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三章 拜師和結幹親
聽到這,宋玉枝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?
一衆書生對魏夫人這般敬重,就是因為先前他們都曾想過拜入魏先生門下,或者說到現在還有這樣的想法。
魏夫人則應該也不是剛到,而是已經在門邊站了一程子,聽到了他們的談話内容。
這才擡出了魏先生,為自己和弟弟做臉,讓那假清高的鄭書生不敢再把自家小看了去。
果然,在這之後,那姓鄭的書生嘀咕歸嘀咕,卻不敢再擺出那倨傲的嘴臉,末了也隻道:“難怪先生對這宋小哥格外看重,他竟是連魏先生都想招攬的學生,想來必定有常人難以企及的優秀之處
!
也難怪……也難怪宋小娘子會看不上普通的學堂。
”
聽得宋玉枝一陣失笑。
她是真沒有看不上普通學堂的意思!
這鄭書生也不知道怎麼讀的書,把腦子讀傻了、耳朵讀聾了一般,愣是一點不信她的話!
宋玉枝也懶得再同他掰扯,一邊讓夥計送客,一邊請了魏夫人去後院的休息室說話。
在休息室内坐定之後,宋玉枝親自為她添了一盞熱茶。
魏夫人開口道:“你莫要同那書生一般見識,他那樣的酸儒整日就知道‘之乎者也’的,說好聽點就是清高,說難聽些就是目中無人,不通人情世故。
我看不慣這樣的人很久了。
”
宋玉枝在心裡猛猛點頭表示贊同,但面上她可不會附和——
魏家就是文人之家,魏夫人作為文人家眷,說這樣的話還成。
她若是貿然附和,很容易就冒犯到魏家。
眼見宋玉枝隻笑不說話,魏夫人心裡更愛她的妥帖細緻。
二人寒暄了一番,說了說各自的近況,宋玉枝又問候了魏老太太一番後,魏夫人不再兜圈子,直接道:“又過了兩刻鐘了,小娘子可考慮好了?
”
“您這是又讓我考慮什……”話未說完,宋玉枝反應過來,“您剛才不是為我解圍,才那樣說的嗎?
”
“是也不是。
一半一半吧。
”魏夫人沖着宋玉枝眨了眨眼。
商宴結束的當晚,魏夫人和魏老太太便有了關于結幹親的初步想法。
後頭她們又問詢了魏先生的意思。
魏先生孝順又尊重的妻子的意願,加上幾次接觸下來,他也對宋玉枝這晚輩的感觀很好。
他并沒有反對,隻是猶豫道:“咱家同宋小娘子打交道之初,便多虧了宋小娘子的精妙廚藝,喚回了母親的胃口。
同樣也是她一語驚醒夢中人,讓母親轉愁為喜……
今遭辦宴,更是幸得宋小娘子替咱家周全顔面。
如今宋小娘子再無困局,所開設的食府更是前途坦蕩,咱家現下才提出想結幹親,會不會晚了些?
她會不會把咱家當成那種見人得勢,就緊趕着往上貼的人家?
”
魏老太太和魏夫人齊齊啐他想太多。
魏夫人說:“正是幾次相處,我們見識了宋小娘子的品性,發自内心的對她生出了喜愛。
人心肉做,隻要我們如實相告,宋小娘子哪兒會那麼想我們?
”
魏老太太也道:“宋丫頭就不是那樣會胡思亂想的人。
她娘我雖然沒見過,但能教養出那樣的女孩,她娘自也不是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。
”
魏先生被怼得不敢再開口,後頭還吃了魏老太太一頓挂落。
去年初次相見,魏老太太就打從心底裡喜歡上了宋玉枝,又知道她們一家三口境況艱難,提出過想把人留在身邊。
是魏先生說兩家都見惡于聖前,宋家又才被流放過來,當下不好牽扯過深,來日方長雲雲。
若是那會兒按着魏老太太的意思辦,現下也就不用大費周章了——
如魏先生所言,宋家的日子好起來了,宋玉枝已經不需要一門得力的幹親扶持了,人家憑啥來給他們魏家當幹閨女\/孫女呢?
魏老太太逼着魏先生想一個萬全之策。
這些日子魏先生思來想去,總算有了點頭緒。
宋玉枝确實不缺長輩,但還不到八歲的宋知遠不正是讀書的年紀嗎?
雖說宋家人不能再科舉入仕,但讀書使人明智,宋家又不是目不識丁的人家,自是明白讀書的好處。
從前沒那麼安排,可能是受條件所限,亦或者未尋到合适的先生。
時下的師徒關系之緊密,僅次于父子。
姐弟倆一個輩分,若是讓宋知遠拜入魏先生的名下,還怕宋玉枝同魏家遠了去嗎?
眼下,魏夫人把這樁事當成一樁笑談,講給宋玉枝聽,又道:“老太太罵人罵多了,便有些上火。
我夫君呢,現下看到老太太就覺得理虧,頭都擡不起來,跟耗子見了貓似的……今兒個總算是論出個章程,我便急巴巴地過來尋小娘子了。
”
一邊說,魏夫人一邊打量宋玉枝的神色。
宋玉枝先是有些驚愕,随即又有些猶豫道:“魏先生先前的擔心也不無道理,咱們兩家走得太近會不會……”
魏夫人擺手說不礙事,“曆來朝廷忌憚的,都是盤根錯雜的姻親關系。
哪裡會想着去打聽,誰家收了誰人當幹閨女了呢?
當然門生倒不是小事兒,但你魏伯父已經緻仕,你家知遠又不準備科考,何況……”
何況現在的風雨飄搖的朝廷,還不知道能支撐多久。
說不定一年半載之後,就要改朝換代。
那時候誰會去管魏家和宋家呢?
新皇登基之後,為了拉攏人心,很有可能還會起複兩家人。
屆時更是沒有什麼好憂心的了。
這些話魏夫人現下不好多說,隻恰好到處地止住了話頭,頓了頓後,又道:“小娘子不必想那麼多,隻要發自本心去考慮這件事。
”
說罷,魏夫人還同宋玉枝道這其實是兩件事,一是結幹親,二是拜師,可以同時進行,也可以随意擇其一,即便宋玉枝兩樁都不願意也不礙事,千萬不要因為今日的事兒,影響了兩家的情誼。
都說清楚了,魏夫人起身告辭,沒說非要逼着宋玉枝當場表态,給她留足了空間和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