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一章 堂姐妹之間的差距
王老太太雖然在外頭避暑養身體,但多年掌家的習慣使然,那會兒她已經起了身。
聽下人通傳說宋玉錦這會子過來,王老太太面上不顯,讓丫鬟把人帶進來,心裡卻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——
她和宋玉錦這孫媳婦的關系,隻能說是平平,面子上過的去而已。
宋玉錦這麼大清早出城趕來,總不至于是特特來給她這祖母請安。
王老太太抄起手邊的佛珠,轉動了十來圈,宋玉錦便也到了跟前。
不等王老太太發問,宋玉錦“噗通”一聲就給王老太太跪下了。
王老太太強忍着不耐,問道:“出了何事?
”
宋玉錦跪着沒動,隻帶着哭腔道:“祖母,我做錯了事,還請您罰我。
”
王老太太到底不是鐵石心腸,宋玉錦又是她親自挑選的孫媳婦,雖然後頭的事實證明,宋玉錦就是繡花枕頭一包草。
但終究自家晚輩,沒什麼深仇大恨。
且宋玉錦被吓得一夜沒阖眼,臉色煞白,眼眶通紅,我見猶憐。
再不見過去那令人生厭的、趾高氣昂的模樣,不似裝出來的樣子。
王老太太歎息一聲,看了一眼身邊的媽媽,讓那媽媽把屋内所有的下人都清退出去。
“沒外人在了。
你坐到我身邊來,仔細說與我聽。
”
宋玉錦恭恭敬敬地應一聲“是”,起身到了老太太身邊。
上了年紀的人,哪怕再愛幹淨,身上多少都有一股難以言說的味道。
宋玉錦下意識地就要蹙眉,然後想到一路上貼身丫鬟的仔細教授的那些話,便幹脆用帕子捂着臉,輕聲啜泣道:“祖母罵我吧,我做了一件很壞的事……”
宋玉錦按着丫鬟教授的,說自己日前得知新冒出來的宋記食府,搶走了自家酒樓的客人,心急如焚。
然後就恰逢冒出來一個陳茂,說他有法子幫忙。
“孫媳隻當那陳茂是想到了什麼新鮮玩意兒,能把那些被搶走的客人給吸引回來。
誰成想,他竟先去尋人破解了宋記煲仔飯的事方,大肆宣揚給其他同行。
後頭尋了一對裝神弄鬼的母子……”
這些話,宋玉錦已經演練了好幾遍。
一邊說,她一邊心懷忐忑地觀察着王老太太的神色變化。
好在,真如她那丫鬟所說,王老太太是見慣了風浪的人,抄襲同行的招牌菜和市井那種裝神弄鬼訛詐的把戲,她哪怕沒親眼見識過,也多少聽說過。
她老人家一直神色淡淡的,直到宋玉錦說到這場鬧劇驚動了霍知州,由霍知州親自審問出了結果。
王老太太這才神色一凜!
這檔口她也顧不上責罵宋玉錦,隻問:“陳茂何在?
”
宋玉錦連忙道:“陳茂昨晚聽到消息,就已經躲了去。
不過孫媳昨晚就讓人去尋他,也把他尋到了。
現下,他就在門外。
”
王老太太的神色不辨喜怒,說讓陳茂進來。
等陳茂跪在了堂前,王老太太依舊老神在在的,讓人捉摸不透。
她并不看向陳茂,而是不錯眼地看着宋玉錦,沉聲問道:“陳茂,方才我這孫媳婦說,你自作主張做了好些事兒?
”
宋玉錦被她盯得七上八下的,但也沒露怯。
先前她親眼看着自家丫鬟如何對陳茂曉之以情、動之以理的。
陳茂也機靈,知道不論如何自己都是洗不脫的。
畢竟那賊母子隻在陳家村一帶行騙,絕對不是宋玉錦這樣生長在高門大戶的嬌貴人,可以接觸到的。
所以他不止直接承認了,還道:“小的被豬油蒙了心,做下了錯事,昨天還想着徑自躲了去!
得虧少夫人讓人攔住了小的,又勸了小的好一番……小的現下不想着逃了,全聽老夫人發落!
您老發句話,小的便立刻回城自首!
”
沒從宋玉錦臉上尋到什麼端倪,王老太太把臉轉了回來。
一時間屋内靜的落針可聞。
隻聽到王老太太拈動佛珠的聲音。
好半晌後,王老太太再次開口,詢問呂掌櫃何在?
宋玉錦回答道:“呂掌櫃已經病了好幾日了,孫媳曾經親自去請過,但是……他現下應該還在家。
”
也是湊巧,光說到這,外間便有丫鬟通報,說呂掌櫃求見。
等他也到場了,王老太太便讓宋玉錦先出去。
宋玉錦心急火燎的,偏這會子越發不敢違逆王老太太,便到了廂房等着。
這一等,就等過了一二個時辰。
沒多久,吉祥酒樓的白管事等人也被喚了來。
宋玉錦宛如熱鍋上的螞蟻,她那丫鬟對着她頻頻使顔色,總算把她給安撫了下來。
天光大亮的時候,王老太太跟前的媽媽過來知會了宋玉錦一聲,說她可以回去了,好說:“老夫人說了,您後頭若是無事,不妨在家多陪着大夫人禮佛。
”
被送出避暑莊子,坐上回程的馬車,宋玉錦仍然有些不敢置信,“這就……完了?
”
雖然一如既往的坐了半個早上的冷闆凳,也被王老太太捋掉了管理酒樓的差事。
但這結果跟她前頭設想的、老太太雷霆震怒讓王宏康休妻相比,實在是不值一提!
宋玉錦喜不自勝,臉上總算出現了笑容。
她那丫鬟在心裡無奈地歎息了一聲。
一如她猜想的,王老太太早就對她這主子不抱什麼希望了,故而對她再次犯下蠢事,老太太也并不見怪。
唯一讓老太太比較在意的,就是這樁事鬧的大了一些。
但好在根據她所知道的律法,這種沒釀成什麼大禍的民事糾紛,官府也不會重判。
王家這樣每年除繳納大筆稅款外,還捐款修橋鋪路的人家,在官府也有一定的優待,不說超脫律法,但可以多繳納一些罰銀,把打闆子給免了,也把事态控制得小一些。
老太太最在意的,大概就是宋玉錦真的是無知愚鈍、被人蒙騙,還是起了壞心,知情使壞。
但陳茂演戲逼真,又有白管事在忙運作,加上呂掌櫃晚了一步,失了先機……
王老太太這才沒有震怒。
說來說去,還得感謝自家主子是真蠢。
不是裝出來的。
蠢到王老太太根本沒懷疑,這樣的蠢人有那個腦子和膽子,在幹了壞事之後,還敢跑到她面前,親自把事情給揭發出來。
隻是往後,自家這主子徹底被打上了“蠢鈍如豬”的印記,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有機會,插手王家的經營管理事務了。
這樣也好。
做的少,就錯的少,免得還得她來幫忙擦屁股。
一個處理不好,連帶着她也沒有好下場。
當然丫鬟少不得也在心裡感歎,真是百種米養百種人,同樣姓宋,堂姐妹怎麼能有這樣大的差距呢?
比人和豬的差距還大!
而此時被丫鬟在心裡念叨的宋玉枝,才剛和沈遇一道回到鋪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