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三章 獲勝當選
宋玉枝不明所以地看向李二姐。
李二姐急急地解釋道:“妹妹剛從竈房回來的時候,我正要同妹妹說呢。
你們走後,霍知州在堂上說了,今年因着漁夫罹難,才臨時和魏先生商量修改規則,其中疏漏不足之處頗多。
例如讓你們随機按順序挑選烹饪所需的海味,先選和後選的差别太大。
與其說是考驗廚藝,不如說是考驗運氣了……”
“故而霍知州末了又補充了一條,若是參選的大廚運道不好,沒挑選到上好的食材,又來不及調遣選用另外的食材,便能在原有票數之上,再加上半票。
”
加上那半票,宋玉枝便當之無愧地殺下了這一局,也就不用進入加試環節了。
宋玉枝是記得自己剛回來那會兒,李二姐起了個話頭要同自己說什麼。
當時正好開席,李大姐就讓她止住了話頭。
沒想到李二姐要同自己說的是這個!
難怪主桌上的投票結束之後,霍知州并沒有讓參選的大廚和其他賓客立刻發表意見!
宋玉枝有些納悶,“這補充規則,沒人提出不滿嗎?
”
李家姐妹一道搖頭說沒有,“不隻沒有,大夥兒還誇知州大人思慮周到呢。
”
也不需要她們再仔細解答,宋玉枝自己想通了。
當時一行參加競選比試的大廚,都已經在不知道這條補充規則的情況下,去往竈房了。
便也不用擔心有人為了拿到那額外的半票,特地選擇差一些的食材。
而且往年平票的情況也鮮少發生,半票而已,也不大會影響局勢。
一衆官員,包括趙通判在内,并不會在這種細枝末節的地方,同霍知州對着幹,參選的商戶就更不敢違逆他的意願了。
最後這條補充規則,順理成章的就通過了。
也就在這時,霍知州朗聲宣布道:“本屆競選,撈汁小海味勝出!
”
言罷,自有人上前,将壓在各道菜肴下的紙條展開。
沒錯,這競選比試乃是不記名的,魏家下人傳菜的時候,隻會在每道菜肴下壓上紙條,寫上大廚的名字,而不會直接道出菜肴出自哪位大廚的手。
也正是因為多了這樣一個寫紙條的步驟,宋玉枝和曹師傅所做的菜肴,才會比二人晚一步到達前堂。
不過除開宋玉枝這新人外,每年一次的競選比試,已經鮮少有新人進來。
在場的賓客非富即貴,在商宴之外,日常也少不了去往各家酒樓食肆應酬吃喝。
這不記名的步驟,對于會吃又熟悉各家大廚烹饪習慣的賓客來說,說是形同虛設也不為過,他們早就猜到那新穎獨特的撈汁小海味,是宋玉枝這新人所做——也是宋玉枝覺得自己在群衆投票環節裡,會很吃虧的緣故。
故而也不等魏家下人宣布,堂上不少人便齊齊向宋玉枝看來。
這次他們投來的目光,便少了許多嘲弄和不屑,反而多了一些好奇。
好奇宋玉枝如此年紀,怎麼就有如此驚人的廚藝?
!
宋玉枝幹脆站起身,大大方方地朝着衆人福了福身。
另一邊廂,霍知州身邊的人已經把紙條展示給衆人瞧過,上頭自然寫着“宋記食府”四個大字,宣布宋記獲勝當選新一屆的官家食肆!
霍知州捋着胡須,笑得越發開懷,招手讓宋玉枝上前。
“宋小娘子别來無恙,後生可畏啊。
”
宋玉枝同霍知州的正面接觸不多,上一次還是夏日裡陳茂做局陷害。
當時宋玉枝作為苦主上了公堂,霍知州于百忙之中親自開堂審理。
整個過程都不超過一個時辰。
宋玉枝便也沒想到時隔數月,霍知州還能記得自己,說出“别來無恙”這樣的話。
對上霍知州如同長輩看自家晚輩的慈愛目光,宋玉枝少不得要再福身緻謝。
“小娘子不必謝我,要謝也是……”霍知州意有所指地看向趙通判。
要不是趙通判非要借題發揮,在菜肴上整什麼“出身論”,也不會吓得一衆賓客屏氣凝神,安心品鑒菜肴。
宋玉枝還真不一定能拿到這麼高的票數。
趙通判臉色鐵青。
霍知州到底還是給他留了幾分面子,頓了頓後,接着道:“要謝也是謝賀同知。
要不是他吃得香,怕是很多人都注意不到小娘子的菜肴。
”
老好人賀同知擺手笑道:“小娘子不必多禮,你這道撈汁小海味實在是妙極!
你赢了才是實至名歸!
此前我從未前注意過宋記,往後我必定常去幫襯。
就是不知道今日之後,小娘子的鋪子需要排多久的隊……”
有他們二位一帶頭,其他賓客也紛紛同宋玉枝賀喜,說往後必定常去光顧宋記,希望宋玉枝幫忙留位子雲雲。
評選官家食肆,到底隻是本場商宴的一個環節。
塵埃落定之後,便到了最重要的慈善籌款環節,霍知州詢問宋玉枝需不需要調換座位?
按着規矩,和官家朝廷合作的食肆,地位就是高于普通商戶,能坐在上首的幾桌。
宋玉枝想了想,道了不用。
今日她已然出盡風頭,沒必要再接着折騰換位。
末桌上更還有李家姐妹在,沒得剛風光起來,就把她們撇下。
而且私心裡,宋玉枝覺得和霍知州等人同桌,實在是有些尴尬。
霍知州也不勉強,隻道:“小娘子既有不方便之處,不如讓你夫婿和我們坐在一道?
”
男賓這邊的座次和女客那邊一緻。
沈遇便也是坐在門邊的角落。
宋玉枝雖有些納悶為何霍知州會注意到自己的夫婿也來了,但也沒往深處想,應承了下來。
後頭沈遇從末桌挪向主桌,夫妻二人不動聲色地隔空互看了一眼,宋玉枝便還回女客那邊。
這次再落座,可就不止李家姐妹同宋玉枝說話了。
魏老夫人不必再擔心旁人知道自己同宋玉枝的關系而橫生揣測,親親熱熱地同她道喜。
其他女客自也跟上。
“早就看着小娘子面熟。
好像在哪裡見過似的。
回想了一晚上,總算是想起數月前,我們給霍小姐送嫁時見過。
”
“不止呢,去歲霍老夫人主持的臘八粥會,小娘子所制的臘八粥就勝過一次。
”
“原說我也覺得小娘子面善,就是我記性差,到了現在還未想起。
隻當是宋小娘子生的好,才讓我有了錯覺。
”
“小娘子不止生的好,廚藝高,連夫婿都是一頂一的。
”
在熱絡的恭維聲中,宋玉枝嘴角含笑,不卑不亢地應對。
一旁的宋玉錦則是差點把帕子都給絞爛了!