沒銀錢,五文錢一碗的甜湯,總歸不算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。

   在如此和樂熱鬧的氛圍下,宋玉枝一晚上就銷出去三百來碗甜湯和百來塊月餅。

   後頭的兩日也大差不差。

   轉眼就到了中秋節當天。

   這日中午過後,路上的行人便漸漸少了下來,想也知道沒什麼人會在這樣的節日裡,外出用飯。

   宋玉枝幹脆就給大夥兒放了半日假,讓衆人都回家團圓過節去!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