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四章 互惠互利,七夕節至
突然被她這麼一問,李二姐和李英傑都是一頭霧水。
半晌後,李二姐回憶道:“宋小娘子用的那菜刀,樣式古樸,通體烏黑,模樣确實與一般的菜刀有些不同。
但總體來說,也不像是什麼世間罕見的寶物……姐姐突然提這個作甚?
”
說着話,姐弟三人正好走到自家客棧前。
李大姐帶着他們進了去,到了櫃台後才壓低聲音道:“那菜刀确實不是什麼稀世罕見的寶物。
但卻有大有來頭,乃是王家的東西。
”
王乃是大姓,李英傑聽得迷茫,“哪個王家啊……”
李二姐卻從李大姐那慎重的态度裡品出來一些,“姐姐說的不會是霍老夫人的娘家,祖上出過禦廚的王家吧?
!
”
李大姐颔首,“早年我有幸跟着爹娘去過霍家做客,還見過霍家的廚子當堂解羊。
那時候我就覺得那菜刀樣式十分特别,回來後還磨着爹娘給我弄一把類似的來。
後頭打聽之下才知道,那菜刀竟是那位王禦廚在世時親自設計、改良的,從不對外出售……便隻好歇了心思。
雖然時過境遷,我卻絕對不會認錯。
”
李英傑反應過來,“我聽人說,吉祥酒樓生意能那般好,有一部分就是因為他家東家占了個好姓氏,跟霍老夫人的娘家同姓,八百年前算是一家,借着這個攀上了霍老夫人……宋小娘子能得到王家不對外出售的菜刀,豈不是實打實的同霍家有關系?
!
難怪大姐肯開具這樣優厚的條件,大姐看中的原是這個!
”
他的消息大多都是賭坊裡來的,很多都是捕風捉影。
前半段聽得李二姐直皺眉,後半段倒還算的說是有理有據,李二姐跟着點頭。
李大姐卻還說不是,轉而又問起:“英傑,你時常出入宋記,可曾聽過他家傳出這方面的消息?
”
李英傑搖頭說沒有,“剛入伏那會,确實有一些大戶人家的丫鬟去宋記取飯食,那時候大夥兒可好奇了,私下裡沒少打聽。
但宋記上下嘴都緊得很,愣是不肯多說半個字。
”
李大姐說這便是了,“宋小娘子生的那般好,從未想過利用自己的容貌,更也沒有利用食客顯赫的身份,為自家造勢。
足可見她是自立自強的性子。
哪怕她同霍家有關系,想來也不會利用。
所以,與其說我看中的是宋小娘子同大人物的關系,不如說我看中的是她這個人。
”
一個有真本事,心思正,腳踏實地,自強自立的人。
做什麼會不成功呢?
更别說短短一下午的相處,李大姐還從宋玉枝身上窺見了其他可貴的品質。
左右現下除開宋記,沒有更好的合作對象可以選擇,契書也隻簽了一年,若是真的看走了眼,同宋記合作沒能幫自家客棧挽回頹勢,虧損也還在可控範圍内,李大姐認了!
解釋完這些,李大姐又觑了李英傑一眼,“下午同宋小娘子說了那麼多的話,有一句話倒不盡是寒暄。
真真叫‘百聞不如一見’啊,要不是親自去了一趟,我還不知道宋記的賬房,乃是人家小娘子七歲的弟弟。
”
李二姐再次同李大姐站到了同一陣線,涼涼地道:“可不是?
宋小娘子還說往後對賬事宜,也交由她弟弟負責呢。
同樣是少東家,咱家少東家比那宋小哥大了這樣多,卻是……”
人要臉樹要皮,饒是李英傑再混不吝,那也不能眼睜睜看着自己,被一個小豆丁給比下去!
李英傑連忙告饒,“這場合作說來也算是由我促成的。
往後同宋記對賬,就也包在我身上!
”
說着話,李英傑就從櫃台裡翻出算盤開始練手。
到底是家裡唯一的男丁,他幼時也是在這上頭下過苦工的。
李家二老過身後,他才疏懶了下來。
李大姐和李二相視一笑——
若是此番能激出弟弟的鬥志,那麼就算同宋記的合作沒達到預期的效果……這“學費”怎麼也不算白交!
*
在這日之後,有了清風客棧輸送過來的客人,宋記的生意越發好了,烤鴨銷量喜人。
連先前同福海樓東家一道過來的那幾個富客,吃過一次後還念念不忘,讓下人來跑腿購買。
宋玉枝實在有些忙不過來了,不得不弄出限量,聲明烤鴨隻在每日午市出售三爐,也就是三十隻。
當然清風客棧作為下了重注的合作對象,宋玉枝還是給予了一定的特殊待遇。
在那裡入住的客人不在限量範圍,另外開爐計數。
清風客棧的大廚告老歸家之後,店内便隻剩下粗通皮毛的幫廚,隻能做些簡單的吃食和幫忙加熱飯菜。
初時聽聞這樣的改動,客棧的不少住客都覺得不大方便。
但聽說拿着客棧的腰牌,前往不遠處的宋記消費,能享受九成價,還能吃到宋記的招牌限量烤鴨,加上入住客棧的、通常都是家不在本地的外鄉人,本也要四處轉轉的,他們便沒有上趕着抱怨,而是決定去一探究竟。
一探之下,他們自是不會再不滿——
宋記的普通飯菜都是大鍋菜,口味上雖然未必能說遠超大酒樓,但總歸遠勝過去清風客棧的大廚做出來的。
計九成價之後,那真是實惠到姥姥家了,一個大男人花小幾十文錢就能吃得又飽又好。
尤其宋記還用着冰,走兩步過去,比他們直接把飯菜叫到房間裡,還吃着舒坦呢!
如此之下,清風客棧的住客幾乎全部去了宋記用飯,回頭還誇李家姐妹腦子活絡!
宋玉枝這邊呢,她先在店内張貼了告示,表明自家同清風客棧合作。
另外考慮到時下百姓認字的不多,她還重點吩咐了一衆小夥計,讓他們若是遇上外地口音的客人,不妨多留個心眼,打聽一下對方有沒有尋到落腳處。
若是對方不嫌煩,回答說沒有,便順勢推薦清風客棧。
如此互惠互利之下,轉眼就到了七夕節。
此時距離宋玉枝和沈遇成婚,隻有三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