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七章 新思路、新方向
這種跑腿詢價的活計,趙大娘還是跟往常一樣,陪着宋玉枝來的。
見宋玉枝把秀氣的眉頭蹙起,趙大娘試探着問:“枝枝,不然你先回去,我留下再跟掌櫃磨一磨價?
”
說這話的時候,自然是背着人的。
冰局的掌櫃和夥計們都忙得不可開交,也根本沒那個時間去關注她們二人。
但也正是看他們這般忙,宋玉枝就搖頭道:“大娘不必折騰。
這入伏前的冰不愁賣。
别說你是跟掌櫃磨價兒,就是跟東家當面談,人家估計也不會松口的。
”
似乎是為了印證宋玉枝這話,門口又進來一人,那掌櫃見了後,直接拿出一張寫着“今日售罄”的木牌,讓夥計挂到門口去。
趙大娘見了,自然奇怪道:“掌櫃,方才不是說你們冰局存了好幾窖冰嗎?
怎麼這會子突然就售罄了?
”
那掌櫃拱拱手,說對不住,又解釋道:“客官,我們冰局确實存了好幾窖的冰,但這冰窖一開,裡頭的冰就會開始融化。
所以一般都是前一窖的冰賣完後,隔日一早再開另外一窖……今日确實不巧,來了大主顧,肯定得把剩下這半窖給包圓兒了的。
今日又是這個時辰,不方便再開另一窖了。
”
說完,掌櫃也顧不上她們這樣隻問不買的小主顧,立刻從櫃台後迎了出去。
趙大娘一邊嘟囔,一邊往門口張望,“什麼主顧這般闊綽?
上來就能包圓半個冰窖的冰。
”
宋玉枝也有些好奇——半個地窖的冰的價格,她一下子都算不過來,少說也得百兩銀子。
而能出的起這一大筆銀錢的,怎麼也是豐州城裡有名有姓的達官貴人、鄉紳富戶之流。
這樣的人家,想來也不缺地方和人手,完全可以在冬日裡,用賤價把冰給買了存上,夏日裡再取用。
為何要到入伏前,冰價貴了數十倍的時候,才來買冰呢?
她便也一道看過去。
卻看來人跟宋玉枝想的大相徑庭,根本不是什麼富貴打扮,而是穿着一襲灰撲撲的細布僧袍,頭上點着戒點香疤的和尚!
那和尚和掌櫃碰了頭,口念了一聲佛号之後,還真就拿出一張大額銀票,把冰局裡頭的冰給包圓兒了!
掌櫃驗過銀票之後,樂呵呵地招呼夥計,讓他們去取冰運送……
冰局裡頭還有其他客人。
看那和尚财大氣粗的模樣,不少人都嘀咕起來。
“乖乖,哪裡的和尚這般闊綽?
!
”
“可不是?
這些個和尚說是已不在紅塵中,穿是穿的挺普通的,卻比咱們這些紅塵俗人還會享受!
”
“唉,别說了,我家兒子近來得了熱病,我才舍得過來買冰……早知道這樣,我讓我兒子出家當小和尚去了,長大後再還俗嘛!
”
掌櫃哪裡見得旁人這般非議自家的大主顧呢?
他轉頭幫着圓場道:“幾位客官誤會了,這位大師是城外慈光寺的弟子……”
慈光寺在豐州城内的聲望,遠不如更負盛名的清淨寺。
更别說清淨寺就在豐州城裡頭,城内百姓若想燒香拜佛,大多都會選擇去清淨寺。
但唯有夏日是例外。
夏日裡城内的清淨寺也是暑熱難當,而城外山林間的慈光寺反而成了香饽饽。
不少貴人、富戶的女眷,都會選擇去慈光寺小住一段時間,既能禮佛,也能避暑。
她們出手大方,幾十、上百兩的香油錢說添就添。
相對的,慈光寺得照料她們的飲食起居,也不能讓貴客們跟他們這些苦修的的僧侶一樣。
便少不得要來購置一些冰,給她們改善居住條件。
聽完掌櫃的解釋,衆人恍然地點了點頭。
但還有人覺得不對,“便是掌櫃不說,我也聽聞過慈光寺是避暑聖地,但往年也沒聽說他們能掙……能收到那樣多的香油錢啊!
買冰都按窖論!
”
“客官有所不知,這裡頭還有一層原因呢!
不知道諸位可還記得朝廷頒布的那‘催婚令’?
”
今年年初,朝廷下發了诏令,劃出了紅線,讓所有年滿十七的姑娘家,都得出嫁。
雖然超過紅線,需要繳納的幾兩罰銀,在大戶人家那裡并不算多少銀錢。
但大戶人家恰恰正是最看重名聲的,哪兒能看着自家姑娘成為紅線外的老姑娘呢?
诏令一下,他們就在給自家适婚的姑娘相看人家了。
一時豐州城内還掀起過一陣子相親、出嫁的熱潮。
而謹慎一些的大戶人家,卻是急歸急,卻也怕忙中出錯,耽誤了自家姑娘一輩子。
便到了現下,經過半年時間,才給自家姑娘相看好了人家,定好了婚期。
出嫁在即,旁的事務都能由雙方家人操持,但姑娘家自個兒也忙啊!
繡嫁妝隻是一方面,很多姑娘家還會在婚前,特特去寺廟清修一陣子,吃上一程子的齋飯。
務求來日給新郎官留下了個好印象!
掌櫃壓低聲音道:“很多小姐的名諱,我不敢擅提。
但總歸城裡排的上号的人家的小姐,近來都在慈光寺小住……她們金尊玉貴,又出嫁在即,不容一點馬虎,自然比往年還大方!
”
城裡排的上号的人家,那不就是知州、同知、通判……那麼幾家。
冰局裡的一衆客人立刻不敢再問什麼,有些怕惹禍上身的,那更是直接開溜。
宋玉枝還得回鋪子裡,便也跟着他們一道離開。
隻是離開之前,她恭恭敬敬地對着那和尚見了個禮。
趙大娘奇怪地看了她一眼,臉上的神情好在說:“往常怎麼不知道你這般虔誠?
”
宋玉枝往常對神佛雖有敬畏之心,卻跟“虔誠”兩個字不搭邊。
她給和尚見禮,其實是感謝他給自個兒提供了一個新思路、新方向!
一個不需要花費現有流動資金,也能讓宋記有冰可使的法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